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稱猶太復國運動。散居世界各地的猶太人要求回到巴勒斯坦,重建猶太國的政治主張與運動。

  上古時代,巴勒斯坦曾存在著以色列國和猶太國兩個猶太人國傢,分別於西元前8世紀和前6世紀被亞述和巴比倫所滅。西元135年猶太人起義失敗後,猶太人即被逐出耶路撒冷以至整個巴勒斯坦,流落到世界各地。

  19世紀80~90年代在俄國、法國、德國出現反猶太主義浪潮後,形成瞭猶太複國主義的思潮和運動。1882年俄國國敖德薩猶太人醫生L.平斯克爾提出:“人們歧視猶太人,是因為我們不是一個國傢,這個問題的唯一解決方法就是建立猶太國。”同時,在俄國出現瞭猶太復國主義組織“比路”,並開始瞭猶太人向巴勒斯坦有組織的移民。1895年維也納猶太人記者T.赫茨爾撰寫《猶太國》一書,進一步提出瞭猶太復國主義的理論和綱領。在他領導下,1897年在瑞士巴塞爾舉行瞭第一次猶太人代表大會。大會通過的《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綱領》規定:猶太復國主義的目標是在巴勒斯坦為猶太民族建立一個為公法所保障的猶太人之傢。會上成立瞭以赫茨爾為主席的世界猶太復國主義組織。

  猶太復國主義者認為,散居世界各地、使用不同語言的猶太人屬於同一民族,不應與其他民族融合和同化。解決猶太人問題的主要途徑不是消除產生反猶太主義的階級根源,而是與非猶太人分離,單獨建立一個國傢。隻要取得宗主國與其他大國的支持和有錢的猶太人的資助,不斷向一確定地區移民,即可實現這一目標,而無須征得殖民地區居民的同意。

  猶太復國主義首先被英國所利用。1917年11月英國外交大臣A.J.貝爾福代表政府發表《貝爾福宣言》,聲稱“英王陛下政府贊成在巴勒斯坦為猶太人建立一個民族之傢,並為達到此目的而竭盡努力”。在帝國主義的支持下,猶太復國主義者不顧阿拉伯人的強烈反對,采用政治的、外交的、財政的以及軍事的手段,強行組織猶太人向阿拉伯人聚居的巴勒斯坦西部地區移民。在1882~1948年間的6次移民浪潮中,有46萬多人移居巴勒斯坦。希特勒德國奉行的滅猶政策加快瞭猶太復國主義的發展。

  1947年聯合國通過巴勒斯坦分治的決議後,猶太復國主義者立即用武力搶占瞭擬議中所謂猶太國的領土,同時強占瞭分治計劃中屬於阿拉伯國傢的部分地區,在4個月內迫使30多萬阿拉伯人離鄉背井,成為難民。1948年5月14日猶太復國主義者宣佈建立以色列國。

  猶太人向巴勒斯坦地區大量移民和建立以色列國,大大激化瞭同整個阿拉伯民族的矛盾,成為以後中東局勢長期動蕩不寧的重要根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