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代儒傢所宣傳的兩種不同的社會理想。均出自《禮記·禮運篇》。“大同”是“天下為公”的最高理想社會。在大同社會裏,人不獨親其親,不獨子其子,使老有所終,壯有所用,幼有所長,矜寡孤獨廢疾者皆有所養,“貨惡其棄於地也,不必藏於己;力惡其不出於身也,不必為已。是故謀閉而不興,盜竊亂賊而不作”。這反映瞭理想化的原始公有制社會的一些特徵。“小康”則是自禹開始的傢天下。在小康社會裏,人們“各親其親,各子其子,貨力為已”。為瞭維持這種私有社會的秩序,就必須提倡禮義,““以正君臣,以篤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婦,以設制度,以立田裡”。又由於“謀用是作,而兵由此起”,以禮義為紀就顯得更加迫切,以致達到“失之者死,得之者生”的程度。這反映瞭階級社會形成後的一些特點,也說出瞭“禮義”產生的社會根源。

  儒傢“大同”思想對後世有深遠影響,如近代思想傢洪秀全、康有為、譚嗣同、孫中山等人都曾受到“大同”思想的啟迪,並以此鼓舞人們為爭取美好的社會而鬥爭,反映出他們試圖在小生產基礎上建立大同社會的烏托邦思想傾向。“小康”思想對宋明時期一些思想傢產生過一定的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