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3世紀協助英王行使統治權的中央機關。它是現代英國一切重要國傢機關的母體。盎格魯 -撒克遜人統治初期,王國大事由公民大會決定,後來智人會議代替瞭公民大會。1066年威廉征服英國後,以禦前會議取代智人會議,但是其組成和職權仍在一定程度上承襲瞭智人會議。會議由國王主持,參加的有宮廷大臣、高級僧侶、封建貴族以及郡官和邑官。其職權是開徵賦稅,調解和裁決領主之間的爭端,就重大事件聽取大貴族的意見和建議,管理各郡事務並用國王名義發佈令狀,組成或指派專門委員會或專專員處理地方行政事務。這樣的會議每年僅開3次,參加人數較多,故稱大會議。國王為處理朝政隨時召集親近官員商議國是,稱小會議。它與大會議在人員和職權上沒有嚴格的區分。一般說,大會議人數多,有固定的開會次數和地點,主要商討重大司法和財政問題以及國傢的公共政策;而小會議通常由國王隨時召集少數貼身官員商討行政日常事務問題。隨著國王權力的加強,大會議逐步向全國性會議發展,小會議則逐步演變為英國樞密院和英國內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