逆其證候性質而治的治病求本的治療法則。如疾病證候性質屬寒,則用熱性的方藥治療;疾病證候性質屬熱,則用寒性的方藥治療;疾病性質屬實的,則用瀉的方藥治療,疾病性質屬虛的,則用補的方藥治療等,都是正治之法。由於所採用的方藥性質與疾病的性質相反,故又稱逆治。

  正治法是臨床最常用的治療法則,主要用於病機與證狀一致性的疾患,如寒病見寒象,熱病見熱象,虛病見虛象,實病見實象等。正治法則的使用關鍵,在於辨明疾病性質的寒熱虛實,然後分別采采用“寒者熱之”、“熱者寒之”、“虛則補氣”、“實則瀉之”等不同方法進行治療。例如,病邪滯留不通的證候,采用攻逐通利的方法;氣機鬱結的病證,采用開鬱散結的方法;滑脫耗散的病證,采用收澀固脫的方法;攣急窘迫的病證,采用緩和制急的方法;驚怯躁擾的病證,采用鎮潛平抑的方法;枯燥幹澀的病證,采用濡潤滋養的方法等。所有這些治法,都是針對病變的現象及其本質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