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產階級專政的國傢,或工人階級領導的、以工農聯盟為基礎的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傢。它是新型民主與新型專政相結合的最高歷史類型的國傢。

  社會主義國傢,是資本主義生產社會化與生產資料及其產品私人佔有的社會基本矛盾日益尖銳引起的社會主義革命的結果,是無產階級通過革命,打碎資產階級國傢機器後建立的。在殖民地、半殖民地社會,則是通過工人階級領導的新民主主義革命轉變為社會主義革命而建立的。俄國1917年十月革命建立瞭人類歷史上第一個社會主主義國傢,第二次世界大戰後,在東歐、亞洲和拉丁美洲相繼建立瞭十幾個社會主義國傢。實踐證明,社會主義國傢代替資本主義國傢是不以人們意志為轉移的必然規律。

  社會主義國傢是建立在生產資料公有制或以生產資料公有制為主體的多種所有制結構的經濟基礎之上,它的本質是工人階級的政治統治,即無產階級專政。在經濟不發達的國傢所建立的社會主義國傢,工人階級的政治統治是通過工人階級的領導權來體現,並團結同盟者農民和其他勞動群眾作為階級基礎。在不同的國傢,不同的歷史時期,工人階級的同盟者范圍也不相同,如十月革命後的蘇維埃國傢,工人階級的同盟者是廣大非無產者勞動階級、階層,包括農民、小業主、小資產階級、知識分子等。在中國,社會主義政權建立後,工人階級不僅與農民及其他勞動者結成聯盟,還同廣大擁護社會主義的和擁護國傢統一的愛國者組成廣泛的統一戰線。

  社會主義國傢是從資本主義向共產主義過渡時期的政權。它的主要任務是:消滅一切剝削制度和剝削階級;大力發展生產力,解決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進而消滅一切階級差別、城鄉差別、腦力勞動與體力勞動差別,為實現共產主義和國傢消亡創造物質與精神條件。具體說,社會主義國傢不僅具有對內鎮壓被推翻的剝削階級的反抗、對極少數敵對分子實行專政的職能,對外保衛祖國、防禦國外敵人侵略和顛覆的職能,還具有組織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的職能。這些職能是社會主義國傢所特有的。因為社會主義經濟基礎不可能在舊社會內部自發成長起來,隻有經過無產階級革命,建立社會主義國傢後才能逐步發展起來。社會主義經濟制度建立後,最主要的生產資料都集中在國傢手中,國傢依據國民經濟各部門按比例發展的規律制定全面的經濟建設計劃,發展有計劃的商品經濟,創造高度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社會主義國傢的特殊職能,標志著它不是單純的暴力工具,而主要是建設社會主義和共產主義的工具,表明它已經不是原來意義的國傢瞭。

  社會主義國傢是新的最高歷史類型的國傢,具體表現為新型民主與新型專政相結合的國傢。新型民主即社會主義民主或人民民主,表現為人民是國傢的主人,一切權力屬於人民;工人階級和廣大人民享有廣泛的權利,其中主要是管理國傢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等各項事業的權利。實行新型民主是社會主義建設的需要,社會主義和民主是不可分的,沒有民主就不可能實現真正的社會主義。新型專政是廣大勞動群眾對少數剝削者的專政,是絕大多數人對極少數人的統治,它不是單純依靠國傢暴力機關來維持,而主要依靠人民的力量,依靠發揚人民民主來實現。新型專政是新型民主的體現和保障。暴力隻是對付那些敢於反抗的剝削者和敵對分子。因此,社會主義民主是社會主義國傢最本質的特征。

  社會主義國傢與以往一切國傢有著本質的不同,它不能沿用剝削階級國傢的統治形式。無產階級在革命實踐中創造瞭適合無產階級專政需要、適合本國國情的新的政權組織形式。1871年法國無產階級創立的巴黎公社,是創造新的政權組織形式的第一次偉大的嘗試。1917年十月革命,俄國無產階級和勞動群眾創造瞭適合俄國歷史條件的社會主義國傢政權組織形式──蘇維埃制度。中華人民共和國的人民代表大會制度則是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領導下,總結歷史經驗創造的適合中國國情的人民民主專政的政權組織形式。社會主義國傢不是一成不變的,隻有堅持自身的不斷改革,才能逐步走向健全、完善和成熟。隨著社會主義經濟的發展,為瞭適應不斷發展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建設的需要,中國共產黨領導中國人民進行改革,不斷完善社會主義中國的基本政治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