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傳統宗教之一。耆那一詞原意為勝利者或修行完成的人。在漢譯佛典中稱為尼乾外道、無系外道、裸形外道、無慚外道或宿作因論等。耆那教自稱是印度最古老的宗教,相傳原有24位祖師,最早的創始人名勒舍婆。目前有歷史記載的是二十三祖巴濕伐那陀和二十四祖筏馱摩那。後者生於古印度吠舍離一個王族傢庭,屬剎帝利種姓,是釋迦牟尼同時代人,佛教稱他為尼乾陀·若提子(意譯離系親子);耆那教徒稱他為大雄。當時,代表舊勢力的婆羅門思潮固守吠陀天啟、祭祀萬能、婆羅門至上三大綱領;代表新興興勢力的沙門思潮則要求打破婆羅門在宗教、政治、思想、文化等方面的統治地位。在這種形勢下,筏馱摩那根據新興統治階級剎帝利的利益和要求,對耆那教進行瞭改革。

  發展歷史 耆那教是沙門思潮之一,他們反對祭祀殺生,反對吠陀權威和偶像崇拜,指責婆羅門不學無術、言行不一;認為一切吠陀和祭祀都不能使罪人解脫。他們與佛教一樣也要求種姓平等,聲稱婆羅門、剎帝利、吠舍、首陀羅的界限是人為劃分的。這些思想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瞭下層人民的要求,在當時有一定的社會影響。據耆那教文獻《聖行經》記載,大雄逝世時已有教徒52萬多人。到公元前3世紀耆那教和佛教都受到孔雀王朝阿育王的支持和保護。公元前後,由於新的城市和貿易中心出現,耆那教徒也隨之遷移分散;又由於教徒們對教祖的遺訓解釋不同,而逐漸分裂為白衣派和空衣派(或稱天衣派)。白衣派穿象征廉潔的白衣,主張男女平等,宗教儀式限定在耆那教寺廟舉行;後又分裂為穆爾底佈札、斯特那迦瓦西和特羅般提三派。空衣派又稱裸體派,主要流行於北印度。他們認為耆那教徒不應蓄私財,因此連衣服也不能有,隻能以天為衣。該派教徒手持孔雀毛作的撣子,用以驅趕路上的小蟲,以防傷害生靈。他們生活在寺廟或遠離世人的住所,靠乞食為生,鄙視婦女,不許婦女參加社會活動;主張宗教活動除在耆那教寺廟舉行外,也可借用印度教寺廟。後來該派又分裂為毗娑般提、達羅那般提和鳩摩那般提三派。白衣派和天衣派曾進行瞭長期的、激烈的爭論,主要分歧在於禮儀教規,而非教義和學說。

大雄雕像

  自4~13世紀,該教廣泛流行於南亞次大陸。據唐玄奘的《大唐西域記》載,中印度的吠舍厘、奔那伐禪,東印度的三摩呾吒,南印度的羯陵伽、達羅毗荼等國都盛傳耆那教,不少君王都是耆那教徒和支持者。古吉拉特的君王鳩摩波羅還規定以耆那教為國教。13世紀以後,由於伊斯蘭教傳入印度,耆那教勢力漸衰,但在群眾中仍有相當影響。

  17世紀以後,在近代啟蒙運動的影響下,耆那教又揭起改革的旗幟,出現瞭由多第毗阿領導的郎迦斯運動;18世紀又有維拉吉領導的斯特那迦瓦西派運動。他們主張用人道主義、博愛等觀點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教義,並對後期奉大雄為偶像進行崇拜等現象進行瞭批判。18、19世紀西方資產階級的文化和科學傳入印度後,以耆因為代表的耆那教改革傢們,企圖用西方哲學和心理學來解釋耆那教的古老概念。目前,在印度約有教徒300萬人;白衣派流行於古吉拉特地區,空衣派流行於米索爾地區。大部分教徒是商人、工廠主和城市中的富裕居民。他們建立瞭幾十個組織,如耆那教友誼協會、耆那教青年大會、世界耆那教傳教會等,並修建瞭很多廟宇、道院、文化研究機構和學校,出版宣傳教義的書刊。在國外也有不少組織,如英國有耆那教兄弟會,聯邦德國有傳播耆那教教義的圖書館。過去,在中國天津也有耆那教的傳道組織。近年來印度耆那教組織參加瞭一系列的國際宗教會議,在國內外均有一定的影響。

  教義與學說  教義有六諦說,即命、漏入、系縛、制禦、寂靜和解脫。認為宇宙萬物由靈魂(命)和非靈魂(非命)組成,靈魂包括能動和不動的兩大類,能動的則根據感覺器官的多少分為六種:一個器官(皮)的,如植物;二個器官(皮、舌)的,如蟲;三個器官(皮、舌、鼻)的,如蟻;四個器官(皮、舌、鼻、眼)的,如蜂;五個器官(皮、舌、鼻、眼、耳)的,如獸;五個以上器官(皮、舌、鼻、眼、耳、心)的,如人。不動的靈魂存在於地、水、風、火四大元素之中。所以耆那教認為動植物和非生物體內均有靈魂存在,不能任意傷害。非靈魂也包括兩大類,一類是定形的物質,由原子和原子的復合體組成;另一類是不定形的物質,由時間、空間、法和非法組成。耆那教是印度最早提出原子論學說的派別之一,認為原子是不可分的,無始無終,是無限的、永恒的,具有味、香、色和兩種觸(粗與細,冷與熱)的屬性。原子的復合體可以有多種形式,以兩個相結合到無限多個原子相結合,數量和次序都是無限的。原子復合體除具有觸、味、香、色的屬性外,還有其物理性質:聲音、吸引、排斥、大小、形狀、可分性、不透明、輻射光和熱等。認為人們的感覺所以不同,完全由於原子結合的形式不同。這些原子由於重量而運動,不同性質的原子相結合而產生不同的感覺。並且認為,原子的結合是對立的統一,其中一種是消極或否定的原子,另一種是積極或肯定的原子,結合物的性質完全隨結合物雙方原子的強弱變化而變化。他們對不定形物質的解釋是:時間為一切存在的持續性、變化、運動提供瞭可能性;空間是一切存在和運動的場所;法是運動的條件,如水能幫助魚遊動,非法是靜止的條件,如樹蔭為旅客休息提供瞭方便。

  耆那教在宗教倫理觀上,提出瞭漏入和系縛的理論,他們認為一切有生命的物類其本性是清凈、圓滿的,但是非生命體的物質卻常常形成一種障礙,掩蓋著靈魂原有的光輝,使靈魂受著束縛。這種障礙稱為業。他們認為業是一種特殊的、細微不可見的物質,這種物質流入靈魂並附著於靈魂即為漏入。業有八類:智業遮蓋靈魂的智慧;見業遮蓋正確的直覺;受業遮蓋靈魂的幸福,滋生苦樂;癡業遮蓋正信,產生情欲;壽業決定生命的長短;名業決定身體的特質;種業決定種姓、國籍;遮業決定性力。這八種業是前生所定的(宿作因),它們系縛在靈魂上,要想解脫就得制禦。

  他們認為制禦的方法是持五戒,修三寶,實行苦行。五戒是不殺生、不欺狂、不偷盜、不奸淫、不蓄私財。三寶為正智(正確習解)、正信(正確信仰)、正行(正確實行)。耆那教徒還實行各種苦行,他們認為隻有苦行才能排除舊業,使新業不生,達到寂靜,使靈魂呈現出原有的光輝,從而脫離輪回之苦,獲得解脫。

  經典和禮儀 耆那教擁有大量宗教歷史文獻。最古和最重要的經典是“十二安伽”(十二支)。它記錄瞭大雄及其他祖師的言行,於公元前3世紀華氏城第一次結集時整理。後第十二支散佚。454年在伐拉彼第二次結集時,由提婆達希伽尼重新將餘下的十一支編集。對於這套經典,白衣派認為是真傳,天衣派則認為是偽造。兩派共同承認的經典是烏瑪斯伐蒂所著的《入諦義經》(一譯《真理證得經》)。闡述耆那教哲學的主要論著有:悉檀舍娜·迪伐伽羅的《入正理論》,師子賢的《六大哲學體系綱要》,金月的《行為論》及《他宗三十二頌之鑒評》,摩利舍那的《或然論束》,求娜羅德羅的《思擇之光》等。(見彩圖)

耆那教經典抄本(15世紀)

  耆那教徒每年每月都有例行的齋期和繁多的節日活動,如大雄誕生節、贖罪節等。漢譯《中阿含·持齋經》還記有其尼犍齋的做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