中國古代哲學的重要範疇。用以說明世界的本原、本體、規律或原理。在不同的哲學體系中,其涵義有所不同。

  原始涵義 道的原始涵義指道路、坦途,以後逐漸發展為道理,用以表達事物的規律性。這一變化經歷瞭相當長的歷史過程。《易經》中有“複自道,何其咎”(《小畜》),“履道坦坦”(《履》),“反復其道,七日來複”(《複》),都為道路之義。《尚書·洪范》中說:“無有作好,遵王之道;無有作惡,,遵王之路。無偏無黨,王道蕩蕩;無黨無偏,王道平平;無反無側,王道正直”。這裡的道,已經有正確的政令、規范和法度的意思,說明“道”的概念已向抽象化發展。春秋時,《左傳》曾有“臣聞小之能敵大也,小道大淫。所謂道,忠於民而信於神也”和“王祿盡矣,盈而蕩,天之道也”之說。這裡的道帶有規律性的意思,表明道的概念已逐步上升為哲學范疇。

  老子論道 到瞭春秋後期,老子最先把道看作是宇宙的本原和普遍規律,成為道傢的創始人。在老子以前,人們對生成萬物的根源隻推論到天,至於天還有沒有根源,並沒有觸及到。到瞭老子,開始推求天的來源,提出瞭道。他認為,天地萬物都由道而生。他說:“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老子》二十五章)。對於老子所說的道,歷來解說不一。有的認為,道是精神性的本體,是脫離物質實體而獨自存在的最高原理,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客觀唯心主義。有的則認為,道是宇宙處在原始狀態中的混沌未分的統一體,主張老子的道論是唯物主義。老子認為道生成天地萬物的過程是“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四十二章)。道生成萬物之後,又作為天地萬物存在的根據而蘊涵於天地萬物自身之中,道是普遍存在的,無間不入,無所不包。道雖存在於天地萬物之中,但它不同於可感覺的具體事物,它是視之不見、聽之不聞、搏之不得的,是構成天地萬物共同本質的東西。所以,不能靠感覺器官去體認,也難以用普通字詞去表示,隻能用比喻和描述來說明它的存在。對於世界的統一性,老子作瞭天才的推測和描述。老子的道論,對於後世有極其深遠的影響。

  道論的演變 略後於老子的范蠡,把天道看成是事物發展變化的規律。他認為,人事必須“因陰陽之恒,順天地之常”,違反客觀規律,必然招致災禍。“夫人事必將與天地相參,然後乃可以成功”。他說的天道主要指陽至而陰,陰至而陽,盈縮轉化,周旋無盡的矛盾運動法則。天時於己不利時要主動退避,天時對已有利時要積極進取。范蠡受老子道論的影響,說“天道盈而不溢,盛而不驕,勞而不矜其功”(《國語·越語下》)。但他主張適時積極進取,對老子貴柔守雌的思想又有所批判和修正。

  戰國時期,齊國稷下道傢用“精氣”來說明道,把虛而無形的道看作是流佈於天地之間、遍存於萬物內部的“精氣”。說:“凡道,無根無莖,無葉無榮。萬物以生,萬物以成,命之曰道。……精也者,氣之精者也。氣道乃生”(《管子·內業》)。老子曾把道表述為“沖氣”,並說“其中有精”。稷下道傢從唯物的方面進一步發展瞭老子的這一思想,把道表述為無所不在而又富有生機活力的精氣。精氣說對後來中國醫學的發展有很大影響。但它賦予精氣以靈性,有神秘化的傾向,與唯心主義劃不清界限。

  莊子是戰國中後期道傢學派的代表人物。他認為道是世界的終極根源,是無所不覆、無所不載、自生自化、永恒存在的宇宙本體,否認有超越於道的任何主宰。他還認為不可能給道提出明確的規定,“道不當名”,“道昭而不道”,即使取名為道,也是“所假而行”。所以隻能說“夫道,有情有信,無為無形;可傳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見;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極之先而不為高,在六極之下而不為深,先天地生而不為久,長於上古而不為老”(《大宗師》)。對於莊子的道,當前學術界有人認為是獨立自存、超越時空的絕對精神,並以《莊子》書中“物物者非物”之語為根據,證明道是非物質性的造物主;也有人認為道是指具有無限性和永恒性的、產生瞭天地萬物並存在於其中的物質本體,並以《莊子》書中“通天下一氣”之語為根據,說明道就是物質性的氣。大多數學者認為莊子誇大瞭世界本原的神秘性,並把事物的相對性絕對化瞭,否定事物之間的差別,表現為相對主義,他的道論具有明顯的唯心主義傾問。

  韓非汲取並發展瞭老子的樸素辯證法,提出瞭關於道、德、理三者互相關系的學說,辯證地處理瞭它們的關系。他認為,“道者,萬物之始,……萬物之源”,是“萬物之所然”、“萬物之所以成”。把道視為物質世界的普遍規律,天地萬物存在與發展的總依據。他還認為,“道”是終極范疇,是萬物的普遍規律,而萬物的特殊本質就是“德”,“德者,道之功”;萬物的特殊規律就是“理”,道是“萬物之所稽”,“萬物各異理而道盡稽萬物之理”。把道、德、理的關系視為物質世界的普遍性與特殊性、無限性與有限性的辯證統一。

  戰國時期儒傢學者所著《易傳》也提出關於道的學說,認為道就是對立面相互轉化的普遍規律。《周易·系辭上》說“一陰一陽之謂道”,把一陰一陽相互轉化視為道。又說:“形而上者謂之道,形而下者謂之器”,把道視為無形的抽象規律,與有形的具體事物區別開來。

  到宋代,張載以道為氣化的過程,說“由氣化,有道之名”;程頤、朱熹則以道為理,表現瞭氣本論與理本論的不同。

  在中國哲學史上,道這一范疇是道傢提出的,後被各傢學說所接受,雖各有不同理解,但已成為宇宙本原、普遍規律性的代名詞。它對於提高理論思維水平,探究事物的本原和規律性,曾起促進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