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蟲傳病毒引起的自然疫源性傳染病。有多種。主要表現為發熱和出血,嚴重的可導致休克。又可按腎損害的有無分為兩類,有腎損害的稱為腎綜合征出血熱。20世紀60年代以來,世界各地發現瞭十幾種由病毒引起的出血熱,病原分屬於4科,即披膜病毒科、佈尼亞病毒科、沙粒病毒科和Filo(線狀)病毒科。傳播方式有4種,即蚊媒、蜱媒、動物源性和傳播途徑未明。其中在中國廣泛發生的是流行性出血熱(腎綜合征出血熱)和在新疆發生的新疆出血熱(克裏米亞-剛果出血熱)。

  各種出血熱的確診需要依靠病原學和血清學檢查。這些病都無特效療法。采用對癥和支持療法,糾正水和電解質平衡,必要時補液、輸血和抗休克治療。有腎病者,在無尿期可作腎透析療法。防制和消滅傳播媒介和儲存寄主是重要的防治措施。

  流行性出血熱和基孔肯雅病的疫苗正在試制。其餘的出血熱均已試用疫苗預防。

  流行性出血熱 1982年世界衛生組織會議建議將在歐洲和亞洲發生的伴有腎病的出血熱總稱為腎綜合征出血熱。將這組病毒定名為漢坦病毒組,本病毒傳播很廣,但本病僅流行於亞洲和歐洲的某些國傢,其中以中國病例最多。流行學調查表明世界各地健康人群血清中均可查到有關特異性抗體,各地的嚙齒類動物中也能檢出病毒或抗體。中國的疫區范圍十分廣闊。1985年報告包括26個省(僅青海、西藏、寧夏和臺灣未發現疫情)。高發病區相對集中。發病有一定的周期性,一般隔3~5年有1次較大的流行。呈爆發或散發。有明顯的季節性,1年可有兩次高峰,分別為5~7月和10~12月。人群對本病普遍易感。與傳染源接觸機會多的男性青壯年發病最多。常發生在農村、山地小灌木叢林區、新開墾的地區或野營地等。本病可依據傳染源分為野鼠型(由黑線姬鼠傳播,多發生在野外郊區)、傢鼠型(由褐傢鼠傳播,發生在城市或農村)和大白鼠型(由實驗室的大白鼠傳播,發生在實驗室)。此外,歐洲棕背是歐洲出血熱的主要傳染源。這些動物的尿、糞和唾液都帶多量病毒,污染環境後被人接觸、吸入或食入即使之受染。感染可以在鼠類之間或鼠與人之間傳播。鼠蟎有作為媒介的可能性。

  病理改變主要是小血管的損害,由於小血管通透性增高,導致血管內液體和血漿蛋白丟失,引起休克。屍檢發現主要病變在垂體、右心和腎。皮膚、粘膜和各臟器發生出血,少數病例有彌漫性血管內凝血。

  本病可分為輕型和重型。輕型是突然發病,伴高熱、背痛、頭痛、眼眶痛、腰痛和腹痛。第3~4日可在咽、軟腭、眼結膜和軀幹出現出血點。尿量減少,尿中出現蛋白質,紅、白細胞及管型。血壓正常。一般2周內恢復。少數病例僅有發熱或腎功能不全。北歐國傢發生的多為此型,病死率為0.5%。重型又稱遠東型,其典型者可分五個病期。①發熱期。表現發熱、頭痛、眼眶痛、腰痛和腹痛、頭痛、惡心、嘔吐、面紅,眼結膜充血,皮膚和粘膜有出血點及瘀斑。重癥病人有腔道出血,如消化道、呼吸道、泌尿道等出血,並有脫水和血液濃縮現象。持續3~13日。②低血壓期。血壓下降,有的發生休克。尿中出現白蛋白和紅、白細胞及管型。持續1~5日。③少尿期。前兩期癥狀持續不退,出血現象加重,尿量減少,有的發生尿閉和尿毒癥。持續3~5日。有的病人因腎功能衰竭或大出血而死亡。④多尿期。尿量增多,可達4000~8000ml/日以上。癥狀減輕,體征消失。持續2日~1個月。⑤恢復期。尿濃縮功能逐漸恢復,少數病例恢復期很長。本期可持續2~3個月。中國、朝鮮等地區多發生此型。匈牙利、保加利亞也曾發生此型。病死率為5~30%。

  克裡米亞-剛果出血熱 1944年在克裡米亞首次發現本病。1967年分離出病毒。1969年證實此病毒與1956年從非洲紮伊爾(原名比屬剛果)的發熱病人中分離的病毒相同,因此命名為克裡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以後證明1965年從中國新疆出血熱病人分離的病毒以及從巴基斯坦出血熱分離的病毒都與克裡米亞-剛果出血熱病毒相同。

  本病毒分佈較廣,從南部非洲通過撒哈拉地區經中歐、東歐、亞洲直至新疆。多種傢畜和動物包括牛、羊、駱駝和野兔等均有自然感染。蜱是傳染媒介也是儲存寄主。曾從25種蜱分離到病毒,以璃眼蜱屬最易感染本病毒。人類被蜱叮咬或接觸污染病毒的物體而受染。

  主要病理改變是血管內膜的損害導致紅細胞和血漿外漏。腦、肝和心臟有充血、水腫、局灶性壞死和出血。在單核吞噬細胞內有特異的病毒抗原。

  潛伏期3~6日,發病突然,表現高熱、發冷、倦怠、食欲減退、頭痛、背痛、腹痛、嘔吐和稀糞。面部及軀幹皮膚潮紅,鞏膜及眼結合膜充血,心率慢,血壓降低。白細胞和血小板減少。半數病人有蛋白質尿。在病期第3~5日開始出血,包括皮膚和粘膜的出血點、大片出血,牙齦、鼻、胃腸道、泌尿生殖系統的出血。10%的病人有出血性肺炎。1/3病人有肝脾腫大,腹部壓痛。病人可能死於休克。在出血後1~10日逐漸恢復。輕型病例僅發熱2~3日。

  裂谷熱 裂谷熱病毒引起。本病是非洲一些地區的牛、羊中流行的一種動物病。接觸動物的人可以受感染,病情較輕,僅有發熱,但有時有眼病。1975年在南非首次報告,死亡4例。1977年傳入埃及,引起人和傢畜的大流行,病人約有20萬,死亡598人。本病的宿主尚不清楚,伊蚊和庫蚊都是傳染媒介。人通過吸入或接觸病毒的血液,特別是接觸流產的病畜而受感染。

  潛伏期3~6日,發病急,突然高熱、發冷、頭痛、背痛、肌痛、面及眼結合膜充血,有時上腹不適、便秘。病後第2~4日出現黃疸、出血(出血點、大片出血、吐血、黑糞、牙齦出血),肝功能損害,部分病人可有肝壞死,預後差,50%病人死亡。部分病人在發熱期後5~10日,熱度再升,伴眩暈,有腦膜炎表現,腦脊液蛋白質增加,白細胞增加,以淋巴細胞為主。部分病人在病的2~7日後發生眼病、中心視野喪失或視網膜炎等,常為雙側,40~50%有永久性視野損傷。

  吉亞薩努爾森林病 發生在印度邁索爾的吉亞薩努爾森林,由吉亞薩努爾森林病毒引起的急性傳染病。本病毒屬於蜱傳腦炎抗原復合組。約有10種硬蜱,一種血蜱可傳播本病。人類常在旱季到森林工作時受染。潛伏期5日,發病突然,表現發熱、頭痛、肌痛、咳嗽、胃腸道不適、嘔吐和腹瀉,一些病人有出血現象(鼻衄和嚴重的胃腸道出血),一部分病人有雙峰熱,也可有虛性腦膜炎現象。恢復期時間較長。

  鄂木斯克出血熱 1947年在鄂木斯克和新西伯利亞地區發生的一種出血熱。由病人的血液已分離出本病毒。本病常在捕捉麝鼠的獵人中發生。草蜱屬和硬蜱屬都是傳播媒介。嚙齒類特別是鼷鼠是主要的儲存寄主。本病的癥狀與吉亞薩努爾森林病相似。常見的出血現象是嘔血和子宮出血。後遺癥較多,有聽力喪失、脫發和神經精神的異常。

  基孔肯雅病 基孔肯雅病毒引起的一種自然疫源性疾病。1952年首次在坦桑尼亞發現本病並分離出病毒,屬披膜病毒科 A病毒屬。本病在非洲和亞洲的一些國傢流行,很多國傢的健康人血中有抗體。某些伊蚊和庫蚊是傳染媒介。主要癥狀是發熱、嚴重的關節痛,伴以食欲減退、便秘等。可有雙峰熱,在第二次發熱時出現皮疹。一般的病情較輕。發生在亞洲的部分病人中有出血,如鼻衄、皮膚粘膜瘀斑、紫癜、胃腸道出血等。

  登革出血熱 見登革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