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非洲西北部,瀕大西洋,隔海與加那利群島相望。陸鄰摩洛哥、茅利塔尼亞、阿爾及利亞。面積26.6萬平方公裡,人口151萬(1984)。首府阿尤恩。

  全境在撒哈拉沙漠西部,地勢由大西洋岸向東逐漸升高,一般在300米以下,沙丘起伏,間有海拔500米以上的低山,唯東北角高達800米左右,是全境最高地區。氣候乾旱,降水稀少,如阿尤恩年平均降水量僅43毫米,西海岸的達赫拉為40毫米。受加那利寒流影響,沿海較溫和,多霧;內陸炎熱,氣氣溫日較差很大,大陸性強烈,多沙暴。全境無常年有水的河流。植被極稀。

  人口稀少,平均每平方公裡不足1人。居民以柏柏爾人和阿拉伯人為主體,多操阿拉伯語和西班牙語,信奉伊斯蘭教。公元前後,柏柏爾人由阿特拉斯山移入。公元7世紀時,阿拉伯人從東部進入,從事遊牧、狩獵和商隊貿易,溝通瞭北非與西非間經濟交流。15世紀中葉起,葡萄牙、西班牙殖民者先後侵入,在沿海建立據點。19世紀末淪為西班牙殖民地,後稱西屬撒哈拉。1958年1月,被改為西班牙的一個省。西撒哈拉人民堅決反對殖民統治,於1973年5月成立薩基亞阿姆拉和裡奧德奧羅人民解放陣線(簡稱西撒“人陣”或波利薩裡奧陣線),堅持武裝鬥爭。1976年2月,西班牙被迫撤離,西撒“人陣”宣佈成立阿拉伯撒哈拉民主共和國(簡稱“西撒國”)。但有關各方對該地區歸屬有爭執,以至發生武裝沖突。至今地位未定。

  境內絕大部分居民從事畜牧業,多逐水草而居。內地牧放駱駝,沿海和北部地區以牧羊為主。1981年有綿羊2萬隻,山羊16萬隻,駱駝9.7萬峰。沿海漁業資源豐富,主要有沙丁魚、鯖魚、海蟹、墨鬥魚等。由於手工捕撈,年產僅約6000噸。在達赫拉有魚類加工場和制鹽場。磷酸鹽礦豐富,北部佈克拉附近探明儲量達17億噸。1970年正式開采,1975年產量曾達560萬噸,以傳送帶送往阿尤恩以西海岸出口。此後因戰事產量銳減。此外還有鐵、銅等礦藏,尚未開發。交通運輸不便,內陸運輸仍主要靠傳統運輸工具駱駝。境內尚無鐵路。有公路北通摩洛哥,東南通毛裡塔尼亞。海洋運輸主要靠加那利群島港口轉運。境內僅有3座城鎮:①阿尤恩,在國境西北部,距大西洋30公裡,始建於1934年。原為西班牙海外省的行政、軍事和歐洲人居住中心。城南開采磷酸鹽礦。人口11.3萬(1982)。②達赫拉,在中部大西洋岸,原名錫茲內羅斯城,為一漁港,人口約1.3萬(1982)。③斯馬拉,在北部,是伊斯蘭聖城,人口約8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