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消化飲食、導行積滯為主要作用的一類中藥。又稱消食藥。

  功用 本類藥物辛散行滯,甘平和中,有消化飲食、導行積滯,行氣消脹,健運脾胃,增進食欲的功效。部分藥物還有降氣消痰,止咳平喘,回乳消脹,活血化瘀,行氣散結,固精止遺等作用。

  適應證 消導藥主要用於飲食不消,宿食停留所致的脘腹脹悶,噯腐吞酸,噁心嘔吐吐,不思飲食,大便失調,以及脾胃虛弱,食少納呆,消化不良等癥。常用藥有萊菔子、麥芽、神曲、谷芽、山楂、雞內金、阿魏等(見表)。有些消導藥還可用治痰多氣滯,咳嗽喘息;乳汁鬱積,乳房脹痛,回乳斷奶;痛經閉經,胸脾瘀阻;遺精遺尿等證。

常用消導藥

  配伍 使用消導藥時須根據食積成因及兼證的不同合理配伍。脾胃虛弱,運化無力,食積內停者,配益氣健脾藥,以扶正祛邪,標本兼顧;中焦虛寒,脘腹冷痛,食積停滯者,配溫裡散寒藥,以溫運脾胃,消食化滯;濕濁中阻,食積不消,脘痞不饑者,配芳香化濁,燥濕健脾藥,以化濕開胃,消食運脾;食積氣滯,脘腹脹滿疼痛者,配行氣寬中藥;食積化熱,積滯內結,便秘尿赤者,配苦寒瀉下藥,以瀉熱通便,消食化滯。

  現代研究 有些消導藥含淀粉分解酶、蛋白分解酶,能促進淀粉類及蛋白類食物的消化;有些藥能促進胃液分泌,增強胃腸蠕動,提高消化能力;有些藥對胃腸道常見致病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部分藥還對葡萄球菌、肺炎球菌等有抑制作用。消食藥對西醫診為消化不良、腸炎痢疾、各種疾病引起的食欲不振等有一定的治療作用,個別藥對高血壓、高血脂、冠心病、脾腫大等病有較好的療效。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