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思想流派。般若,梵文Prajñā的音譯,亦稱“波若”、“缽羅若”等,意譯為“智慧”、“智”、“慧”、“明”等。全稱為“般若婆羅蜜多”(Prajñāpāramitā)或般若波羅蜜,意譯為“智度”、“明度”、“無極”等,是成佛的特殊認識。這種認識視世界萬物為因緣和合所生,認為它沒有固定不變的自性,所以性空。“般若”即“空觀”。

  從東漢末年支婁伽讖譯出《般若道行品經》開始,佛教般若類經典源源不斷流入入中國,歷經魏、晉、南北朝數代,在玄學的影響下,形成一種學風,出現瞭許多不同的般若經譯本。姚秦時期,鳩摩羅什在長安譯經,系統地譯出印度佛學大師龍樹、提婆的中觀學說。此前在闡發般若思想方面,已形成瞭所謂“六傢七宗”學派。後來由於鳩摩羅什對般若宗旨的系統介紹,把般若學的宣傳、講論推到瞭一個高潮。當時把關於“般若”理論的研究稱為般若學,成為魏晉南北朝時期佛教的基礎理論。當時的名僧與名士均以能講般若學來抬高他們的學術地位。但他們所講的般若學,一般都是魏晉玄學的補充或發揮,均未盡符印度中觀學派宣揚空宗的原義。後來僧肇《肇論》問世,較為忠實地介紹瞭龍樹、提婆的般若宗旨,但當時的中國學術界中理解者仍然很少。影響最大的,如道安、慧遠諸人,都是按照中國玄學的思路來解釋般若宗旨的。般若學影響深遠,後來的三論宗直接以此為立宗的宗旨,並影響到天臺、華嚴諸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