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東部國傢。東南瀕印度洋,海岸線長約430公裡;陸鄰索馬裡、埃塞俄比亞、蘇丹、烏幹達、坦桑尼亞。面積582646平方公裡,人口1953.4萬(1984)。全國分為7個省和1個特區。首都內羅畢。

  自然條件 地處東非高原,按地形分佈,大致可分為4部分:①西南部地勢最高,海拔1500~3000米,為前寒武紀基底上覆蓋厚層熔巖的高原,稱肯雅高地。東非大裂谷東支縱貫中西部,高地分為為東、西兩部分。高地東部在赤道附近的肯尼亞山,海拔5199米,為全國最高峰,非洲第二高峰;高地西部海拔1800~2250米。②向西南過渡到海拔900~1200米的維多利亞湖沿岸高平原,是土地肥沃的農業區。裂谷深陷,寬50~130公裡,北低南高,底部分佈著一系列湖泊,主要有圖爾卡納湖、奈瓦沙湖、馬加迪湖、巴林戈湖、納庫魯湖、漢寧賴湖、埃萊門泰湖等。谷底多死火山、溫泉,富地熱資源。兩側陡崖壁立,相對高差600~1000米以上,東側有斷塊隆起的阿伯德爾山,西側為馬烏、埃爾蓋約等斷塊陡崖,海拔都在3000米以上,最高達4000米。③肯尼亞高地以東為廣闊平坦的尼喀高原,自1500米逐級下降至200米,間有一些殘丘、孤山和局部隆起的高原,包括肯尼亞高地以北地區在內,是一片幹旱、半幹旱的荒原(當地語“尼喀”意即“荒野”),約占全國面積3/5。④東南部印度洋沿海平原,地勢低平,海拔不足100米,北寬南窄,沿岸多海灣、珊瑚環礁、島嶼、沼澤和潟湖,有紅樹林。

  全境介於南、北緯4°30′之間,赤道橫貫中部,因海拔較高,大部屬熱帶高地氣候。尼喀高原年平均氣溫18~22℃,年降水量250~500毫米,北部隻有150毫米,為灌叢草地及荒漠。肯尼亞高地年平均氣溫降為15~20℃,降水量則因地而異,高山迎風坡可達1300毫米以上,而背風坡隻有700多毫米。高地上火山熔巖發育為肥沃深厚的土壤,成為全國重要的農業地區。沿海平原和維多利亞湖區氣候較濕熱,年降水量達1000~2000毫米。水系分兩大流區,以肯尼亞高地為分水嶺,東有塔納河、加拉納河等常流河,註入印度洋;西有恩佐亞河等,屬東非湖群高原水系。裂谷地區為內流河。

  居民 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裡33人,為非洲人口較稠密的國傢之一。3/4的人口集中於肯尼亞高地,尤其是西南尼安薩省和內羅畢迤北霍爾堡一帶。沿海平原地區約占全國人口的1/10。其餘廣大地區,人口稀疏,城市人口比重僅為15%(1982)。全國有48個部族,以班圖語系的基庫尤族(約占總人口20%)、盧希亞族(14%)、梅魯族、阿坎巴族、基西族、尼卡族為多,主要分佈在中部和西部;尼洛特語系的盧奧族、馬賽族、圖爾卡納族主要在西部和西北部以及內羅畢以南地區;東北部為庫什特語系的索馬裡等族。沿海地區則多為阿拉伯人和非洲人的混血後裔。人口增長速度極快,20世紀60年代,平均年增長率32‰,1970~1982年上升為40‰。居民多信奉原始宗教,餘信奉天主教、基督教、伊斯蘭教。斯瓦希裡語為國語。

  發展簡史 早在史前時期,境內已有遠古人類生息。公元初,沿海地區已與阿拉伯人、波斯人、印度人發展貿易,逐步興建起蒙巴薩、馬林代等港市,並傳入伊斯蘭教。11世紀以後,沿海與亞洲各地的貿易進一步發展,商品交易包括金、銀、象牙、琥珀、獸皮、玳瑁、絲綢、佈匹、陶瓷等。同中國也有貿易往來。15世紀後,葡、英等殖民者相繼入侵。1895年成為英國“保護地”,1920年淪為英殖民地。殖民者於1896~1901年修建從蒙巴薩通往維多利亞湖邊基蘇木的鐵路,霸占中西部4.3萬多平方公裡的肥沃土地,建立瞭上千個白人農場、種植園和牧場,發展咖啡、劍麻、棉花等商品作物,形成瞭所謂“白人高地”。20世紀50年代前期,爆發瞭持續4年之久的反英武裝鬥爭──“茅茅”運動。1963年12月12日宣告獨立,次年同日成立肯尼亞共和國。仍留在英聯邦內。

  經濟地理 獨立後,經濟發展較快。1982年國內生產總值53.4億美元,比1960年增長6.3倍,年平均增長率5.5%(1970~1982),遠超過東非其他國傢。國民經濟結構也發生瞭變化,1982年,農業占國內生產總值33%(1960年為38%),工業占22%(1960年為18%),其中制造業由9%上升到13%。

  農業是國民經濟支柱,農業人口占總人口85%,農業勞動力占總勞動力22.8%,農產品出口約占出口總值1/2。全國可耕地面積227.5萬公頃(其中多年生作物地48.5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4%。主要分佈於肯尼亞高地、西部湖區平原和沿海部分地區。經過土地改革,原“白人高地”已基本上實現“非洲化”,實行國傢農場、非洲人私人農場、合作農場、外資大農場和小自耕農同時並存的經營方式。經濟作物種類很多,主要有咖啡、茶葉、劍麻、除蟲菊、甘蔗、棉花、煙草等。是世界咖啡主要出口國之一,以優質的阿拉伯種咖啡著稱,主要分佈於內羅畢以北的基安佈和魯伊魯地區以及埃爾貢火山周圍一帶,種植面積12.6萬公頃,產量9萬噸(1982)。茶葉出口占國傢出口物資第二位,20世紀70年代以來發展迅速,1982年產量9.56萬噸,居非洲首位,也是世界第四大產茶國,種植面積6.3萬公頃,凱裡喬及其周圍地區為主要產區,並正沿鐵路線和梅魯地區發展。除蟲菊生產占世界總產量60~70%,1982年產量1.87萬噸,主產區在西部湖區和高地。劍麻集中分佈於濱海省沃伊一帶鐵路沿線,年產量約5萬噸。以上4種作物構成國民經濟收入的支柱。甘蔗分佈於濱海省、西方省和尼安薩省,就地加工,1983年產蔗糖50萬噸,自給有餘。在沿海平原,有椰子、腰果、香蕉、杧果、菠蘿、甘橘、檸檬和蔬菜生產。糧食作物以玉米、小麥、豆類、薯類為主,基本自給。1982年產玉米近200萬噸,小麥22萬噸。全國草場面積376萬公頃,除大牧場外,農區盛行農牧兼營。1981年有牛1150萬頭、綿羊470萬隻、山羊460萬隻、駱駝61萬峰等。肉、乳已實現自給。森林面積253萬公頃,沿海多珍貴熱帶林木,肯尼亞高地有雪松、冷杉等。除印度洋水域外,淡水面積廣闊,發展漁業潛力較大。

  礦業以開采純堿、螢石、金、寶石等為主,馬加迪湖純堿生產規模較大,還加工精鹽。工業在東非諸國中較為發達,1970~1982年間平均年增長8.1%。在發展替代進口工業的同時,兼發展利用當地原料面向出口的工業。主要有煉油、造紙、制糖、制茶、車輛裝配、食品加工(肉、奶、水果)、紡織、水泥、麻袋以及除蟲菊、卷煙加工等。主要工業中心有內羅畢和蒙巴薩,其次是納庫魯、基蘇木等地。電力由塔納河水電站、蒙巴薩熱電站以及烏幹達歐文水電站供應。

  鐵路總長1791公裡,其中由蒙巴薩經內羅畢至烏幹達邊境幹線長1070 公裡,有支線通坦桑尼亞。烏幹達、佈隆迪、盧旺達以及坦桑尼亞北部貨物也通過此線經蒙巴薩出口。公路全長53500公裡,其中瀝青路面6540公裡。內羅畢、蒙巴薩有國際航空港。旅遊業發展極快,肯尼亞火山、內羅畢和察沃等國傢公園的野生動物吸引大批遊客,1982年旅遊業收入1.79億美元,占國傢出口商品和服務總收入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