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紀初拿破崙帝國崩潰後,以英、俄、奧、普為首的戰勝國通過維也納會議在歐洲大陸上建立的新均勢體系。

  拿破崙一世戰敗後,被迫於1814年4月6日宣佈退位,同年5月30日,反法聯盟國傢同法國簽訂瞭《法、奧、俄、英和普和平條約》,即《第一次巴黎和約》。根據和約第32條的規定,參戰各方於1814年10月1日至1815年6月9 日在奧地利首都維也納舉行會議(即維也納會議)。會議的主要目的是:恢復拿破崙戰爭時期被推翻的各國舊王朝及及歐洲封建秩序,防止法國東山再起,戰勝國重新分割歐洲的領土和領地。各戰勝國都想乘機擴張自己的領土和領地,彼此爭奪十分激烈,尤其是在華沙公國和薩克森問題上,俄、普和奧、英互不相讓。會議因拿破侖百日政變曾一度中斷,後於1815年6月9日,由英、俄、奧、普、葡、法、瑞典七國簽署瞭《維也納會議最後議定書》,正文121條和17條附帶條款。主要內容是:①恢復波旁王朝對法國、西班牙、兩西西裡王國的統治,佈拉幹薩王朝對葡萄牙的統治以及奧倫治王朝對荷蘭的統治。②華沙公國的大部分地區成立波蘭王國,由俄國沙皇兼任國王。克拉科夫及其毗鄰地區組成克拉科夫自由市,由俄、奧、普共管,確認俄國對芬蘭和比薩拉比亞的占有。③奧地利收復加裡西亞、蒂羅爾及伊斯特裡亞等地,原奧屬尼德蘭劃給荷蘭,而以意大利的倫巴第和威尼斯作為補償。④普魯士占有波蘭公國的但澤和波森,並取得2/5的薩克森王國領土、萊因-威斯特伐利亞以及原屬於瑞典的波美拉尼亞,作為失去波蘭的補償。⑤英國占有地中海的馬耳他島及伊奧尼亞群島,並得到瞭丹屬赫爾果蘭島,荷屬錫蘭、好望角和圭亞那,法屬聖盧西亞島、多巴哥島、塞舌爾群島和毛裡求斯島。⑥繼續保持德意志和意大利的分裂狀態,在德意志成立由普魯士、奧地利等34個君主國及4個自由市組成的德意志邦聯,設立由奧地利任主席的邦聯議會,意大利的托斯卡納、摩德納、帕爾馬等公國劃歸為奧地利哈佈斯堡王朝宗室的領地,熱那亞、薩瓦和尼斯並入撒丁王國。⑦奧屬尼德蘭並入荷蘭,稱尼德蘭王國,挪威同瑞典合並,組成瑞典 -挪威聯盟,丹麥取得石勒蘇益格、荷爾斯泰因和普魯士的勞恩堡。⑧根據《第一次巴黎和約》及1815年11月20日的《第二次巴黎條約》,法國保持其1790年的國界,並向反法聯盟國傢支付戰爭賠款7億法郎,聯盟國傢在法國駐軍3~5年。⑨確認會議期間所簽署的17項條約、專約、宣言、規章及其他文件,如《各國關於取締販賣黑奴的宣言》、《關於河流自由航行的規章》、《關於外交人員位次的規則》等,同本議定書具有同等效力和約束力。⑩邀請出席維也納會議各國加入本議定書。此外,1815年11月20日,奧、法、英、普、俄五國在巴黎簽署瞭《關於承認和保證瑞士永久中立及其領土不受侵犯的宣言》。

  《維也納會議最後議定書》及有關條約、宣言和文件構成瞭維也納體系。它以均勢原則、正統主義和補償原則等為指導思想,在拿破侖帝國瓦解後的歐洲,建立起新的政治均勢,並暫時維持瞭歐洲列強間的和平與協調。為瞭確保維也納體系的完整,防止革命再度發生,沙皇亞歷山大一世於1815年9月26日聯合奧、普兩國締結神聖同盟,並邀請各國參加。為防止法國再起,英、俄、奧、普四國於同年11月20日又締結瞭四國同盟條約,四國將以武力維護維也納會議決議的實施。經過20年代的西班牙和意大利資產階級革命以及希臘獨立運動,30年代的法國七月革命、比利時革命、波蘭十一月起義以及1848年歐洲革命的接連沖擊,神聖同盟終於解體。1853年克裡米亞戰爭爆發後,維也納體系徹底瓦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