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恩格斯關於古代社會發展規律和國傢起源的著作,是馬克斯主義國傢學說的代表作之一。副標題為《就路易士·亨·摩爾根的研究成果而作》。寫於1884年3~5月,同年10月在蘇黎世出版單行本(見彩圖)。1892年,恩格斯根據《俄羅斯新聞》上的一篇報導,寫瞭《新發現的群婚實例》一文,作為本書的附錄。

>《傢庭、私有制和國傢的起源》德文第一版封面

  全書包括2篇序言,9章正文。第1、2章研究史前各文化階段與傢庭的起源、演變和發展,著重論述瞭人類史前各階段文化的特征,早期的婚姻關系和從原始狀態中發展出來的幾種傢庭形式,指出一夫一妻制傢庭的產生和最後勝利乃是文明時代開始的標志之一。在第3~9章中,恩格斯根據美國人類學傢L.H.摩爾根發現的北美印第安人部落易洛魁氏族的材料,結合古希臘人、羅馬人、克爾特人和德意志人的大量史料,闡述瞭原始社會的基本特征。分析瞭原始社會解體的過程和私有制、階級的產生,揭示瞭國傢的起源、階級本質及發展和消亡的規律。指出國傢和階級、私有制一樣,不是從來就有的,而是在經濟發展的一定階段上產生的。國傢是階級矛盾不可調和的產物,是經濟上占統治地位的階級進行政治統治的工具,是凌駕於社會之上而且日益與社會脫離的特殊公共權力,其作用是協調各階級的矛盾。國傢隨階級的產生而產生,也必將隨階級的消亡而消亡。

  本書是恩格斯運用唯物史觀研究國傢的重要成果,它科學地闡明瞭傢庭、私有制、階級的起源與國傢產生的關系,極大地豐富瞭馬克思主義的政治學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