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守仁

   中國明代思想傢、哲學傢。字伯安,號陽明,浙江餘姚人。21歲中鄉試,遍讀朱熹著作。28歲舉進士,後任刑部雲南清吏司主事。34歲開始講學授徒,提倡“身心之學”。正德元年(1506)因同情戴銑等人反對宦官劉瑾,被貶謫為貴州龍場驛驛丞。正德四年主持貴陽文明書院,提出“知行合一”學說。正德十一年升任南贛僉都禦史,鎮壓贛南農民起義,總結出所謂“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的經驗。次年,便興辦社學,用以移風易俗。正德十四年升任都察院右副都禦史後,他又推行鄉約制度,使民眾互相“警戒”和“慎行”。同年平定瞭宸濠之亂。正德十六年提倡“致良知”,並因功升南京兵部尚書參贊,封新建伯。後因遭反對派排擠,過瞭一段退隱生活。其間他從事講學和著述活動。嘉靖六年(1527)奉命征討廣西思恩、田州少數民族起義,嘉靖七年十一月二十九日卒於江西南安。後謚文成公。主要著作有由門人編成的《王文成公全書》。

  王守仁政治思想的哲學基礎是他創立的“心學”體系。同朱熹的客觀唯心主義相反,他創立瞭主觀唯心的“心學”。“心學”的核心內容認為,心是宇宙本體,是天地萬物的主宰。宇宙間的萬事萬物是由人心派生出來的。他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心外無理,心外無義,心外無善”(《王文成公全書·與王純甫書之二》)。又說:“身之主宰便是心,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傳習錄上》)。把心學原理用在政治上,他把三綱五常等封建倫理、道德名教看作是人類的本能。說這種人心,無所不在,“達四海,塞天地,亙古今”,表現在感情上,“則為惻隱,為羞惡,為辭讓,為是非”,表現在事物上“則為父子之親,為君臣之義,為夫婦之別,為長幼之序,為朋友之信”(《陽明先生集要三種·文章集卷二·稽山書院尊經閣記》)。為瞭維護“三綱五常”的社會倫理關系,他要求人們“以天地萬物為一體”,“視天下猶一傢”、“視中國猶一人”(《大學問》)。他認為這種“以天地為一體”的品格是“明德”、是“良知”,所以他提倡“明明德”、“致良知”。這種“明明德”、“致良知”落實到行動上便是《大學》書中所指出的格物、致知、正心、誠意、修身、齊傢、治國、平天下,其目的是用以維護現存的封建社會秩序。

  王守仁的唯心主義心學體系對後世有重大影響,進步思想傢從積極方面理解它,吸收他強調思想意識的主觀能動作用的內容,成為要求思想解放的動力;阻礙歷史進步的人物從消極方面理解它,接受瞭他鎮壓人民的反動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