虎嵩山

  中國伊斯蘭教經學傢。名鎮山,以字行。經名賽爾敦丁。寧夏同心人。其父為虎夫耶門宦傳授師。自幼從父學習伊斯蘭教經典和虎夫耶門宦修道法,後又在門宦盛行的西海固地區求學、任教,深知當時門宦制度的弊端,故不願繼承父業,決心與其師王王乃必在當地宣傳依赫瓦尼派的主張,成為寧夏和隴東一帶依赫瓦尼派的代表人物。1924年,經上海去麥加朝覲,沿途親身感受到帝國主義對中國人民的欺凌與歧視,增強瞭愛國心。朝覲歸來,應聘到湖南常德任教,並刻苦自修漢語。1927年回到同心後,提倡回民讀書和經堂兼授漢語,並聯合當地宗教界和知識界,推動教育事業和教務改革。1937年在吳忠創辦中阿講習所,從事伊斯蘭教經典研究,並任所長。該所改名吳忠中阿師范學校後,任副校長。抗日戰爭爆發後,積極宣傳抗日,提出“國傢興亡,穆民有責”,既愛教也愛國的主張。他對《古蘭經》、聖訓、教法、教義學和歷法等均有較深的造詣,編寫瞭適合中國穆斯林閱讀的教材。由他編寫並經印行的有《伊斯蘭三字課本》、《波文之源》、《月論釋難》、《拜功之理》、《阿文教科》等。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號召回民消除派別之見,團結一致,建設新中國。1953年起,歷任中國回民文化促進會委員、甘肅省政協委員、甘肅西海固回族自治州政協副主席等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