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震

  中國清代唯物主義哲學傢。字東原,安徽休寧隆阜(現屬屯溪市)人。

  生平和著作 戴震生於清雍正元年十二月二十四(1724.1.19)。乾隆二十十七年(1762)舉於鄉。乾隆三十八年入四庫全書館任纂修官,校訂歷算、地理等書。乾隆四十年奉命與乙未貢士一體殿試,賜同進士出身,選翰林院庶吉士。乾隆四十二年五月二十七(1777.7.1)病逝於北京。

  戴震擅長考據、訓詁、音韻,為清代考據學大師。對經學、語言學、哲學等均有重要貢獻。一生著作很多,包括算學、天文、地理、聲韻、訓詁、哲學等多方面內容。戴震死後不久,曲阜孔繼涵將其著作統編為《戴氏遺書》,收入《微波榭叢書》,1792年段玉裁編定《戴東原集》刊行於世。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先後有古籍出版社《原善、孟子字義疏證》(1956),中華書局《孟子字義疏證》(1982,包括《原善》、《緒言》、《孟子和淑條》、《答彭進士允初書》、《中庸補註》等),《戴震文集》(1980),上海古籍出版社《戴震集》(1980)等出版。其主要哲學著作為《原善》、《緒言》、《孟子字義疏證》、《答彭進士允初書》。

  戴震是王夫之以後比較重要的唯物主義哲學傢之一。他通過訓詁考據探討古書義理,闡發自己的哲學思想。

  氣本原論 戴震認為宇宙的本原是物質的氣,這種物質性的氣就是陰陽、五行,就是道。他說:“《易》曰‘一陰一陽之謂道’,《洪范》:‘五行:一曰水、二曰火、三曰木,四曰金、五曰土。’行亦道之通稱……,陰陽五行道之實體也”。道的實體,就是物質的陰陽五行,“天地間,百物生生,無非推本陰陽”。他明確指出,“道,指其實體實事之名”,絕不是精神性的東西。他批判瞭程朱學派“理也者,形而上之道也,生物之本也;氣也者,形而下之器也,生物之具也”的唯心主義觀點,認為所謂形上形下都是氣化流行的形態。形而上是指陰陽未成形質時的原始形態,形而下是指陰陽二氣所產生的各種具體事物。

  戴震繼承和堅持瞭“理化氣中”的唯物主義觀點,批判瞭程朱學派“理化氣上”的唯心主義。他認為所謂“理”,無非是事物的條理,即事物的規律,不能脫離具體事物而存在,“理者,察之而幾微必區以別之名也,是故謂之分理;在物之質,曰肌理、曰腠理、曰文理;得其分則有條而不紊,謂之條理”。理不是離開具體事物的所謂形而上者,理就在事物之中,“就事物言,非事物之外別有理義也。‘有物必有則’,以其則正其物,如是而已矣”。

  運動發展觀 戴震認為,物質世界是運動變化的,“天地之氣化流行不已,生生不息”,“生生者,化之原;生生而條理者,化之流”。他把宇宙看成是氣化流行的總過程,並把這個運動變化的過程,稱之謂“道”。但在發展觀上,戴震認為道是運動變化的,而具體事物(器)卻是一成不變的,“器言乎一成而不變”,“氣化生人生物之後,各以類滋生久矣,然類之區別,千古如是也,循其故而已矣”。這又具有形而上學的因素。

  認識論 戴震提出“人之血氣心知,原於天地之化”和“有血氣則有心知,有心知則學以進於神明”的觀點。認為天地之化產生人的血氣,由血氣而產生認識能力。這是唯物主義的認識起源論。他認為人的耳目鼻口等感覺器官接觸外界事物,心能發現事物的規律,說“耳目鼻口之官接於物,而心通其則”。他強調對事物要進行考察研究。他解釋“致知在格物”這一認識論命題時說:‘其曰‘致知在格物’,何也?事物來乎前,雖以聖人當之,不審察,無以盡其實也”,經過觀察和分析,才能認識事物的規律,“事物之理,必就事物剖析至微而後理得”。

  戴震還提出“光照論”,認為“凡血氣之屬,皆有精爽。其心之精爽,鉅細不同,如火光之照物,光小者,其照也近,所照者不謬也,所不照斯疑謬承之,不謬之謂得理;其光大者,其照也遠,得理多而失理少。且不特遠近也,光之及又有明暗,故於物有察有不察,察者盡其實,不察斯疑謬承之,疑謬之謂失理”。把認識比作光照,這是一種直觀的反映論,並不能正確說明認識對象和認識主體之間的關系。

  倫理思想 戴震猛烈地抨擊宋明理學“存理滅欲”的禁欲主義觀點,在“血氣心知”自然人性論的基礎上,論述瞭以理欲統一為中心的倫理學說。

  戴震認為,人是一種有感覺的自然物,有血氣心知,“有欲、有情、有知”,這是人的本性;否認瞭人的情欲,就否定瞭“人之為人”。他強調欲和私的嚴格區別,認為私是“欲之失”,不能“因私而咎欲”。相反,人的自然情欲是道德的基礎。“理存乎欲”,道德準則的作用在於使人的自然情欲得到合理的滿足和發展,即“體民之情,遂民之欲”,並使之不斷臻於完善。他主張“以情潔情”,使天下人的物質生活欲求“無不得其平”,戴震揭露宋明理學“存理滅欲”的禁欲主義是統治者“以理殺人”的工具。他沉痛地說:“人死於法,猶有憐之者;死於理,其誰憐之!”

  戴震的倫理思想,在客觀上反映瞭當時市民階層的平等要求,包含著啟蒙思想的因素,是中國近代反對封建舊道德的先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