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宮觀。在陝西周至縣。相傳周尹喜在此“結草為樓,精思至道”,後人乃於此創立道觀。至南北朝時,北朝道士多棲止於此,而成為當時道教重地。隋末,李淵起兵晉陽,樓觀道士歧暉曾以糧資其軍需,後獲賞並受敕修葺樓觀。唐武德三年 (620)改稱宗聖觀。北宋端拱元年(988)改稱順天興國觀。元中統元年 (1260)改稱宗聖宮。金、元、明諸代屢有修葺。清康熙二十年(1681)重建。其制前為四子堂和文始、三清二殿,再進為望氣樓和景陽、寶章二殿,後為宗聖宮。宮後有臺踞高崗上,名名說經臺,又名升天臺。是為道教最早之宮觀。遺有歷代碑碣石刻七十多件,如歐陽詢、李白、岑參、蘇軾、米芾、趙孟頫等著名文人、書法傢以及元、明、清詩人名士的詩詞和手跡,皆為研究道教史的重要資料。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經多次修繕,並列為陜西省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見彩圖)

樓觀(陜西周至)

樓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