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用祛風濕藥。始載於《神農本草經》。為傘形科植物重齒毛當歸Angelica pubescens f. biserrata或毛當歸A.pubescens的根。陶弘景說:獨活“一莖直上,不為風搖”,故名。

  產地和性狀 獨活多生山谷、坡地、草叢或灌木叢中。春初苗苗剛發芽或秋末冬初莖葉枯萎時采挖,除去莖葉、須根及泥沙,烘至半幹,堆放2~3天,待發軟後再烘至全幹。重齒毛當歸藥材習稱川獨活,主產於四川、湖北、陜西等省;毛當歸藥材習稱香獨活,主產於浙江、安徽、江西等省。

  川獨活的根略呈圓柱形,長10~30厘米,直徑0.5~1.5厘米,有數個分枝。根頭部圓錐形,膨大,直徑1.5~3厘米,頂端有密集的環列葉柄痕及凹陷的莖痕(圖1);表面灰黃色或灰棕色,粗糙,有縱皺紋及橫裂紋,並有多數橫長皮孔及細根痕;質較硬,回潮則變軟。斷面皮部呈灰白色,有裂隙,具細密的油點;木質部黃棕色,形成層環棕色。有特異香氣,味苦微甜後辛,以根條粗肥,香氣濃鬱者為佳。

圖1 重齒毛當歸原植物

  香獨活的根呈類圓柱形,略彎曲。長5~12厘米,直徑1.5~3厘米,下部分枝較多(圖2)。斷面平坦,皮部灰白色,木部暗紫色。氣芳香,味微甘而辛辣。以根粗狀、質軟、氣香者為佳。

圖2 毛當歸原植物

  性味和功能 本品味辛、苦、性溫。歸腎、膀胱經。功能祛風勝濕,散寒止痛。主治風寒濕痹,腰膝疼痛,風寒頭痛,齒痛等證。

  成分和藥理 重齒毛當歸及毛當歸均含歐芹酚甲醚、二氫山芹醇及乙酸酯、二氫山芹醇當歸酸酯、傘形花內酯。重齒毛當歸根還含香柑內酯。毛當歸根含歐芹酚、興安白芷內酯和八種獨活香豆素。

  藥理實驗證明,獨活煎劑有鎮靜、催眠、鎮痛及抗炎作用,並有一定的降壓作用。香柑內酯進入人體後,一旦受到日光或紫外線照射,可使受照射處皮膚發生日光性皮炎,局部紅腫,色素增加。香柑內酯對艾氏腹水癌細胞還有殺滅作用。

  應用和禁忌 因獨活主入下焦足少陰經,故腰以下之寒濕痹痛尤為多用。一般常與其他祛風濕藥及活血通絡藥同用。如秦艽、防風、細辛、川芎、芍藥等。若肝腎兩虧,氣血不足,感受風寒濕邪而引起的腰膝酸痛,肢節屈伸不利,可配桑寄生、杜仲、當歸、地黃、人參等補肝腎、益氣血之品以標本同治。本品也可治療因風寒感冒引起的頭痛,惡寒發熱,肢體疼痛等癥。因其善能燥濕,故風寒挾濕者更為適用,多與羌活、荊芥、防風等同用。對少陰風寒頭痛,則宜與細辛、川芎等配伍。本品配生地、赤芍、丹皮、石膏等亦可治風熱(火)牙痛。治風毒牙痛則配細辛、羌活、川芎、生地等,均取其祛風止痛的功效。內服煎湯用量6~10克,亦可浸酒或入丸、散劑。陰虛血燥者慎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