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唐時期北方遊牧民族鐵勒的一支,由薛部與延陀部組成。突厥汗國建立後,鐵勒諸部並役屬於突厥,成為其騎兵的重要組成部分。東西突厥分裂後,居阿爾泰山西南部之薛延陀受西突厥統治。605年以後,當西突厥泥撅處羅可汗時,鐵勒諸部反抗西突厥統治,立契苾部俟斤歌楞為易勿真莫何可汗,薛延陀部俟斤乙失缽為也咥可汗,大敗泥撅處羅。此為鐵勒建立的第一個部落聯盟,然為時不久,射匱可汗統一西突厥,薛延陀等部複被役屬。628年,西突厥統葉護可汗死,國內大亂,薛延陀乙失缽之孫夷男率部落七七萬傢東越金山(今阿爾泰山),與散居在漠北之薛延陀部合流。時東突厥頡利可汗稅斂苛重,境內諸部多叛歸薛延陀。唐朝為夾擊頡利,乃使喬師望冊封夷男為真珠毗伽可汗,贈以鼓纛。夷男遂建庭於大漠之北。630年頡利被滅,即是夷男與唐合力之結果。東突厥既滅,其餘眾降唐,徙居漠南,漠北地區遂為薛延陀所有。夷男建牙於鬱督軍山,盛時轄境,“東至室韋(今額爾古納河一帶),南至突厥(漠南),北臨瀚海(今貝加爾湖)”,統轄東突厥之故地。回紇、拔野古、同羅、仆骨諸部並屬之。此為鐵勒建立的第二個部落聯盟。唐冊立突厥貴族阿史那思摩為乙彌泥孰俟利苾可汗以統領漠南突厥,為唐朝北邊屏障,以防薛延陀。645年夷男卒,其子跋灼繼立為頡利俱利薛沙多彌可汗,多彌乘唐太宗東征高麗之機引兵南侵,遭唐軍反擊,多彌大敗。多彌猜忌無恩,族人不附,所屬諸部遂起而叛之。646年,回紇酋長吐迷度與仆骨、同羅等部共擊多彌,多彌戰敗被殺,宗族散亡。餘部立夷男兄子咄摩支為可汗。唐遣崔敦禮、李墲擊之,咄摩支降,薛延陀汗國遂亡。汗國自建牙於漠北後,存在時間近二十年(628~646)。唐以其地置六府七州。以薛延陀部置奚彈、祈連二州,並隸燕然都護府。

  

參考書目

 馬長壽:《突厥人和突厥汗國》,上海人民出版社,19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