傷寒六經病之一。外感病病程中,以口苦,咽幹,目眩,寒熱往來,胸脅苦滿,心煩多嘔,默默不欲食為特徵。

  少陽病的性質為半表半裏熱證。其病位已離太陽之表,而未入陽明之裏,其表現為口苦,咽幹,目眩等,系熱蒸膽氣上逆,津液被灼,膽火循經上犯所致;胸脅苦滿,默默不欲飲食,心煩多嘔,或兼有腹中痛,小便不利,或不大便,心下悸及咳嗽等癥,為少陽經氣不利,進而影響三焦所致。

  少陽病的治療以和解為原則,小柴柴胡湯為其主治方。對於小柴胡湯的使用,在往來寒熱,胸脅苦滿,心煩多嘔等主癥中,但見一癥即可,不必諸癥悉具。由於少陽病居於表裡證之間,故常兼見太陽表證或陽明裡證,治療當在用和解的同時兼以解表或通裡。如少陽病兼表證,有發熱惡寒,肢節煩疼等,用柴胡桂枝湯,雙解太陽、少陽之邪;如少陽病兼陽明裡實,有嘔不止,心下急,鬱鬱微煩,或發熱汗出不解,心下痞硬,嘔吐,下利等癥,用大柴胡湯和解少陽,兼以通裡。

  少陽病的傳變,若病人陽熱盛,則易入陽明胃腑。如果病人虛寒,也可轉為陰證。至於婦女經期,證見寒熱如瘧,發作有時,晝則明瞭,暮則譫語,為熱入血室,宜用小柴胡湯和解達邪。

  少陽病屬於半表半裡證,故治療上禁用汗、吐、下三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