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澤東

  無產階級政治傢、革命傢、戰略傢和馬克思主義理論傢,中國共產黨、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國人民解放軍的主要締造者和領導者。1893年12月26日生於湖南省湘潭縣韶山沖的一個農民傢庭。1920年秋在長沙創建共產主義小組。1921年7月月出席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1923年在中國共產黨第三次全國代表大會上被選為中央執行委員。1931年在江西瑞金當選為中華蘇維埃共和國臨時中央政府主席。1933年被補選為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員。1935年1月在遵義召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擴大會議上,確立瞭他在中共中央的領導地位。1936年12月毛澤東開始任中國共產黨中央軍事委員會主席。1945年中共七屆一中全會以後一直擔任中共中央主席。1949年10月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擔任中央人民政府主席(1949~1954)、中華人民共和國主席(1954~1959)。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主要著作收入《毛澤東選集》。

  早期政治思想 毛澤東從少年時期起,就萌發瞭強烈的愛國熱情,立志尋找救國救民的真理。他在青少年時代先受舊學教育,後學新學,從孔子到康有為、梁啟超、孫中山,以及新康德主義和無政府主義等,對他早期政治思想的形成和發展都有過不同程度的影響。他早期的政治思想既有愛國主義、革命民主主義的因素,又混雜著自由主義、改良主義、空想社會主義和無政府主義。他曾主張用溫和的而不是暴力的手段,通過摧毀傳統的舊思想、舊道德的方法改造中國,並把希望寄於少數“聖人”、“賢人”。五四運動前後,開始接觸馬克思主義,並逐步擺脫無政府主義、改良主義思想的影響,轉而接受馬克思主義的階級和階級鬥爭學說,以及無產階級專政的理論。1920年12月,他在給蔡和森等人的信中申明,深切贊同用俄國式方法(即組織共產黨和實行無產階級專政)去改造中國與世界。翌年1月,在長沙新民學會會員大會上又進一步指出,資產階級改良主義是補苴罅漏的政策,不成辦法;社會民主主義的議會道路是保護有產階級的;無政府主義的主張永遠做不到;激烈方法的共產主義,即所謂勞農主義,用階級專政的方法,是可以預計效果的,故應采用。這是他在政治觀點上實現向馬克思主義轉變的標志。

  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的政治思想 在新民主主義革命時期,毛澤東從中國的歷史狀況和社會狀況出發,研究確定中國革命的性質、對象、動力、前途、特點和發展規律,開辟出一條農村包圍城市、武裝奪取政權的革命道路,創立瞭系統的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理論、綱領和策略,並提出瞭建立人民民主專政國傢制度的完整的思想。

  第一次國內戰爭時期 1925年12月和1926年1月,先後發表瞭《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中國農民中各階級的分析及其對於革命的態度》等文章,用馬克思主義階級分析的方法,對中國社會各階級的經濟地位和政治態度進行考察和分析。明確提出:勾結帝國主義的軍閥、官僚、地主、買辦階級是革命的敵人;工業無產階級是我們革命的領導力量;半無產階級和小資產階級是革命最接近的朋友;中產階級(即民族資產階級)動搖不定,其右翼可能是革命的敵人,其左翼可能是革命的朋友,我們要時常提防他們,不要讓他們擾亂瞭我們的陣線。這就為無產階級領導的中國革命應該團結誰、爭取誰、打擊誰指明瞭方向,也為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基本路線奠定瞭初步的基礎。1926年9月和1927年3月先後發表瞭《國民革命與農民運動》、《湖南農民運動考察報告》等文章,闡明農民問題是中國革命的中心問題,農民不起來參加和擁護革命,革命不會成功,指出瞭無產階級領導農民鬥爭的極端重要性,以及領導農民進行革命鬥爭的理論和策略。

《革命》第四期首次刊載的《中國社會各階級的分析》(1925年12月1日)

  第二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1927年7月第一次國共合作破裂後,毛澤東在同年8月7日召開的中共中央緊急會議上提出“政權是由槍桿子中取得的”,即以革命武力奪取政權的思想。會後,他領導瞭湘贛邊秋收起義,接著率領隊伍到井岡山地區,創立瞭中國第一個農村革命根據地。1928年10、11月,1930年1月先後撰寫《中國的紅色政權為什麼能夠存在?》、《井岡山的鬥爭》和《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等文,總結創建根據地的經驗,闡明紅色政權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國發生、存在、發展的各種原因和條件;提出瞭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以農民武裝鬥爭為主要形式,以土地革命為主要內容,以農村革命根據地為主要陣地的“工農武裝割據”的思想;指出紅軍遊擊隊和農村革命根據地的建立和發展是促進全國革命高潮的重要因素。《星星之火,可以燎原》是毛澤東關於以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直至全國政權的中國革命道路的理論初步形成的標志。1935年華北事變後,國內階級關系發生變化,中日民族矛盾上升為主要矛盾。年底,毛澤東作《論反對日本帝國主義的策略》的報告,說明瞭同民族資產階級在抗日的條件下重新建立統一戰線的可能性和必要性,批評瞭過去長期存在於共產黨內的關門主義傾向。

  抗日戰爭時期 1937年7月抗日戰爭爆發後,為瞭指導全黨正確地建立和堅持抗日民族統一戰線,徹底戰勝日本帝國主義的侵略,毛澤東不但在軍事方面發表瞭許多重要著作,在政治方面也發表許多重要講話和著作。1938年10月,在中共擴大的六屆六中全會上所作的《論新階段》的政治報告和會議總結中,著重闡明瞭中國共產黨在民族戰爭中的地位,要求全黨擔負起領導抗日戰爭的歷史責任。同時強調中國共產黨在抗日民族統一戰線中,必須堅持獨立自主的原則,既統一,又獨立,反對投降主義。同國民黨蔣介石集團要又聯合又鬥爭,不能“一切經過統一戰線”,“一切服從統一戰線”。1940年3月在打破國民黨頑固派發動的第一次反共高潮之後,毛澤東在《目前抗日統一戰線中的策略問題》等文中,又提出“發展進步勢力、爭取中間勢力、孤立頑固勢力”的方針,以及同頑固派鬥爭時必須堅持“利用矛盾,爭取多數,反對少數,各個擊破”,“有理、有利、有節”的原則。同時還闡明瞭在抗日根據地建立“三三制”政權等若幹具體政策。1940年1月,發表《新民主主義論》,在此之前還寫瞭《〈共產黨人〉發刊詞》、《中國革命和中國共產黨》等理論著作。這些著作科學地分析瞭中國社會的性質、特點及其主要矛盾,把中國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明確地劃分為新舊兩個范疇,說明中國革命必須經過新民主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革命兩個階段,民主主義革命是社會主義革命的必要準備,社會主義革命是民主主義革命的必然趨勢;規定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性質是無產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大眾的反帝反封建的革命;同時提出瞭新民主主義革命的政治、經濟、文化綱領;闡明瞭統一戰線、武裝鬥爭、黨的建設是中國革命的三個主要法寶;進一步論證農村包圍城市最後奪取城市和全國政權的革命道路,形成瞭關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完整的理論體系。1942年毛澤東創造瞭通過批評和自我批評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教育的整風形式,領導全黨開展瞭整風運動。他在1941、1942年所作的《改造我們的學習》、《整頓黨的作風》、《反對黨八股》3篇報告中,總結瞭過去黨內路線分歧的深刻原因,並針對當時黨內存在的問題,規定整風的主要任務是:反對主觀主義以整頓學風;反對宗派主義以整頓黨風;反對黨八股以整頓文風。在整風中提出瞭“懲前毖後,治病救人”的方針。通過這次整風,有效地清除瞭“左”傾教條主義在黨內的影響,大大提高瞭全黨的馬列主義理論水平,使全黨掌握瞭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統一的基本原則,達到思想上、政治上和組織上空前的團結,為奪取抗日戰爭和全國革命的勝利奠定瞭基礎。1945年4~6月主持召開中國共產黨第七次全國代表大會,在會上作《論聯合政府》的政治報告,提出瞭放手發動群眾,壯大人民力量,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打敗日本侵略者,解放全國人民,建立一個新民主主義中國的政治路線。報告中還論述瞭中國共產黨在長期革命鬥爭中逐步形成的理論和實際相結合的作風,和人民群眾緊密聯系在一起的作風以及自我批評的作風。這三大作風是中國共產黨區別於其他政黨的顯著標志。這次代表大會明確地提出把馬克思列寧主義理論與中國革命實踐相結合的思想,命名為毛澤東思想,並正式確定為中國共產黨的指導思想。

  第三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 抗日戰爭勝利後,針對蔣介石的和談騙局和內戰陰謀,在《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關於重慶談判》等報告中,提出針鋒相對的方針和以革命的兩手反對反革命的兩手的策略。1946年6月蔣介石發動全面內戰,毛澤東號召以革命戰爭消滅反革命戰爭,並提出“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和戰略上藐視敵人,戰術上重視敵人的著名論點。1947年12月,在中共中央會議上作《目前形勢和我們的任務》的報告,指出中國人民解放軍已轉入全國規模的戰略進攻,這是一個偉大的歷史轉折點。報告在土地改革方面,提出瞭“依靠貧農,鞏固地聯合中農,消滅地主階級和舊式富農的封建和半封建的剝削制度”的方針;在黨的建設方面,針對地方組織特別是農村基層組織成分不純、作風不純的問題,提出瞭整編黨的隊伍的任務;在統一戰線方面,進一步強調中國共產黨的領導的重要性,同時明確指出聯合工農兵學商各被壓迫階級、各人民團體、各民主黨派、各少數民族、各地華僑和其他愛國分子,組成民族統一戰線,打倒蔣介石獨裁政府,成立民主聯合政府,是人民解放軍的,也是中國共產黨的最基本的政治綱領。這個報告,是打倒蔣介石反動統治集團,建立新民主主義時期內,中國共產黨在政治、軍事、經濟各方面帶綱領性的文件。1949年3月,全國革命勝利前夕,毛澤東《在中國共產黨第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二次全體會議上的報告》中,提出瞭促進革命迅速取得全國勝利和實現這個勝利所采取的各項方針;說明在全國勝利的形勢下,黨的工作重心必須由鄉村轉向城市,城市工作必須以生產建設為中心,必須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階級,同時團結其他勞動群眾,爭取知識分子和盡可能多的民族資產階級及其代表人物。報告分析瞭革命勝利後,中國面臨的新的政治形勢和國際環境,提出瞭黨在政治、經濟、外交方面的基本政策,為中國由新民主主義社會轉變為社會主義社會指明瞭方向。報告還告誡全黨要加倍警惕資產階級的糖衣炮彈的進攻,務必保持謙虛、謹慎、不驕不躁和艱苦奮鬥的作風。1949年6月,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即將誕生的時候,發表瞭《論人民民主專政》,高度概括中國革命鬥爭的歷史經驗,闡明革命勝利後所建立的人民民主專政國傢政權的性質、職能和作用,指出各個階級在國傢政權中的地位及其相互關系,論證民主和專政的辯證關系,駁斥瞭國內外階級敵人攻擊人民民主專政的種種謬論。這篇文章豐富和發展瞭馬列主義的國傢學說,奠定瞭中國人民民主專政的理論基礎和政策基礎。

毛澤東在西柏坡召開的中共七屆二中全會上作報告(1949年3月)

  社會主義革命和社會主義建設時期的政治思想 這個時期,毛澤東著重研究在中國這樣一個經濟文化落後的大國,如何建立社會主義制度和走出一條適合中國國情的社會主義道路的問題。

  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後的頭3年,毛澤東同其他領導人一起,領導全國人民勝利地完成瞭土地改革等民主革命任務,恢復瞭國民經濟和進行瞭抗美援朝戰爭。1953年,按照毛澤東的建議,中共中央宣佈瞭中國共產黨在過渡時期的總路線。在實行生產資料私有制的社會主義改造的過程中,中國共產黨成功地解決瞭中國社會主義改造的道路,以及一系列方法、步驟和政策問題,尤其是通過利用、限制、改造的政策,采取贖買的辦法,實現資本主義工商業的社會主義改造,以和平的方法,把中國的最後一個剝削階級──資產階級消滅瞭,在國際國內有重大的影響。1957年2月毛澤東作《關於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的報告,提出社會主義社會兩類矛盾的學說,把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作為中國政治生活的主題提瞭出來。指出敵我矛盾是對抗性的矛盾,人民內部矛盾是在人民利益根本一致基礎上的矛盾。兩類矛盾的性質不同,解決的方法也不同。敵我矛盾主要靠專政的方法解決;人民內部矛盾則主要用民主的方法去解決。同時提出瞭一系列正確處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具體方針。在1957年整風運動中,有極少數資產階級右派分子向中國共產黨和新生的社會主義制度發動進攻,妄圖取代共產黨的領導。毛澤東領導中國共產黨對此進行瞭堅決的反擊,是完全正確和必要的。但是不久,反右派鬥爭被嚴重地擴大化瞭。毛澤東的思想也發生變化,提出社會主義社會的主要矛盾是無產階級同資產階級的矛盾,改變瞭中國共產黨第八次全國代表大會提出的關於主要矛盾的正確論斷。在1962年9月召開的中國共產黨第八屆中央委員會第十次全體會議上,毛澤東把社會主義社會中一定范圍內存在的階級鬥爭擴大化和絕對化,又進一步發展瞭他在1957年反右派鬥爭以後提出的關於社會主義社會主要矛盾的觀點。在“文化大革命”中,毛澤東提出瞭“無產階級專政下繼續革命”的理論,主張在社會主義社會條件下進行所謂“一個階級推翻一個階級”的政治大革命,這使國傢遭受瞭嚴重損失。但是就在他的晚年,他仍然在政治上提出過許多正確的思想和作出過重要貢獻,如他始終警覺地註意維護國傢的安全,制定和執行正確的對外政策,堅決支持各國人民的正義鬥爭,並在20世紀70年代提出瞭劃分三個世界的戰略思想。這個戰略思想的提出和實施,對於孤立霸權主義和進一步加強中國同第三世界各國的團結、友好與合作具有重要的意義。從20世紀50年代末60年代初起,毛澤東一直強調的關於防止“和平演變”的思想,對於中國堅持社會主義制度具有重要的意義。

毛澤東會見贊比亞總統卡翁達,提出瞭關於三個世界劃分的戰略思想(1974年2月22日)

  毛澤東的政治思想是毛澤東思想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國革命鬥爭經驗的總結,它集中瞭全黨特別是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傢的智慧,在豐富和發展馬列主義政治學方面作出瞭重要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