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創傳人。舊譯摩訶末、馬哈麻、謨罕驀德。出生於阿拉伯半島麥加城古來什部落哈申傢族一個沒落貴族傢庭,父親阿佈杜拉在他出生前已亡故,6歲時喪母,由祖父阿卜杜·穆塔裡卜和伯父艾卜·塔裡蔔相繼撫養。幼年失學,替人放牧。12歲開始隨伯父出外經商,成年曾為麥加富孀赫蒂徹經商,後隨商隊到過敘利亞、巴勒斯坦等地,廣泛地接觸社會各階層人物,對阿拉伯社會貧富懸殊、部落氏族對立、戰爭頻仍而造成四分五裂的情況有較深的瞭解;體察到人們渴望統一和擺脫困境的願望。25歲時,與赫蒂蒂徹結婚,生三男四女。其女兒法蒂瑪後嫁與阿裡為妻。

  當時,穆罕默德因受流行於阿拉伯半島的哈尼夫思想的影響,經常到麥加郊區希拉山一個山洞裡沉思冥想。40歲時,他聲稱在山洞裡接到瞭安拉通過天使吉卜利勒給他的啟示,要他作為安拉在人間的“使者”、最後的“先知”,傳播安拉的啟示。自此開始瞭他的傳教活動。

  傳教活動 穆罕默德的傳教活動,可分為麥加時期和麥地那時期。這兩個時期表現出的不同特點,都與他的宗教改革和社會改革活動密切相關。

  麥加時期(610~622) 穆罕默德號召人們放棄對偶像的膜拜,宣稱安拉是宇宙萬物唯一的主宰。指出人的最終歸宿決定於他在世的行為,行善者進入永恒的天園,行惡者投入永恒的火獄,要人們止惡行善,停止部落氏族間的爭鬥。另外主張限制高利貸,賑濟貧困者。傳教活動最初以秘密的方式在近親密友中進行。首先信教的是他的妻子赫蒂徹、堂弟阿裡、密友艾卜·伯克爾以及釋奴栽德。緊接著古來什上層人物奧斯曼、祖拜爾、艾爾卡目等也信瞭教。

  612年,穆罕默德開始公開向麥加居民傳教。信徒大多是社會地位低微的貧苦人和奴隸。麥加古來什貴族極力反對他的宗教主張。他們認為穆罕默德的宗教不僅破壞瞭古來什人的傳統信仰,而且動搖瞭他們的政治、經濟基礎,影響瞭他們每年從克爾白的祭祀活動中所獲得的利益。為此,他們先是對他進行諷刺、嘲弄、責難,以後則對他和他的信徒們實行經濟制裁或施加暴力;並對穆罕默德所屬的哈申傢族斷絕婚姻、經濟關系。面對古來什貴族的反對和迫害,穆罕默德命令部分信徒於614~615年分兩批先後遷往阿比西尼亞(今埃塞俄比亞)。619~620年,穆罕默德的伯父艾卜·塔裡卜、妻子赫蒂徹先後逝世,他的傳教活動失去瞭重要的支持,在伊斯蘭教史上被稱為“悲傷的一年”。古來什貴族乘機加緊迫害,他被迫到麥加附近的塔伊夫,謀求建立傳教基地。但由於當地部落頭領的排斥,他在那裡隻停留瞭十天便返回麥加。在這個時候,穆罕默德聲稱他受安拉的恩賜,乘坐一匹飛馬於一夜之間作瞭一次從麥加到耶路撒冷的旅行,並隨天使吉卜利勒一同登霄遨遊,黎明返回麥加。由此,原為猶太教的聖地耶路撒冷同時也成瞭伊斯蘭教的聖地,禮拜時的朝向。同時,宣稱猶太教徒也是“有經人”,摩西也是安拉的使者。這對緩和當地阿拉伯人與猶太人的矛盾,孤立多神教徒,起瞭積極的作用。

  從塔伊夫回到麥加後,為瞭擺脫困難的處境,他同來麥加的朝覲者接觸,尋求新的傳教地。621~622年朝覲期間,不少雅斯裡佈(今麥地那)人邀請穆罕默德到雅斯裡佈去傳教,並發誓服從和保衛他;雙方在麥加附近的亞喀巴先後簽訂瞭兩個協定。穆罕默德隨即組織麥加的100多名穆斯林分批秘密前往雅斯裡佈。當麥加最後隻剩下穆罕默德、艾卜·伯克爾和阿裡等人時,古來什人便籌劃謀殺穆罕默德。他得知這一消息後,和艾卜·伯克爾一起連夜逃出麥加。在古來什人的追捕下,經過長途跋涉,終於在622年9月24日安全抵達雅斯裡佈,受到先期到此的穆斯林和當地居民的隆重歡迎和熱烈擁護。雅斯裡佈隨即改名為“麥地那·納比”(意即“先知之城”),這就是伊斯蘭教歷史上著名的遷徙。後來,歐麥爾將這一年定為伊斯蘭教紀元元年。

  麥地那時期(622~632) 隨著傳教事業的發展,穆罕默德陸續建立瞭伊斯蘭教的各種典章制度,把伊斯蘭教從傳教階段推向瞭建教階段,並把政治、經濟、軍事和宗教結合在一起,逐步形成瞭一個以共同宗教信仰而不以血緣關系為紐帶的社團。

  穆罕默德首先制定瞭一項各族共同遵守的公約。規定穆斯林和當地猶太人應互相尊重宗教信仰,麥加是雙方共同的聖地,不得在聖地肇致流血事件,共同防禦不甘失敗的麥加古來什貴族對麥地那的進攻;第二,他建立瞭一個以信仰伊斯蘭教為共同基礎的“烏馬”(穆斯林民族共同體),把一切信教者團結在自己的周圍,形成伊斯蘭教發展史上的第一個政教合一的政權;第三,先後在麥地那城外的庫巴和麥地那城內各建立一座清真寺。除瞭繼續宣傳以“信主獨一”為中心的教義外,還規定星期五為聚禮日(“主麻”),以“宣禮”(意為召喚禮拜)代替吹號和敲鐘;建立五功制度以及頒佈有關婚姻、倫理道德、軍事動員和處理戰利品等社會的、政治的和軍事的法令等。

  到達麥地那後,雖然很快地和信奉猶太教的各氏族建立瞭互不侵犯的盟約,但是猶太教徒對穆罕默德及其信徒的遷入,始終懷著戒心。穆斯林勢力的發展壯大,給當地猶太教徒的政治經濟利益帶來瞭威脅,於是他們從懷有戒心轉而采取敵視和反對的態度。大約在遷移到麥地那後十六個月,穆罕默德聲稱接到“啟示”,將禮拜朝向由耶路撒冷改為麥加的克爾白,確立麥加為伊斯蘭教中心,與猶太教徒的關系開始破裂。

  為瞭保衛“烏馬”的利益,在麥地那期間,穆罕默德加緊組織軍隊,親自率兵進行防守,封鎖麥加—敘利亞間的商道,在經濟上制裁麥加人。624年,萊麥丹月(伊斯蘭教歷9月)穆罕默德決定伏擊一個從敘利亞返回麥加的古來什族商隊。商隊領袖艾卜·蘇富揚聞訊,急派人向麥加求援,於是穆斯林軍與麥加軍在麥地那西南白德爾相遇,史稱白德爾之戰。結果穆斯林軍以少勝多,第一次取得軍事上的勝利。從而提高瞭穆罕默德的威望和穆斯林的地位。

  白德爾之戰後,麥加古來什貴族為瞭對穆罕默德進行報復,625年3月,艾卜·蘇富揚親率3000人偷襲麥地那。穆罕默德率1000人迎戰於麥地那附近的吳侯德山下,史稱吳侯德之戰。結果,穆斯林軍失敗,穆罕默德受傷。但麥加人也一無所獲,麥地那城依然在穆斯林手中。

  627年,古來什貴族聯合沙漠中的俄土芳部落和海白爾地方的猶太人,組成萬人聯軍,對麥地那發動大規模進攻,並準備以城內的猶太人古來祖部落為內應,一舉消滅穆斯林軍。穆罕默德采用波斯人賽爾曼的計謀,利用麥地那三面熔巖環抱的天險,在城北挖溝設障,率領3000人據城堅守。聯軍圍城一月未下。這次被稱為壕溝之戰的結果,是穆罕默德在戰略上由失敗走向勝利的轉折點。古來什人先後向穆斯林軍發起的三次攻勢,均不得逞。

  在同麥加多神教徒進行鬥爭的過程中,穆罕默德為瞭排除反對勢力的侵擾,鞏固麥地那的統治,先後從麥地那驅逐瞭猶太人的噶努戛爾和奈堆爾兩個部落,並徹底消滅其中最大的、曾在壕溝之戰中支持過聯軍的古來祖部落,大大鞏固瞭穆罕默德在麥地那的統治,為進一步征服麥加解除瞭後顧之憂。

  完成使命 在穆斯林的力量逐漸強大,麥地那政權已經鞏固的情況下,穆罕默德對因南北商運被阻、經濟情況嚴重惡化的麥加采取瞭攻勢。

  《侯德比亞和約》 628年春,穆罕默德以要求朝覲為由,率領1400名穆斯林前往麥加,但在侯德比亞為古來什人所阻。結果,雙方通過協商,簽訂瞭《侯德比亞和約》,以解決爭端。穆罕默德不僅在軍事上,而且在宗教上獲得勝利,信徒迅速增加。同時利用和約簽定後的和平環境,派出使者,分別訪問瞭阿曼、巴林等阿拉伯酋長國。同時,齎書羅馬、波斯、埃及、阿比西尼亞等國君主,擴大伊斯蘭教的影響。

  攻克麥加 630年,《侯德比亞和約》簽訂後不到兩年,在伊斯蘭教力量不斷發展,麥加古來什人的經濟和軍事力量更趨削弱的形勢下,穆罕默德以古來什人違反和約為由,組成萬人的穆斯林大軍,進攻麥加。此時,古來什人一面在麥加城郊佈防;一面派艾卜·蘇富揚出城與穆罕默德談判並宣佈信仰伊斯蘭教。於是穆斯林軍不戰而勝,進駐麥加城。清除克爾白神殿的一切偶像,禁止異教的活動;並乘勝擊敗麥加附近各地反抗的部落。

  631年,來自各地的許多代表團到麥地那向穆罕默德表示忠順。穆罕默德隻要求他們口頭上表示信仰伊斯蘭教並交納天課。這是伊斯蘭教史上著名的“代表團年”。阿拉伯半島基本上實現瞭統一。

  辭別朝覲 632年3月,穆罕默德率領大批穆斯林到麥加進行瞭伊斯蘭教史上的第一次朝覲。在這次朝覲中,他在阿拉法特山發表瞭重要演說。他還以安拉啟示的名義宣佈:“今天,我已為你們成全你們的宗教,我已完成我所賜你們的恩典,我已選擇伊斯蘭做你們的宗教。”同年6月8日,穆罕默德在麥地那逝世。伊斯蘭教史稱這次朝覲為辭別朝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