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中國最東北部,中國國土的北端與東端均位於省境。因省境東北有黑龍江而得名,簡稱黑。東部和北部以烏蘇裡江、黑龍江為界河與俄羅斯為鄰,與俄羅斯的水陸邊界長約3045公裡;西接內蒙古自治區,南連吉林省。介於北緯43°26′~53°33′,東經121°11′~135°05′,南北長約1120公裡,東西寬約930公裡,面積約45.39萬平方公裡。1990年人口3521.4873萬。轄4地區、10地級市、15縣級市、53縣、1自治縣。省會哈爾濱市。

黑龍江政區簡圖

自然條件

  地質 全省地質構造單元主要屬於天山—興安地槽褶皺區,以及濱太平洋褶皺區的一部分。具體劃分為:上黑龍江冒地槽褶皺帶、那丹哈達嶺褶皺帶位於省境的北、東邊緣;西部為大興安嶺褶皺帶;東部為吉黑褶皺系,由幾個性質不同的Ⅲ級構造單元組成,包括佳木斯隆起、張廣才嶺優地槽褶皺帶、松遼拗陷。佳木斯以東的同江凹陷一部分覆蓋在佳木斯隆起的基底上,另一部分覆蓋在那丹哈達嶺燕山褶皺帶基底上。華力西運動有廣泛的花崗巖侵入,生成金、鐵、銅、鉛、鋅等多種金屬礦。燕山運動主要表現為斷裂運動,同時伴有巖漿活動與褶皺運動。那丹哈達嶺地槽褶皺隆起,東部山地與大興安褶皺帶亦有造山作用,並有褶皺與斷裂活動,松遼拗陷與同江凹陷強烈下沉,松嫩盆地堆積瞭巨厚的白堊系含油巖系,構成中國最大的油田──大慶油田。東部山地地塹盆地中生成豐富的侏羅紀煤田,如雞西、鶴崗、穆棱、密山、林口、雙鴨山等地。同時沿斷裂帶有火山巖噴出和花崗巖侵入,形成許多有色金屬礦,有金、銅、銀、鉛、鋅等。燕山運動奠定瞭全省地貌輪廓的構造基礎。老第三紀初,進入凌夷堆積時期,山間盆地堆積作用盛行,其中夾有很厚的煤層,如依蘭、五常等地。喜馬拉雅運動,主要表現為撓曲與斷裂運動,山地撓隆上升,並沿斷裂發生火山活動,形成大面積玄武巖臺地及五大連池、鏡泊湖等火山群。三江平原與松嫩平原繼續下沉,形成河湖相堆積平原。

黑龍江省

  地貌 全省山地平原交叉分佈,地勢大體西北高,東南略低,西南、東北低平。

  山地 又可分為東部山地、小興安嶺、大興安嶺三部分。

  ①東部山地(張廣才嶺、老爺嶺、太平嶺等)。屬華夏系與新華夏系隆起帶。地貌屬中山、低山和丘陵。海拔多在800~1000米左右,最高峰為張廣才嶺主峰大禿頂子,海拔1690米。地面組成物質以花崗巖為主體,並有大面積玄武巖分佈。山文走向與構造方向一致。地形較破碎,多平行山脈與谷地,著名者為張廣才嶺與老爺嶺之間的牡丹江谷地,老爺嶺與太平嶺之間的穆棱河谷地。

  ②小興安嶺。大致呈西北—東南走向,地勢比東部山地為低,平均海拔500~1000米,基本屬於低山丘陵區。地勢和緩,河谷寬廣。地面組成物質除前震旦紀的結晶巖、古生代沉積巖、花崗巖外尚有大片玄武巖分佈,構成熔巖臺地。

  ③大興安嶺。屬新華夏系隆起帶。大部分海拔千米左右,呼瑪縣境內的大白山海拔1529米左右,東坡陡西坡緩。地表切割較輕,山勢渾圓,保留有古夷平面形成明顯的平頂山,並有寬谷。永久凍土分佈廣泛,並有融凍泥流、凍裂作用等明顯的冰緣現象。地面組成物質以花崗巖、石英面巖、安山巖為主。

  平原 可分為三江平原、松嫩平原(見東北平原)兩部分。

  ①三江平原。由黑龍江、松花江、烏蘇裡江沖積而成。其中的興凱湖平原為湖積平原。平原地勢低平,海拔僅50~60米。沼澤占全區面積50%。第四紀地層厚達110~200米左右。

  ②松嫩平原。物質組成以沖積物為主,其周圍為洪積物所組成的臺地,中間部分是松花江、嫩江形成的沖積平原,第四紀地層深厚,海拔110~150米,地勢平坦。境內西部有沙丘及廣佈的鹽堿泡和沼澤。周圍是山前臺地,北部為剝蝕堆積臺地,呈丘陵狀,頂部平坦,海拔180~350米;東南部為沖積洪積臺地,呈波狀起伏,海拔180~250米。

  氣候 省境位於中國最北部,屬於寒溫帶大陸性季風氣候,為氣溫最低的省份。冬季漫長、嚴寒、幹燥,1月均溫-31~-15℃,極端最低溫-52.3℃(漠河)。夏季溫暖、短促、多雨,7月18~23℃,極端高溫41.6℃(泰來)。10℃以上活動積溫1400~2700℃。年降水量400~650毫米,可以滿足一年一熟作物生長之需。省內南北溫度差異明顯,大興安嶺北部屬寒溫帶,凍土深厚,無霜期不足3個月,南部氣溫較高,無霜期100~140天。東西降水差異也甚明顯,東部年降水量600毫米以上,向西遞減,平原西南部僅400毫米左右。從而影響自然景觀緯度地帶與經度地帶的明顯差異。

  水文 省內河流密佈,水量充足。河流主要屬於黑龍江水系。黑龍江南北二源在漠河鎮以西的恩和哈達附近匯合後,流經省境北部邊緣,是中國北方重要的邊境河流,沿途接納松花江、烏蘇裡江等支流後,流入俄羅斯境內。黑龍江幹流江寬水深,自漠河鎮以下可通輪船,冰期長達6個月。松花江為黑龍江在中國境內之最大支流,主要流經省境中部地區,最終於同江縣註入黑龍江。河水含沙量小(0.1千克/立方米),礦化度低(小於0.5克/升)。松花江水量豐富,在省境流域面積廣闊且經濟發達、人口稠密,富航行之利,是重要水運航道,主要支流有嫩江、牡丹江、湯旺河等。嫩江是松花江最大支流,流經黑龍江省西部,富航運、灌溉之利,並盛產魚類;牡丹江流經東南部,水流含沙量小;湯旺河流經東部。烏蘇裡江的主要支流有松阿察河、穆棱河、撓力河等,從松阿察河註入烏蘇裡江之點起,到烏蘇裡江與黑龍江匯合點止,為中國、俄羅斯界河,江面寬闊,水流緩慢,冰凍期約5個月,水產豐富,可通航。興凱湖是省內最大湖泊,位於省境東南,中國、俄羅斯兩國邊境上,北部屬中國,南部屬俄羅斯,面積4380平方公裡,湖面海拔69米,最深達10米。鏡泊湖是中國最大的堰塞湖,系火山熔巖壅塞牡丹江河床而成,位於寧安縣境,面積95平方公裡,湖面海拔350米,最深達62米。

  土壤 省境東部山地的地帶性土壤為暗棕壤,此外還有白漿土、草甸土及沼澤土;小興安嶺地帶性土壤為暗棕色森林土;大興安嶺地帶性土壤為漂灰土,表層腐殖質多呈泥炭狀。此外有暗棕色森林土、沼澤土等。三江平原土壤肥沃,類型多樣。在低平地區分佈有白漿土、草甸土;低窪地區有沼澤土;崗地上為黑土和草甸黑土;局部的低山丘陵為暗棕色森林土。松嫩平原主要土壤為黑土及黑鈣土,其他土類有草甸土、沼澤土、白漿土、鹽土、堿土等。黑土肥力高,黑土分佈地帶是本省糧食生產基地。

  動植物 黑龍江省東部山地的地帶性植被為針闊混交林,樹種較多。主要針葉樹有紅松、魚鱗松、沙松、紅皮臭,並有第三紀的活化石紫杉;闊葉樹有水曲柳、胡桃楸、黃菠蘿等,林中還有藤本植物。動物種類較多,珍貴動物有東北虎、紫貂、馬鹿等。小興安嶺較東部山地冷濕,地帶性植被為針闊混交林。其樹種組成與東部山地相似,但樹種較少,缺少沙松及某些闊葉樹。西北部混有東部山地缺少的興安落葉松。闊葉樹有青楷槭、紫椴等。在東南部常形成紅松純林,素有“紅松故鄉”之稱。小興安嶺是中國開發較早林區,因森林采伐,生態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在五營建有紅松林保護區(見伊春市)。大興安嶺地帶性植被為興安落葉松林。植物種類比小興安嶺及東部山地少,興安落葉松林從海拔1000~1400米都有分佈。分佈最廣的是落葉松—杜鵑林。1100米以上的石質山地出現落葉林—偃松林,山地下部較緩和的坡地為落葉松—草類林。河谷溪旁有成帶狀的溪旁落葉松林。樟子松林也是大興安嶺主要林型之一,分佈在海拔900米以下的山脊和南坡,多呈小塊純林或與興安落葉松混交。此外,在河谷中還有分佈不廣的紅皮雲杉。野生動物種類較多,有駝鹿、榛雞等。

  三江平原植物種類豐富,初步估計超過千種。其原始地帶性植被是分佈在低山丘陵區的針闊混交林,現多為次生闊葉林。三江平原多為低平原,多漫灘、湖泊、沼澤,排水不良,形成大面積的沼澤植被,此外,還有草甸及水生植被等。松嫩平原主要植被類型是羊草草甸草原,局部地區還有榆樹疏林地、荒山、荒地;鹽堿土分佈區為鹽生草甸草原。主要植物種有羊草。在齊齊哈爾市東南部,烏裕爾河下遊的紮龍地區有中外馳名的丹頂鶴自然保護區(見齊齊哈爾市)。

  自然地理區 在中國綜合自然區劃中,黑龍江省隸屬於中國東部季風區東北濕潤、半濕潤溫帶地區的大興安嶺針葉林區、東北東部山地針闊葉混交林區和東北平原森林草原區。

  針闊葉混交林區 包括小興安嶺亞區和三江平原亞區。①小興安嶺亞區。以海拔600~1000米溫帶紅松闊葉混交林中、低山丘陵景觀類型為主。是中國重要林業基地。②三江平原亞區。地勢最低,濕地廣佈。以草甸沼澤低地景觀類型為主。是中國墾荒重點區,重要商品糧基地。

  東北平原森林草原區 包括山前臺地和松嫩平原兩個亞區。①山前平原亞區。以溫帶森林草原黑土臺地平原景觀類型為主。地勢波狀起伏,土壤肥沃,是中國重要商品糧基地。②松嫩平原亞區。以溫帶草甸草原平原景觀類型為主,草場廣闊,農牧業發達。地下石油、天然氣蘊藏極富。

  大興安嶺針葉林區 黑龍江省東北部屬本區北部亞區。以海拔1000~1200米的山地為主,分佈大面積落葉松,為中國多年凍土分佈區。森林、礦產資源豐富。

發展簡史

  黑龍江省開發較晚,但東北地區各族先民很早就在此勞動生息。近年“哈爾濱人”的發現,證實2.2萬年前後黑龍江地區已有瞭原始先民的活動。商、周以後這裡的肅慎人即與中原王朝建立瞭隸屬關系。東胡人曾建立瞭強大的部落聯盟。其後,夫餘奴隸制政權臣屬於兩漢王朝。北朝時黑龍江各族加強瞭同中原的聯系。唐時在今省境設黑水都督府、渤海都督府、室韋都督府。居住於松花江一帶的靺鞨人在牡丹江中遊東京城附近建立瞭強大的渤海國,極大地推動瞭這一地區經濟文化的發展。遼時在黑龍江地區建置瞭五國部節度使、生女真節度使、泰州等管轄各族。12世紀初,女真人興起,滅遼國建立較強大的金國。國都上京會寧府(今哈爾濱市東阿城附近),於省境設置上京路,下轄蒲與路、胡裡改路、會寧府、肇州等行政區,開辟瞭松花江與阿什河的水上運輸,在阿什河口附近建立瞭阿勒錦村落,成為今哈爾濱市歷史的起源。沿江依蘭、湯原、撫遠等地均建有城堡。元代屬遼陽行省,分設開原路、水達達路等行政區,開辟瞭通往黑龍江下遊和呼倫貝爾一帶的驛道。明時屬遼東指揮使司和奴兒幹都指揮使司。因長期戰亂及民族遷徙,幾經興衰,經濟發展緩慢。16世紀末~17世紀初努爾哈赤及皇太極以征剿和招撫的手段逐漸統一黑龍江地區女真族各部。清政權建立後,先屬寧古塔將軍(1757年後改稱吉林將軍)管轄。康熙二十二年(1683),為抗擊不斷南侵的沙俄擴張勢力,清廷於(黑龍江北)璦琿設黑龍江將軍,後將軍衙門逐漸南遷至新璦琿城(今璦輝鎮)、墨爾本(今嫩江鎮)、齊齊哈爾。黑龍江、吉林兩將軍轄區以松花江、混同江(松花江、黑龍江匯合後至海一段)為界。公元1689年中俄“尼佈楚條約”劃定中俄疆界,北到外興安嶺,東至大海,包括庫頁島。19世紀中葉至20世紀初,由於清政府的腐敗,沙俄強迫清政府接受不平等的“璦琿條約”和“北京條約”,強行侵占瞭黑龍江以北,烏蘇裡江以東100餘萬平方公裡的中國土地。

  為充實邊疆,抵禦沙俄繼續南侵,並為緩和華北地區的階級矛盾和民族矛盾,清政府於咸豐末年被迫放棄封禁政策,逐漸放荒,從此山東、河北各地農民大舉移入,1903年中東鐵路及其他鐵路修建後,移民益增。鐵路沿線的土地、森林和礦山陸續開發,工商業城鎮不斷出現與發展,各地區間聯系日益加強,逐漸形成瞭哈爾濱、齊齊哈爾、牡丹江和佳木斯等經濟中心,在俄、日勢力影響下,殖民地半殖民經濟日趨突出。

  光緒三十三年(1907)清廷廢東北三省將軍,改設行省,各省置巡撫。黑龍江省松花江以北屬黑龍江省管轄,松花江以南屬吉林省管轄。1912年中華民國建立後,黑龍江先後設都督府、行政公署、巡按使公署、省長公署及省府。1932年日本侵占黑龍江後,劃該地區為七省,發展殖民性的采礦業、伐木業、加工業和農業。,抗日戰爭勝利後,黑龍江境內設立黑龍江省、松江省、合江省、綏寧省、嫩江省、黑嫩省、牡丹江省。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時已合並為黑龍江、松江兩省。1954年松江省撤銷,並入黑龍江省,省會駐哈爾濱。

人文概況

  人口與民族 黑龍江省在百年前人煙稀少。清咸豐末年逐漸弛禁後人口大增,至1945年已達800萬。50年代後人口增長更為迅速,1982年達3266.5萬,為1949年的3倍多,是全國人口增長最快的省。1990年又增至3521.4873萬人。自然增長與機械增長均甚迅速。50年代後增長的2000多萬人口,一半是從外省移入的。1990年人口自然增長率達12.28‰。

  黑龍江省人口分佈一般是南部多於北部,如哈爾濱及其周圍各縣,每平方公裡平均500多人,而伊春市僅33人,黑河地區22人,大興安嶺地區不足6人。

  1949年全省城鎮人口占24.2%,現上升到47.17%,是中國人口城市化水平較高省份。

赫哲族漁民

  全省總人口中漢族人口占95%,少數民族占5%。共有35個少數民族,主要有滿、朝鮮、回、蒙古、達斡爾、錫伯、鄂倫春、赫哲、鄂溫克、柯爾克孜族等。滿族主要分佈在松嫩平原和牡丹江流域的寧安、五常、雙城、阿城、呼蘭、依蘭、綏化、望奎、哈爾濱和黑河等地,主要從事農業;朝鮮族主要分佈在牡丹江流域、穆棱河流域和松花江中遊各縣,多從事水田生產;回族多分佈於大中小城市和城鎮,多從事工商業和服務行業;蒙古族分佈在松嫩平原西部各縣,以從事牧業或半農半牧業為主;達斡爾族分佈嫩江流域各縣市,以農牧漁業為主;錫伯族分佈在雙城、五常、呼蘭、嫩江等地,以農業生產為主;鄂倫春族分佈在塔河、呼瑪、黑河、遜克和嘉蔭等地,以從事狩獵業和農副業為主;赫哲族是中國人口最少的民族,主要分佈在黑龍江省東北部的同江和饒河兩縣,以從事漁獵業為主,兼營農、副業;鄂溫克族聚居在訥河縣團結鄉,從事農、牧、漁業;柯爾克孜族聚居在富裕縣的友誼鄉,以從事農牧業為主。

  經濟概況 黑龍江省土地遼闊,自然條件優越,石油、煤炭、森林等自然資源豐富。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建成中國重要的工業基地和農林牧業基地,並有較大的發展潛力。與俄羅斯毗鄰城鎮近百個,除已開放的綏芬河、黑河、遜克口岸外,1989年哈爾濱、佳木斯、富錦亦已開放。

  農業 黑龍江省土地資源豐富。平原面積遼闊,耕地占全省土地的19.6%,林地面積達48.85%。還有大面積草原草坡和水面。

  黑龍江省現有耕地中半數為50年代以來所開墾。已建有百餘大型農牧場,國營農場耕地面積占中國農場系統的1/2以上。農業機械化水平較高,機耕面積占耕地面積2/3,為中國平均數的一倍。荒涼的“北大荒”已建成中國的“北大倉”。在糧食產量大幅度增長的同時,林、牧、副、漁各業也同步增長,農林牧趨向協調發展。

  此外,全省尚有待墾土地400萬公頃。

黑龍江友誼農場收割小麥

  ①中國重要的大豆、糧食產區。主要糧食作物有大豆、玉米、小麥、水稻、谷子、高粱和馬鈴薯,玉米、谷子和高粱主要分佈在松嫩平原中南部,小麥、大豆主要分佈在松嫩平原中北部和三江平原及黑河地區。大豆產量約占全國1/3,居首位。水稻主要分佈在降水較多或灌溉條件較好的沿江河地帶,較集中於牡丹江、穆棱河和松花江流域各支流,黑龍江及其各支流沿岸也有零星分佈,是世界水稻分佈最高緯度地區。馬鈴薯主要分佈在中北部地區。

黑龍江省農、林、牧業及農業區

  ②經濟作物在種植業中占次要地位,但發展迅速。主要有甜菜、亞麻、向日葵和煙草等,是中國最大的甜菜、亞麻和葵花籽產區。

  ③林業生產地位重要。森林面積占全國13.3%,木材畜積量占全國17%,森林覆蓋率達35.7%,三者均居全國各省區首位,是中國最大的林區。森林主要分佈在大、小興安嶺和東部山區。松嫩平原西部有著名的東北西部防護林,為中國“三北”防護林的組成部分。廣大山區和草原有豐富的野生動、植物和食用菌資源。全省蘆葦面積26萬多公頃,已開辟蘆葦生產基地。省境又為世界著名的黑加侖產區,1990年產黑加侖5200噸。位於“北大荒”的世界最大的山葡萄生產基地,1990年總產 達1200噸。

  ④畜牧業占一定地位,西部有遼闊的優質草原,北部和東部山區有面積較大的荒坡草甸,發展畜牧業條件優越。以飼養牛、馬為主。其中奶牛飼養量和產奶量均居中國第1位。養羊200多萬隻,多為優良的東北細毛、半細毛羊。奶山羊發展很快,成為中國重要基地之一。生豬和傢禽飼養量較多。在濱洲鐵路沿線的松嫩草原區已建立奶牛生產基地,在中西部草原區建立牛、羊基地,在東部山區建立半細毛羊基地,在中部糧食生產區建立商品豬生產基地,在濱北鐵路沿線及其附近地區建立奶山羊基地,在各大中城市郊區建立傢禽生產基地。

  ⑤全省江河沼澤湖泊水面大,部分可利用養魚。松花江的鰲花、哲羅、鯿花,鏡泊湖的鯉、鯽,興凱湖的大白魚,黑龍江和烏蘇裡江的鰉魚、大馬哈魚等都是著名珍品。20世紀80年代以來發展瞭人工養殖。

  農業區 因氣候、地形等的地域差異,形成6個農業生產類型區:

  ①松嫩平原地區。包括綏化、松花江2地區及哈爾濱、齊齊哈爾和大慶3市。是黑龍江省光、熱資源較豐富地區。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土地墾殖率高。為黑龍江省糧食、大豆、甜菜、亞麻、油料和畜牧、水產基地。農田防護林具一定規模。

  ②三江平原地區。包括佳木斯和鶴崗、雙鴨山3市。除西北和西南為山地外,均為低窪平坦的沖積平原。水土條件較好,但熱量條件較差。20世紀50年代以來已建立40多個大型谷物農場,是中國最大的墾區。農林牧副漁的發展潛力都很大,又是中國大馬哈魚和鰉魚的唯一產區。

  ③東部山區。包括松嫩平原以東,三江平原以南的牡丹江市、雞西市和佳木斯市,松花江地區部分山區縣。是重要的林業基地,農牧業發展條件亦較好。東部密山—虎林一帶是重要墾區。鏡泊湖與興凱湖的水產業亦占一定地位。

  ④小興安嶺地區。包括伊春市及其所轄各縣。除河谷盆地外,多為山地。降水較多而積溫較少。森林資源豐富。是全國重要林業基地。林副業和農業亦相應發展。

  ⑤黑河地區。包括黑河地區各市縣。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豐富。積溫較少,無霜期較短,是以小麥、大豆和馬鈴薯為主的農業區。

  ⑥大興安嶺地區。位於黑龍江省最北部,大部分處於寒溫帶,氣溫低,積溫少,農業種植業受到一定限制,但森林資源豐富,是中國農業人口比重最小,林業比重最大地區。

  工業 黑龍江省資源豐富,但原有工業基礎薄弱。20世紀50年代以來石油、煤炭、機械、森林工業、化工和輕紡、食品工業均有較大發展。重工業產值已居中國第6位,成為中國重要工業基地。原油、木材、鐵路貨車、膠合板、纖維板、亞麻佈、乳制品等產量均居中國第1位。天然氣、黃金、汽油、柴油、軸承、聯合收割機、食糖、煤炭、輪胎和化纖等產量在中國亦占重要地位。黑龍江省輕紡工業雖有所發展,但仍較薄弱。輕工業產值不到工業總產值的1/3。

  ①能源工業。比較發達。原油年產量占中國的近40%,石油工業產值居各工業部門之首,大慶原油除供應全國外,並有出口。在大慶、哈爾濱和牡丹江等市建有規模較大的煉油和石油化工企業。黑龍江省煤炭資源豐富,原煤產量僅次於山西、河南兩省,居中國第3位。有雞西、鶴崗等大型煤礦。現正大力開發雙鴨山附近的東榮煤田。黑龍江省已成為東北地區煤炭工業重點建設地區。電力工業發展很快,先後興建瞭哈爾濱、富拉爾基、佳木斯、牡丹江、雞西、大慶、北安和亮子河等大中型火力發電站和鏡泊湖水電站。全省發電量居中國第10位。

  ②機械工業。省內主要工業部門,產值僅次於石油工業。目前擁有動力設備、機床及鍛壓設備、軸承、工具設備、化工設備、礦冶設備、輕工設備、交通運輸設備、農業機械、工程機械、儀器儀表及國防設備等部門。其中重型機床、動力、軍工、飛機、軸承、電表、電影機械等廠均為中國骨幹企業。

  ③木材采運及加工業。20世紀50年代其產值占各部門之首,現居第4位。原木與木材產量均居全國第1位。伊春、大興安嶺、牡丹江和合江等林區為主要采伐基地。木材加工和林化工業亦較發達,有規模較大的制材、膠合板、铇花板、纖維板、木材防腐、木材水解和木材幹鎦等企業。

大慶石化總廠

黑龍江省主要工礦業

  ④化學工業。原料豐富,但基礎薄弱,經多年發展,化學工業已初具規模。擁有基本化工、化肥、基本有機化工、橡膠、塑料和制藥等部門,大慶石油化工總廠、大慶30萬噸乙烯廠、哈爾濱化工總廠、阿城黑龍江滌綸廠、牡丹江樺林橡膠廠等均為國內重要化工企業。

  ⑤冶金工業。具有相當基礎。齊齊哈爾建有大型特殊鋼廠,伊春西林等建有小型鋼鐵廠,哈爾濱的軋鋼工業已有一定規模。黑龍江省有色金屬豐富,黃金開采規模較大,主要分佈在漠河、呼瑪、黑河、嘉蔭、樺南和穆棱等地,是中國五大黃金生產基地之一,中國以砂金為主的黃金生產基地。哈爾濱建有中國最大的鎂鋁加工廠,鎂鋁合金產量占中國的一半以上。

  ⑥紡織工業。省內盛產石油、木材、亞麻和羊毛,具有發展紡織工業的三大資源優勢。已建成擁有毛紡、麻紡、棉紡、化纖紡和印染相配套的紡織工業體系,哈爾濱和蘭西亞麻紡織廠是全國最大的亞麻紡織企業。哈爾濱、肇東、安達的毛紡企業規模較大,大慶、哈爾濱等地的化纖紡織工業日益壯大。

  ⑦食品工業。基礎較好,產值長期占工業中的第3位。擁有發展乳制品、制糖、糧油加工和釀酒等食品工業的四大資源優勢。全省擁有60多傢乳制品企業,產量占全國1/4以上,其中以安達乳制品廠規模最大。全國最大的甜菜糖產區,為中國北方最大的產糖省。哈爾濱、齊齊哈爾、拉哈、阿城和佳木斯為主要制糖中心。

  ⑧造紙工業。黑龍江省為中國造紙工業重點發展地區,佳木斯造紙廠是全國最大的造紙廠之一。

  交通運輸 省境地處中國東北邊陲,國內與國際的運輸地位重要。已初步形成以鐵路為骨幹、聯系公路、內河、航空和管道運輸的交通運輸網。

  ①鐵路是省內運輸網的骨幹。從1903年中東鐵路(幹線滿洲裡—哈爾濱—綏芬河,支線哈爾濱—旅順)全線竣工正式營業後,又先後修建瞭穆棱(下城子—梨河鎮)、鶴崗(蓮江口—鶴崗)、洮昂(洮南—三間房)、呼海(松浦—海倫)、齊克(三間房—克山)、海(倫)克(山)、拉濱(拉法—三棵樹)、寧神(富裕—神武屯)、北(安)黑(河)、綏(化)佳(木斯)、圖(們)佳(木斯)、林(口)密(山)、密(山)虎(林)、佳富(佳木斯—雙鴨山)、湯林(南岔—伊春)等鐵路,逐步形成瞭以哈爾濱為中心的鐵路網。20世紀50年代以來除對原有線路進行技術改造外,又先後修建瞭密(山)東(方紅)、伊(春)烏(伊嶺)、通(遼)讓(湖路)、嫩林(嫩江—古源)、林(海)碧(水)、福(利屯)前(進鎮)等鐵路。黑龍江省鐵路營業裡程5064公裡,居全國第2位。哈大鐵路是東北“T”型鐵路網的主軸,20世紀50年代已改造成自動閉塞裝置的復線鐵路,通過能力較大,石油、木材、煤炭、機械、糧食和土特產品等多由此線外運,運入物資主要為鋼材、輕工產品和食品等。濱洲、濱綏線,西端出滿洲裡可達莫斯科,東端出綏芬河可達海參崴,是橫貫東西的重要幹線,也是國際運輸線。濱北(安)、齊北線與濱洲線構成環繞松嫩平原環狀鐵路,是商品糧重要運輸線,也可通往黑河地區和五大連池旅遊區。綏佳鐵路是哈爾濱通往小興安嶺林區和三江平原糧食基地的重要復線鐵路,湯林線自綏佳線上的南岔北上,縱貫林區,大量木材由此外運。富嫩、嫩林線從齊北線的富裕站起經嫩江、加格達奇抵中國最北的漠河縣。圖佳線是縱貫省境東部的幹線,並與濱綏、林密和勃(利)七(臺河)、佳富線聯接,是東部貨物外運幹線,也是出口朝鮮、日本物資的捷徑。平齊線是省境西部和內蒙古呼盟通往東北南部和關內的近捷線路,通讓線則是大慶油田與北京聯系的最近線路。此外,全省有森林鐵路6000多公裡,對林區開發與建設有重大作用。

  ②公路裡程4.7萬公裡,居全國第6位,其中高級和次高級路面約占1/8。以哈爾濱為中心的公路運輸網輻射全省,公路有京哈(北京—哈爾濱)、哈綏(芬河)、哈同(江)、哈蘿(北)、哈伊(春)、哈黑(河)、哈滿(洲裡)、哈大(連)等幹線。

  ③內河航運條件較優越,通航裡程達4776公裡,居中國北方各省區之首。黑龍江有1890多公裡航道,可通航大型江輪,漠河、呼瑪、黑河、遜克、嘉蔭、肇興和撫遠為沿江重要港站。松花江幹流928公裡,全線可通航大型江輪,肇源、哈爾濱、通河、沙河、依蘭、佳木斯、富錦和同江等為沿江重要港站。其支流嫩江自齊齊哈爾以下396公裡可通航大型江輪;呼蘭河自蘭西以下,牡丹江自長江屯以下可通小汽船。烏蘇裡江自松阿察河口至與黑龍江匯合處全長495公裡,其中虎頭以下400公裡可通航大型江輪。此外鏡泊湖、興凱湖亦有航運之便,但因冬季封凍時間長,通航期隻有六七個月,故水運作用受到限制。

  ④管道運輸隨大慶油田的發展,從20世紀60年代開始興起。省境內有原油、成品油和天然氣管道共長約300公裡。原油管道直通大連、秦皇島和北京,承擔原油外運的主要任務。貨運量占全省貨運總量1/4以上,僅次於鐵路,成為省內運輸系統的主力。

  ⑤航空運輸發展迅速。哈爾濱機場為全國八大機場之一。先後開辟瞭許多中、近程和遠程航線。以哈爾濱為中心,有通往長春、沈陽、北京、天津、上海、廣州、大連、西安、佳木斯、牡丹江和黑河等省內外航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