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儒傢的政治道德和哲學範疇。它是儒傢的哲學思想,也是儒傢推崇的一種道德素養和一種待人處事的準則,同樣是儒傢主張的重要施政方法。

  宋代朱熹曾為“中庸”作註說:“不偏之謂中,不易之謂庸。”中,取不偏之意;庸,取不變之義;中庸,恰好是“正”與“常”的意思。正常就是保護中正,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過火和不及都是儒傢所反對的,孔丘說“過猶不及”(《論語·先進》)。中庸就是恰到好處,即指事物的最佳狀態。

  中庸的標準是禮,孔丘對此曾有一個界定。他說“禮所以制中也”(《禮記·仲尼燕居》),又說“君子之行也,度於禮……事舉其中”(《左傳·哀公十一年》)。他認為一切嚴格按照禮來行事,就是中庸。

  儒傢把中庸看作是天地萬物所遵循的原則。強調“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達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萬物育焉”(《禮記·中庸》)。

  儒傢把中庸看成人類社會的最高道德準則。孔丘說“中庸之為德也,其至矣乎”(《論語·雍也》)。他認為隻有君子才具有中庸的美德,而小人則是反中庸的。

  北宋的程頤、程顥十分推崇《中庸》,南宋朱熹曾作《中庸章句》,並把它列為《四書》之一,成為封建經典和官方為知識分子指定的必讀的教科書。

  中庸之道對維護封建秩序起瞭重要作用。它教人不偏不倚、無過無不及,引導人們自覺地按照封建制度的要求“各正其分,各得其理”(《朱子語類》卷六十八),以形成心理上的平衡。這種平衡雖有利於社會安定,但卻常常使人陷於保守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