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太平洋島國。位於美拉尼西亞島群中部,地處南緯5°~12°和東經155°~170°之間。由瓜達爾卡納爾、新喬治亞、馬萊塔、舒瓦瑟爾、聖伊莎貝爾和馬基拉6個大島和周圍上百個小島組成。面積29785平方公裡,人口26.9萬(1984)。主要為美拉尼西亞人,還有歐洲人和華人等,東部各小島為波利尼西亞人。居民大多信奉基督教和天主教。通用皮欽語,官方語言為英語。全國劃分為4個區:中部區、西部區、東部區和馬萊塔區。首都霍尼亞拉位於瓜達爾卡納爾島北岸,是主要港口,人口口2.28萬(1982)。

  屬熱帶海洋性氣候,年平均氣溫27℃,年平均降水量3000毫米以上。各大島多河流,河水湍急,落差很大,富水力資源。大島大部分為火山島,地震活動頻繁。群島土地肥沃。瓜達爾卡納爾島是全國最大和最主要的島嶼,面積5650平方公裡。

  早在3000年前已有人在此居住。1567年西班牙人來此,認為找到瞭聖經故事中所羅門王的黃金寶庫,取名為“所羅門島”。以後荷蘭、英國、法國、德國、美國殖民者相繼來到這裡,迫使當地居民到澳大利亞、斐濟等地熱帶種植園中做工,以致人口大減。1885年群島被英國、德國分割,北所羅門群島的聖伊莎貝爾島、舒瓦瑟爾島、肖特蘭島為德國保護地。1893年全部淪為英國“保護地”,稱英屬所羅門群島。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美、日在此激戰,首府圖拉吉被毀,戰後遷至霍尼亞拉。1976年1月,所羅門群島實行自治。1978年7月7日宣告獨立。

  經濟以農業為主。椰幹、木材、海產和黃金為主要產品。椰幹是最大出口產品,1982年產3.5萬噸。森林覆蓋面積占全國面積的90%左右,1980年生產木材25.8萬立方米,是第二大出口產品。群島四周海產豐富,年漁獲量2萬噸,所產黑珍珠聞名於世。礦產有鋁土礦、鎳、銅、金等,除金礦外,其餘尚未開采。近年油棕大有發展,年產多達3500噸。供當地消費的主要糧食有甘薯、芋頭和稻米。工業有傢具、木船和飲料等小型工廠。主要貿易對象為澳大利亞、日本和英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