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統一的封建專制社會重建、發展和鼎盛時期的政治思想。這一時期,秦漢的黃老之學和魏晉的玄學已成過去,代之而起的是勵精圖治的現實政治主張、社會批判思想、儒傢的禮治倫理思想和佛、道的宗教思想。

  背景 隋唐是中國大一統的中央集權的封建統治空前發展和繁榮的時期。從隋朝至唐朝前中期的100多年間,封建社會有瞭巨大發展。社會政治制度臻於完善,確立瞭三省六部制、科舉制,社會經濟文化出現瞭空前的的繁榮。唐朝中期以後,封建統治從發展的頂峰下跌,封建社會開始向後期轉變。

  581年,隋文帝楊堅重建統一的封建專制國傢,並采取積極措施,促進社會經濟的發展。隋煬帝楊廣暴虐無道,使繁榮一時的隋朝二世而亡。唐朝的建立者李世民等人,目睹瞭隋朝的覆滅,從隋末農民起義中看到瞭民眾“載舟覆舟”的巨大力量,因而采取瞭一系列現實政策,實現瞭“貞觀之治”,使中國封建社會的發展進入瞭鼎盛階段。但在繁榮發展的背後也潛伏著危機。安史之亂後,唐朝的國勢日漸衰敗,藩鎮割據,戰亂不已,民不聊生,終於在黃巢起義的打擊下分崩離析,陷入五代十國的混亂局面。隋唐政治制度的發展與完善,經濟文化的繁榮昌盛,各階級、階層和利益集團的沖突,大規模農民起義的爆發,推動著社會的前進,也促進瞭政治思想的發展。

  基本內容 唐朝前中期,以唐太宗李世民和諫臣魏徵為代表的一大批有作為的政治傢、思想傢,鑒於隋亡的教訓和懾於農民起義的威力,認識到“君依於國,國依於民”(《資治通鑒》,卷一百九十二),主張重民、順民、與民休息、發展生產,並且能夠求諫納諫,用人唯賢,勵精圖治,形成瞭一套鞏固封建統治的思想、制度、政策和措施。魏徵還提出瞭“偃革興文,佈德施惠”的治國方略,以及居安思危、防微杜漸的“十思”、“十漸”思想。這種務實、開明的政治主張,支配瞭唐朝前中期的政治中樞,促成瞭“貞觀之治”的實現。

  唐朝中期以後,柳宗元著文論證瞭中央集權的郡縣制優於地方割據的分封制,從理論上給藩鎮割據以沉重打擊。他還寫下瞭大量的政治雜說、寓言和小品文,深刻地剖析瞭社會的某些黑暗面。陸贄勇於指陳弊政,揭露兩稅法實行後的各種積弊,主張廢除苛斂,建議積谷邊境,改進防務。稍後,杜牧寫出《罪言》,皇甫湜提出《對策》,劉論“對策”,指斥宦官專權,藩鎮跋扈,任人唯親,剝削殘酷,抨擊朝政尤為痛切。唐末的譚峭、羅隱等紛紛著書立說,痛斥弊政,攻擊專制君主。唐末佚名著作《無能子》尖銳地批判和抨擊瞭君主專制,主張無君社會。這股社會批判思潮,有力地揭露和鞭撻瞭晚唐的腐敗政治。

  隋唐時期,封建統治者一般都利用儒學、佛教、道教作為統治人民的思想武器。隋時,由於國傢統一,南北儒學逐漸合流。王通弘揚儒學,提倡禮治、王道和仁義道德。唐朝尊孔丘、顏淵為“先聖”、“先師”,並考訂、註修五經,頒行天下,明令誦讀。科舉考試以儒傢經典為依據,士大夫們有所議論,一般都不敢違背儒經。儒傢思想的統治地位得到重新確立和加強。這個時期的儒學比較重視經義的宣傳,尤其重禮,以維護尊卑有序、禮讓不爭的封建統治秩序。佛教和道教在隋唐時期有瞭新的發展。佛、道的流行,成為社會文化繁榮的景象之一,也是復雜的社會矛盾和險惡的政治鬥爭的產物。佛、道的傳播,引起瞭篤信儒學的士大夫們的激烈反對。韓愈提出儒學“道統觀”,開展反對佛、道的鬥爭。儒、道、佛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有排斥,也有滲透。佛教吸收瞭儒傢的經義,道說無名,佛說性空,都有相通的地方。唐朝後期,以儒學為主幹,儒、道、佛逐漸滲透合流,後發展成宋代的理學,成為更加完備的封建統治思想。

  影響 隋唐時期的政治思想反映瞭中國封建社會巨大發展的盛況。因時制宜、現實性、務實型和開明度,是它的顯著特征。在思想文化領域內,以儒傢思想為主幹,儒、道、佛逐漸滲透合流,則是它的又一特點。這種封建盛世的統治思想,在當時發揮瞭重大作用,也為後世進步的政治傢、思想傢所稱道和效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