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感濕邪或脾虛生濕,臨床以頭身困重,脘悶,便溏,苔膩為主要表現的證。

  《內經》即有關於濕邪為患的論述,指出感受濕邪多周身困重,頭目昏沉如有佈束,若內外合邪,常發為水腫、腹瀉、腹水等,強調“諸濕腫滿皆屬於脾”,認為濕易傷脾,以致脾失健運,水濕停聚。後世醫傢也都把脾作為水濕痰飲產生之源,並認識到濕證有寒濕、濕熱、內濕、外濕之分。明清時期,隨著溫病學說的發展,對濕熱病證的癥狀特點、傳變規律和論治方法等都作瞭進一步的闡述,從而對對濕證的認識更趨全面。

  特點 濕邪的致病特點為:①濕性重濁,致病多見頭重如裹,身重倦怠,小便、白帶等穢濁不清,濕疹多濃水等,病變部位常以下肢為先,如足脛浮腫,腰膝酸痛等。②濕性粘膩難解,反映在癥狀上,可見小便澀滯不暢,大便粘膩不爽,苔膩,脈濡等,且病程較長,纏綿難愈。③濕邪發病多在長夏,長夏是指夏末秋初,濕氣偏盛時,故長夏多濕病。④濕易困脾,脾居中屬土,喜燥惡濕,濕邪為患,易犯脾胃,影響脾主運化水濕及水谷精微的功能。

  分類 濕證有內外之分,外濕指由氣候或居處潮濕,或涉水淋雨,勞汗衣濕,阻遏陽氣,使濕氣不得蒸發,侵入體內所致。內濕則因脾胃虛弱,運化水濕功能障礙,使之停聚體內所致。外濕作為致病因素,由外直接侵犯人體,內濕則為體內的病理產物,反過來作為致病因素而作用於人體。外濕以肌表,經絡之病居多,內濕則以脾胃病變居多,二者之間既有區別,又相互聯系。濕邪常兼挾其他邪氣一起侵犯人體,如寒濕合邪,濕熱合邪等,也可因患者體質的不同,或從陽化熱,為濕熱;或從陰化寒,為寒濕。濕邪為患,多發於長夏季節,病變范圍極廣,病情錯綜復雜,往往因性質及停滯體內的部位不同而各異,其治療方法和預後也因此不盡相同。濕證據其屬性,又有寒濕及濕熱之分。

  寒濕證 因感受寒濕邪氣,或脾胃陽虛所致的病證。以周身拘急,四肢不溫,重著疼痛,胸悶腹脹,小便清長,大便溏瀉為主癥。其中,寒濕邪氣由外部侵犯人體肌表、經絡,或直接損傷臟腑而致病者,多為實證。如坐臥濕地、淋雨受寒等引起的寒濕痹證,證見腰背拘急,轉側不利,關節疼痛,肢體沉重,此因寒濕滯於脈絡,氣血鬱阻所致。治宜除濕散寒、溫通經脈,可用千金薏苡仁湯,並配合針灸治療。若過食生冷食物,或直接感受寒濕之邪,使脾陽被困,可見胃脘飽悶,納食不香,惡心嘔吐,頭身困重,大便溏瀉,舌苔白膩而厚,脈濡緩等。治宜溫中化濕,用胃苓湯加減治療。因久病損傷脾胃,致使脾陽不振而寒濕內生者,多為虛證,可見四肢不溫,脘腹隱痛,喜溫喜按,腹滿時減,大便稀溏,尿少,浮腫,白帶多而清稀等癥。如脾胃陽虛,寒濕之邪戀滯大腸所致的寒濕痢,證見便膿血,白多赤少,腹痛喜按,神疲納呆肢冷等。治宜溫補固脫,主方為桃花湯。臨床上,寒濕困脾和脾虛生濕,常常互為因果,不可截然分開。其區別點在於,前者為寒濕邪盛,多為實證,治療以祛邪為主,宜溫中化濕,而後者以脾陽虛為主要矛盾,病程相對較長,治療應扶正祛邪,宜溫補脾陽。

  濕熱證 外感濕熱病邪,或脾胃虛弱,濕熱內阻,臨床以身熱不揚,胸悶脘脹,食欲不振,大便不爽為主要表現的證。熱鬱濕阻,脾胃升降不利,氣機不暢為主要病理特征。一年四季均可發病,尤以夏秋之交、雨濕季節為多見。

  長夏初秋之際,氣候炎熱,且水雨較多,濕熱交蒸,彌散於空間,極易產生濕熱邪氣,若於此時恣食生冷等導致濕濁內停,致脾胃功能減弱,就容易使內外合邪而致病。這種因濕熱病邪侵襲和脾胃虛弱所致的外感熱性病,稱為濕溫,是溫病中的一種,也屬於濕熱范圍。濕熱病常用的辨證方法是三焦辨證,按其分為上焦濕熱證、中焦濕熱證和下焦濕熱證三大類型,且可標明濕熱邪氣所在部位和濕溫病的一般傳變規律。

  濕熱病邪在不同的臟腑,即表現出不同的癥狀特點。如脾胃濕熱與肝膽濕熱,均可出現身熱不揚,胸悶疼痛,黃疸,苔黃膩,脈濡數等癥。此因濕熱的形成常由脾胃虛弱,運化失司所致;而濕熱熏蒸,使肝膽不利,疏泄失職,又反過來影響脾胃功能,二者既相互影響,又有所區別。脾胃濕熱多見脘腹滿悶,惡心嘔吐,飲食不香,便溏不爽等運化功能障礙的癥狀,如胃腸炎等,治宜清熱燥濕,以王氏連樸飲為代表方。而肝膽濕熱證常見口苦,脅肋脹痛,陰部瘙癢腫痛,婦女帶下惡臭等,治宜清利肝膽濕熱,方用龍膽瀉肝湯、菌陳蒿湯、梔子柏皮湯等。另如大腸與膀胱同居下焦,濕熱邪氣停滯,均可見身熱不揚,渴不欲飲,苔黃膩,脈濡數等。除此之外,大腸濕熱以腹痛、大便異常為主癥,如濕熱疫毒壅結於腸道,灼傷腸絡,出現裡急後重、便膿血等癥,如痢疾等病,治宜清熱利濕、解毒涼血,以白頭翁湯、潔古芍藥湯、或葛根芩連湯為主方。膀胱濕熱主要表現為小便異常,如出現尿急、尿頻、尿痛,或尿色深濁、淋瀝不暢,尿中帶血或挾有砂石等,多見於泌尿系感染及泌尿結石等病,治宜清利濕熱,以八正散為主方,或用萆薢分清飲加減,予以通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