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de聖西門

  法國空想社會主義者。1760年10月17日生於巴黎一個貴族傢庭。1776年到軍隊服役,1779年隨軍前往美國參加美國獨立戰爭,並榮獲勳章。1783年回國後升為上校,在宮廷擔任侍從。1785年和1789年分別前往往荷蘭和西班牙考察。法國大革命爆發後回到法國。他一方面因“厭惡破壞”而不想參加革命,另一方面也不願與王黨接近,置身於政治舞臺之外,與一伯爵合夥,從事金融投機買賣。想用賺得的錢進行科學研究,以便“尋找和平的方法來結束整個歐洲社會所遭到的可怕危機”。1805年他蕩盡全部財產,過著艱苦的生活,從此埋頭著書立說。1825年5月19日逝世於巴黎。主要政治思想著作有《一個日內瓦居民給當代人的信》(1803)、《論實業制度》(1820~1821)、《實業傢問答》(1823~1824)、《新基督教》(1825)等。

  聖西門將人類社會的發展看作是有規律的上升運動,而這個規律是可以認識的。認為人類社會的歷史歸根結柢是人類理性發展的歷史,哲學傢的任務是通過對人類理性發展過程的研究,為其所處的時代找到最好的社會組織體系。他認為法國革命的實質是階級鬥爭。這種鬥爭不僅存在於貴族和資產階級之間,而且存在於貴族、資產階級和貧苦民眾之間。他對資本主義制度進行瞭深刻的批判,認為法國大革命後建立的社會是富人和財主統治的“新封建社會”。他認為新的社會制度應采用以“新基督教”哲學體系為基礎的實業制度。這一制度以滿足人們需要和造福民眾為目的,以運用科學知識為手段大力推動工農業的發展。在這一制度下,實行協作制,用統一的科學計劃組織社會的大工業生產;使國傢變成生產組織,把發展經濟作為“唯一合理的目的”;人人勞動,按才能分級,按能力計報酬。教育與生產勞動相結合,消滅工農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差別;勞動不再是謀生手段,而成為人自身發展的需要。政治學就是關於生產的科學,政治將為經濟所包含,對人的政治統治,應當變成對物的管理和對生產過程的領導。他主張由科學傢掌握精神權力,由實業傢掌握社會管理的權力,幻想用和平的方式來實現他的社會改革計劃。

  聖西門是有遠見卓識的思想傢。他的空想社會主義思想和F.-M.-C.傅立葉、R.歐文等人的思想成為科學社會主義的三大來源之一。然而,他沒有看到產生資本主義的根本原因,也沒有找到改造資本主義制度的物質力量和正確道路,因此他的理想社會方案是無法實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