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圖

  古希臘著名的唯心主義哲學傢。

  生平和著作 柏拉圖出身於雅典的名門貴族。父親阿裏斯頓據說是阿提刻最後一個王的後裔,他的母親是雅典奴隸主民主主制的創始人梭倫的後代。柏拉圖幼年受過良好的教育,最初對詩藝感興趣,後來從事哲學研究,並想在政治上有所建樹。據亞裡士多德記載,他最初和克拉底魯熟識,因而瞭解到赫拉克利特的“一切流動”的學說。同時他還接受瞭愛利亞學派和阿那克薩戈拉的學說,並受瞭智者們的影響。20歲時,柏拉圖從學於蘇格拉底,並成為蘇格拉底的忠實信徒。蘇格拉底被處死後,他先躲避到麥加拉,後來可能遊歷過埃及和居勒尼,結識瞭一些自然科學傢和數學傢。也許就在這個時期,他寫下瞭早期有關蘇格拉底的對話。柏拉圖40歲時,第一次訪問意大利的西西裡,結識瞭畢達哥拉學派(見畢達哥拉和畢達哥拉學派)的學者,並在敘拉古結交瞭王族第翁。他企圖在敘拉古實現自己的政治理想,但因第翁和敘拉古王狄奧尼修有矛盾,柏拉圖被迫返回雅典。他在雅典城外的阿加德米創辦學園,免費收徒,吸引瞭希臘各地很多學者。此後,他曾兩度重遊敘拉古,但他的政治理想始終未能實現。

  以柏拉圖的名義流傳下來的有30多篇對話和13封信。經過學者們多年的研究,大體上分辨瞭真偽,確定瞭著作的先後分期。現在比較公認的有25篇對話和1篇替蘇格拉底作的《申辯》為柏拉圖所作,在13封信中,一般認為第7封信比較可靠,被看作柏拉圖的自傳。

  多數學者把柏拉圖的對話分為3個時期:①早期有:《申辯篇》、《克裡多篇》、《卡爾米德篇》、《拉凱篇》、《呂錫篇》、《克拉底魯篇》、《歐諦德謨篇》、《歐諦弗羅篇》、《梅內克塞諾篇》、《伊安篇》、《高爾吉亞篇》、《小希比阿篇》、《普羅泰戈拉篇》;②中期有:《美諾篇》、《斐多篇》、《會飲篇》、《費德羅篇》、《國傢篇》、《巴門尼德篇》、《泰阿泰德篇》;③晚期有:《費雷波篇》、《智者篇》、《政治傢篇》、《法篇》、《克裡底亞篇》、《蒂邁歐篇》。

  柏拉圖著作的中文譯本有:①張東蓀、張師竹譯:《柏拉圖對話集六種》,193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②景昌極、郭斌和譯:《柏拉圖五大對話集》,1934年南京國立編譯館出版;③吳獻書譯:《理想國》,1929年商務印書館出版;④陳康譯註:《柏拉圖巴曼尼得斯篇》,1944年商務印書館出版;⑤鄭曉滄譯:《柏拉圖論教育》,1958年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⑥朱光潛譯:《柏拉圖文藝對話集》,1959年人民文學出版社出版;⑦嚴群譯:《泰阿泰德智術之師》,196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⑧嚴群譯:《遊敘弗倫 蘇格拉底的申辯 克力同》,1983年商務印書館出版。柏拉圖是古希臘哲學傢中第一個留有大量著作的人。他比蘇格拉底前進瞭一步,把古希臘唯心主義哲學發展到瞭高峰,建立瞭一個龐大的、和其他科學沒有分化的客觀唯心主義的哲學體系,對以後的各種唯心主義,特別是客觀唯心主義哲學和宗教有很大影響。

  理念論 從最早的伊奧尼亞哲學起,希臘哲學傢開始尋求事物的本原。泰利斯和德謨克利特都是在物質世界中尋求事物的穩定本質,蘇格拉底和柏拉圖改變瞭這一研究方向。柏拉圖在物質世界以外尋求事物的本原,建立瞭以理念論為核心的客觀唯心主義哲學體系。理念論的基本內容是將理性世界和感覺世界對立起來,認為感性的具體事物不是真實的存在,在感覺世界之外還有一個永恒不變的、獨立的、真實存在的理念世界。

  理念,希臘文的本義是“被視之物”,當時常在“種”、“屬”的意義上使用。理念論認為,具體事物常變,而“種”、“屬”的性質本身不變。在《斐多篇》裡,柏拉圖指出:“大”、“小”等概念是不變的,事物發生大小的變化,是由於“大”、“小”理念的進入或退出。“種”、“屬”概念本是人們掌握世界的一種方式,但是這些概念被柏拉圖誇大,成瞭脫離具體事物的獨立的實體。

  在貫徹理念論哲學中,柏拉圖遇到瞭不可克服的困難。首先是“理念世界”和“感覺世界”的關系問題。理念世界既然是脫離感覺世界的獨立實體,它又如何在感覺世界中體現出來?為瞭回答這個問題,柏拉圖在不同的對話中提出瞭“模仿”、“分有”、“相似”、“影子”等概念來說明這兩種不同實體之間的關系。柏拉圖認為感覺世界中的具體事物由於“分有”瞭理念世界的特點,才具有相對穩定的屬性。前者是後者的“影子”,所以前者與後者有“相似”的關系。在這裡,柏拉圖顛倒瞭思想與現實的關系,將思想對現實的能動的反映,說成是現實對思想的模仿。柏拉圖感到困難的問題還有各種“理念”之間的關系,在《巴門尼德篇》中以巴門尼德批評少年蘇格拉底理念論的方式,表明瞭這方面的困難。

  柏拉圖的理念論具有明顯的目的論性質。一般認為他的早期對話是在發揮蘇格拉底的哲學思想,主要是討論勇敢、友誼、正義等倫理道德方面的問題;在《國傢篇》中,他提出“善的理念”是最高的,是理念世界的太陽;一切美的事物都以達到絕對的美作為自己的目的。這樣,在柏拉圖看來,事物的本質屬性,不僅在於它們的自然屬性,而且還在於它們的功用,即合目的性。

  現代研究者一般認為,柏拉圖的理念論本身也有一個發展過程。早期的對話以討論倫理問題為主;中期以《斐多篇》和《國傢篇》為代表,著重從本體論和認識論方面建立他的理念論的哲學體系;後期討論哲學范疇的相互關系,如《智者篇》中講的“通種論”、《蒂邁歐篇》中講的宇宙論。據說,柏拉圖晚年及其學派更加傾向於畢達哥拉學派的數的神秘主義,將理念論與世界的數的結構聯系起來,提出“理念的數”,對世界的規律作出瞭歪曲的描繪。

  認識論 柏拉圖在理念論的基礎上,區別瞭真知和意見。蘇格拉底曾指出許多有學問的人自以為有知識,實際上並沒有知識,否定瞭早期的自然哲學傢和智者們的認識論。柏拉圖在本體論上將理念世界和感覺世界對立起來,在認識論上將真知與意見對立起來,由此建立起唯心主義先驗論的認識論體系。

  在柏拉圖的體系中,意見屬於感覺的范圍。感覺不能提供可靠的知識,隻給人以變化的、矛盾的、混亂的印象,不能使人得到不變的,必然的真理。普羅泰戈拉提出的“人是萬物的尺度”,是以個人的感覺和意見為尺度,否定瞭絕對的、客觀的真理。而柏拉圖認為真理是客觀的、普遍有效的。在柏拉圖看來,真理應以理念世界為對象。隻有理念才是真實存在的,才是真理;感覺世界隻不過是和理念相似的東西,是理念的影子。柏拉圖在著名的“洞穴的比喻”中說明,人在現實的感覺世界中,如同在黑洞中探索而背向著洞口,當人們回頭時,看到洞外的陽光,即看到光輝燦爛的理念世界,才是看到瞭真理。

  柏拉圖認為理念世界與感覺世界是對立的,因而它是超越經驗的、超越時空的永恒的存在;關於理念世界的知識也同樣是先驗的。他在《美諾篇》中舉例說,對數學、幾何中的公式推理,隻要經過啟發,沒有學習過的人也能自發地推導出來。他認為,人在出生前已經具有知識,隻是在出生以後忘記瞭,通過某種具體事物就可以回憶起來。這就是柏拉圖的“回憶說”。他將感性和理性、實踐和認識的關系完全顛倒過來,對邏輯推理和必然性知識作瞭唯心主義、神秘主義的歪曲。

  在柏拉圖看來,人既然不能以感官求真理,就隻能憑借與感官和物質實體相區別的靈魂來認識真理。靈魂是精神實體,它不生不滅,是永恒的。按照古代希臘“相似者相近”的觀念,隻有不朽的靈魂才能認知和掌握同樣不朽的理念。在柏拉圖看來,靈魂與身體是絕對對立的,身體是認識理念的障礙,因此,靈魂要認識真理,必須排除身體的幹擾。

  柏拉圖認識論的回憶說是和靈魂不朽說聯系在一起的。靈魂與身體有原則的區別,身體是多,是物質性的,因而是要分解消散的;靈魂則是“一”,是精神性的,不會消散毀滅。不朽的靈魂在輪回轉世時,受到身體的窒息,忘掉生前對於理念的認識,這時候就需要擺脫身體的羈絆,受到一定的啟發,才能回憶起真正的知識。這樣,柏拉圖就將“回憶說”、“靈魂不朽說”和“靈魂輪回說”結合成為一個神秘的、帶有原始性的唯心主義體系。然而,這個體系,又是建立在他的理念論的基礎上的,與單純的原始宗教信仰以及在這種信仰籠罩下的畢達哥拉學派的靈魂不朽和靈魂輪回說又有一定的區別。所以大多數研究者認為柏拉圖的回憶說,是一種原始的先驗論,即認為科學知識,特別是數學知識,是不依賴於經驗的、必然的推理知識。

  辯證法 在古希臘文獻中,柏拉圖的對話第一次運用“辯證法”這一概念,並將它提到哲學的高度。在《國傢篇》中,柏拉圖將人的認識比喻作一條有高低等級的線。線的上半段是知識,下半段是意見,他稱之為信念。知識又分為兩截:最高的一級叫作“辯證法”,它所認識的對象就是永恒不變的理念;次一級的是理智,它所認識的是數學的對象,它必須通過假設才能認識它們。在這個比喻中,柏拉圖認為辯證法是最高級的認識,它不必憑借假設而可以直接認識理念和第一原則。在西方哲學史中,這是第一次將辯證法提到這樣的地位。

  柏拉圖將赫拉克利特的“變”和巴門尼德的“不變的存在”理解為對立統一的關系,以“種”、“屬”的“理念”為感性現象中的理性的本質;“理念”不變,但分有“理念”的具體事物卻常變。在他的哲學體系中涉及到感性和理性、“意見”和“真理”、物質和精神、肉體和靈魂、個別和一般、“多”和“一”等一系列對立統一的矛盾關系。在他後期的對話的“通種論”中,討論到“存在”和“非存在”、“動”和“靜”、“同”和“異”等范疇的聯系,與他前期將“理念”說成是絕對的相比,向辯證法前進瞭一步。

  柏拉圖一方面將愛利亞學派的邏輯推理方法與蘇格拉底的揭露矛盾的問答式方法結合起來,在論證理念論時,涉及到概念、判斷、推理的邏輯問題,並在回答的過程中,運用瞭歸納、演繹和反證等邏輯技巧,豐富瞭辯證法的內容,另一方面他把不變的、永恒的“理念”作為他哲學的出發點和最終目標,使他的辯證法帶有很大的局限性。

  宇宙論 柏拉圖晚年企圖將他的唯心主義理念論和當時的自然科學調和起來。他從理念論哲學出發,對宇宙的產生和各種自然現象作出瞭自己的解釋。柏拉圖的宇宙論和宇宙發生論集中在《蒂邁歐篇》中。為瞭溝通理念世界和感覺世界,在這裡,柏拉圖提出瞭“創造者”。創造者,以理念為模式,創造出世間萬物。在這個前提下,柏拉圖吸收瞭阿那克薩戈拉的“奴斯”作為萬物的動因,同時也吸收瞭恩培多克勒的“四根”作為質料,以構成變化著的現實世界。在具體解釋現實世界的現象時,柏拉圖試圖用畢達哥拉學派的數學關系來說明一切物質的特性,如說火是4面體,氣是3面體,水是20面體等。而認為三角形體是事物的最根本的形式。柏拉圖對自然現象的這種解釋,充滿瞭神秘主義的神話式的猜測,並沒有多少科學價值。他這種創造者的思想,後來被宗教利用,成為基督教早期教父哲學的理論根源。

  政治思想 社會政治思想在柏拉圖的哲學體系中占有重要地位,與他的倫理思想有密切的聯系。在柏拉圖看來,整個城邦有三個部分,從而可分為三個等級,即統治的等級、守衛的等級(武士)和勞役的等級(一般從事工、商、農業的自由民)。這三個等級在城邦中的關系,構成柏拉圖理想國的主要內容。

  統治者是最高的、決定性的等級。在柏拉圖看來,他們應該是智慧的化身,因而他們應該是“哲學王”。哲學傢以對國傢理念的知識來治國,反對情欲,反對為個人的利益作亂。

  由於連續不斷的戰爭,柏拉圖十分重視武士等級的培養和教育。他提出,武士必須是由體格和智力都健全的公民經過嚴格的訓練組成的職業的軍人隊伍。在這個隊伍內部,施行一種近似原始共產主義的生活方式,過集體生活,沒有傢庭,沒有私有財產,實行嚴格的生活紀律,以鍛煉他們的意志。這個等級的美德就是勇敢。

  柏拉圖認為,從事手工業、商業和農業的一般自由民,隻能以服從為美德,他們隻能節制自己,各守本份,以滿足城邦的物質需要為目的,就象人以感官來滿足身體的需要一樣。

  為維護城邦的平衡和秩序,使各等級都能按自己的本份工作,柏拉圖很重視城邦對各個等級的教育,反對以荷馬的史詩為教材,認為荷馬的史詩肯定神和英雄放縱情欲,所以,城邦教育應該摒棄這種詩人。

  柏拉圖的政治思想是他那個時代的歷史產物。他指出:迄今存在過的政治制度有權力政治、寡頭政治、民主政治和僭主政治等,它們都不夠理想,尤以僭主政治為最壞。

  在柏拉圖心目中,這幾種政體在希臘各城邦中都有其典型,如權力政治主要指斯巴達,民主政治主要指雅典和一些意大利的城邦。他指出,這些政體由於各自的缺點,經常相互過渡,如民主政治常因極端民主而被少數人操縱,轉化為獨裁的僭主政治,由這一個極端走向另一個極端。

  關於柏拉圖的政治思想,近代學者有許多爭論,主要集中在柏拉圖對奴隸主民主政治的態度問題上。許多研究者認為柏拉圖反對希臘的奴隸主民主制,他所提倡的理想國具有貴族寡頭的性質。也有一些研究者認為柏拉圖並不反對真正的民主制,他的理想國也不能說是貴族寡頭式的。但是,柏拉圖的政治思想帶有空想的性質,他將當時的政治制度看成是古代改制的“蛻變”,企圖退回到古代賢王治國的原始狀態。

  柏拉圖後期的對話如《政治傢篇》和《法篇》所提出的政治主張和《國傢篇》中的政治社會主張已經有所不同。比如,在《政治傢篇》中,除瞭哲學傢治國外,還有貴族(好人)制、有法民主制、無法民主制和寡頭制等4種。柏拉圖認為,在沒有“哲學王”的情況下,有法民主制優於無法民主制。在《法篇》中,他比較強調法制的作用,不象在《國傢篇》中那樣強調“哲學王”治國。

  倫理思想 柏拉圖直接繼承和發展瞭蘇格拉底的知識論倫理思想,建立起“善的理念”的道德理論體系。他把蘇格拉底的“知識即道德”的思想推向極端,認為善的理念是一切善行的目的和唯一真實的、永恒的價值基礎,是道德的唯一根源。道德就是理念在人們靈魂中的體現和追求。柏拉圖把人的靈魂分為理性、意志和情欲3個方面,其中理性是最高的,人隻有通過理性才能認識理念世界,達到至善;意志和情欲是在理性的支配下進行活動的,其圓滿的活動就是善理念在現世的表現,由此就產生出各種德性活動,形成智慧、勇敢、節制、正義4種主要德性。他認為理性表現為智慧,是深謀遠慮、管理國傢的知識,屬於奴隸主統治者的道德;意志表現為勇敢,是保持一定法律制度的信念,屬於武士的道德;情欲則是低下的,應予節制,節制是農夫和手藝人的道德。統治者、武士、農夫和手藝人這3個“階級”在國傢裡各做各的事情而不互相幹擾,就是正義。柏拉圖的倫理思想是古希臘奴隸主貴族派道德觀的理論表現,它帶有神秘主義和禁欲主義的性質,是後來的新柏拉圖學派、斯多阿學派和中。世紀基督教倫理學說的主要思想淵源。

  美學思想 柏拉圖的美學思想貫穿在他的理念論哲學思想之中,成為其中不可分割的組成部分。在他看來,隻有理念世界才是唯一真正的實在,而物質的感性世界則是不真實的,隻不過是理念世界的蒼白的影子。個別事物的美是相對的、變幻無常的,隻有美的理念或“美本身”才是絕對的、永恒不變的。“美本身”可以獨立存在,而美的事物卻不能離開“美本身”而存在,一個事物之所以是美的,乃是因為“美本身”出現於它之中或者為它所“分有”。因此,“美本身”先於美的事物,是個別事物的美的創造者。柏拉圖認為,大多數人隻是喜愛美的事物,他們隻具有關於美的“意見”,隻有哲學傢才能喜愛和認識美的理念本身,並具有真正的美的知識。對美的理念的認識隻能憑借思想,而不能憑借感覺。但是,這種認識不是一下子完成的,必須經過一個循序漸進的過程,首先是從愛個別美的形體推廣到愛一切美的形體,再從愛美的形體到看出行為、制度以及學問知識之美,最後則終於豁然貫通,愛涵蓋一切的絕對美,達到隻以美本身為對象的那種學問,徹悟美的本體。照柏拉圖的說法,這一認識的過程是“回憶”的過程,因為關於美的理念的知識,是靈魂所固有的,問題在於靈魂下降塵世後忘記瞭這種知識,通過具體事物的美才能喚起“回憶”,重新見到“美本身”。

  柏拉圖的藝術理論也十分重要。他把模仿看作藝術的本質,認為藝術模仿自然,但因為自然本身不是真實體,而隻是理念世界的“影子”,所以模仿自然的藝術就淪為“影子的影子”瞭。他認為,藝術品和真實體隔瞭兩層,從藝術得不到真理,它的價值不高。藝術訴之於人的感情,專門挑動人的感情,容易敗壞人性,因此,他也反對藝術。但是,盡管柏拉圖對藝術采取輕視態度,卻並不否認藝術的社會作用。他認為文學藝術對人有很大的潛移默化的影響,主張對文學藝術規定嚴格的審查監督制度,並要以社會效用作為衡量藝術的標準。他指控當時古希臘的文學藝術作品對社會起壞作用,要把詩人逐出他的“理想國”。關於文學藝術的創造,柏拉圖強調要靠靈感。他認為,詩人寫詩不是憑智慧和技藝,而是憑天才和靈感。隻有失去平常理智而陷入“迷狂”,才能充當神的代言人而進行創作。柏拉圖關於美的學說和藝術理論,就其系統性和嚴密性來說,遠遠超過瞭他以前的古希臘思想傢,他是古希臘美學的真正奠基人。他的美學思想在歷史上影響很深,後來西方唯心主義美學和文藝理論的許多重要觀點都伏源於此。

  

參考書目

 A.E.Taylor,Plato,the Man and his Work,London,1926.

 I.M.Crombie,An Examination of Plato's Doctrines,Oxford,2vols,1962,19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