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威特國首都和主要港口。位於波斯灣西北端科威特灣南岸,面積約46平方公裡,其中城區面積約8平方公裡。建於18世紀初,原為漁村。1938年後,隨著石油事業的興起而迅速發展,1952年開始建設現代化都市,1957年人口超過20萬,1986年超過70萬,約占全國人口40%以上,其中外國人居多數。60年代開始興建現代化港口,建造深水碼頭和船塢,可停靠巨型油輪和萬噸級貨輪,成為阿拉伯半島東岸最主要的深水港,是波斯灣沿岸許多小港的轉口港。工業有石油化工、化肥、建築材料料、肥皂、海水淡化、電力、食品加工和飲料等。郊區產椰棗、谷物和蔬菜等。輸出石油、皮革、羊毛、珍珠等,輸入水泥、紡織品、汽車、大米、食糖、肉類、茶葉、石膏等。衛星城鎮哈瓦利建有海水淡化廠、火力發電廠等。有兩條公路幹道通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和伊拉克重要城市巴士拉。建有大型國際機場,有數條航線與世界各國相連,是中東地區最重要的航空站之一。市內高樓林立,多現代化辦公大樓、旅館、大商場;也有傳統的阿拉伯市場,還有著名的賽法廣場和61座清真寺等。1952年城市規劃以舊城為中心,建四條環形路和輻射狀道路,其內層為科威特人居住區,外國人住在城郊外圍地區。工業區在城西沿海岸。城市佈局有序,建有40多座立交橋連接各交通要道。設有科威特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