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斯蘭教早期派別之一。該派對各派在哈裏發問題上的分歧不加判斷,主張交由安拉末日裁判,因此有猶豫不決派、中庸派之稱。第三任哈裏發奧斯曼在位末年,各派對奧斯曼及其各地總督政績的評價,眾說紛紜,鬥爭十分激烈。這一事態的出現和發展,導致奧斯曼被刺殺。事變過程中,穆罕默德的部分門弟子和從前線返回麥迪那的將士,遵從穆罕默德的“禍患將來臨,那時坐觀者勝於行走者,行走者勝於參與者”的訓示,對這場內爭採取坐觀態度,不願捲入政治鬥爭的漩渦,不願判斷爭執各方誰是誰非,主張把聖門門弟子間的爭端交由洞悉奧秘的安拉裁判。

  阿裡繼任哈裡發以後,敘利亞總督穆阿維葉以替奧斯曼復仇為由,逼阿裡交出兇手,並不承認阿裡的哈裡發地位。雙方之間的沖突引起隋芬之戰,從而產生瞭哈瓦利吉派和什葉派在哈裡發問題上的激烈鬥爭。哈瓦利吉派認為阿裡、穆阿維葉和奧斯曼都是叛教者,什葉派認為艾卜·伯克爾、歐麥爾和奧斯曼都是篡奪瞭阿裡的哈裡發繼承權的人;而穆爾吉埃派則認為阿裡、穆阿維葉及所有各派和伍麥耶人都是穆斯林,對各派既不譴責,也不為其辯護,保持中立態度。至此,穆爾吉埃派的思想為較多的人所接受,遂成為一個獨立的派別。

  該派的主張見於史籍的有:①犯大罪者仍是信士,因為信仰是內心的一種信念,不是言行所能證明,禮拜、封齋也不是信仰的條件;②不斷定基督教、猶太教為不信安拉者;③奧斯曼是無辜的,殺害他是不義的;④承認伍麥耶王朝當局是穆斯林。該派初期隻是一個政治派別,後因他們的主張大都與宗教信仰有關,便轉而研究神學問題而成為宗教派別。他們研究的內容有:信仰、悖逆、信士和叛教等。由於該派主張較為寬容溫和,在客觀上就支持瞭伍麥耶王朝的統治,曾受到王朝當局的扶持,獲得很大發展。但阿巴斯王朝推翻伍麥耶王朝以後,對穆爾吉埃派采取瞭嚴厲的鎮壓措施,禁止該派思想的傳播,而漸趨消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