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上國土面積最大的國傢,全稱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位於歐洲東部和亞洲北部。北臨北冰洋,西和西南濱波羅的海和黑海,東瀕太平洋,隔海同美國的阿拉斯加州和日本相望。海岸線長約43000公裡。陸鄰挪威、芬蘭、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土耳其、伊朗、阿富汗、中國、蒙古和朝鮮12個國傢。面積2240.22萬平方公裡,約占世界陸地總面積15%。人口27630萬(1985),僅次於中國和印度。首都莫斯科。

  蘇聯由俄羅斯斯聯邦、烏克蘭、白俄羅斯、愛沙尼亞、拉脫維亞、立陶宛、摩爾達維亞、格魯吉亞、阿塞拜疆、亞美尼亞、哈薩克、烏茲別克、土庫曼、吉爾吉斯、塔吉克15個加盟共和國組成。加盟共和國下設州和邊疆區,全國有129個州和6個邊疆區。在一些加盟共和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區,按各民族人數多少分別成立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和民族自治區,全國有20個自治共和國和8個自治州(1985)。

  自然地理 地形 以平原(包括低地,即低平原)為主,約占國土面積60%,山地和高原各占20%。平原與山地、高原交錯分佈。地勢西、北部低,東、南部高。

  平原主要分佈在中部、西部及北部。自西往東主要有俄羅斯平原、西西伯利亞平原和圖蘭低地。俄羅斯平原西起邊境,東達烏拉爾山,北自北冰洋,南抵黑海、裡海之濱和高加索山地。面積約400萬平方公裡,占蘇聯歐洲部分面積3/4。其基底為古老的前寒武紀結晶巖,由於久經侵蝕,成為波狀起伏的平原,平均海拔170米。平原上海拔300~400米的丘陵與海拔100~200米的低地交錯分佈。因受第四紀大陸冰川影響,其北部多冰磧崗丘等;南部侵蝕地貌遍佈,沖溝、幹溝眾多。西西伯利亞平原位於烏拉爾山與葉尼塞河之間,北抵北冰洋,南接哈薩克丘陵及阿爾泰山地。面積約260萬平方公裡。地勢開闊、低平,大部地區海拔僅50~150米。鄂畢河縱貫全境,河網密佈,湖泊眾多,沼澤連片。圖蘭低地位於中亞西部和哈薩克西南部,是廣大的內陸盆地,面積約150萬平方公裡,由於氣候幹旱,風成地貌占優勢。近一半面積為沙漠。大部地區地勢低平,海拔100~300米。裡海東岸的卡拉吉耶窪地,低於海平面132米,為全國最低點。

  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圖蘭低地和烏拉爾山之間的哈薩克丘陵及圖爾蓋高原,主要是由久經侵蝕的古老低山和丘陵、臺地組成的準平原化波狀平原。海拔一般為300~400米。在東西伯利亞的北冰洋沿岸,還分佈有一系列低地,海拔多在100~200米以下,沼澤廣佈。

  山地、高原主要分佈在上述三大平原的外圍。西南部及南部邊緣山地包括烏克蘭喀爾巴阡山、克裡木山及高加索山地。其中以位於黑海和裡海間的高加索山地面積最大,由大小高加索山脈及其山前丘陵山地和亞美尼亞高原組成。

  烏拉爾山脈北起北冰洋岸,南抵烏拉爾河,長約2000公裡,寬僅40~150公裡,是伏爾加河、烏拉爾河及鄂畢河流域的分水嶺。一般海拔500~1200米。西坡較緩,東坡較陡。最高點納羅達峰,海拔1895米。

  中亞山地主要由天山(西段)和帕米爾-阿賴山系組成。天山西段及其支脈有許多海拔4000~5000米的高峰,高山常年積雪,多冰川,地震頻繁。帕米爾-阿賴山系介於費爾幹納盆地與阿姆河上遊間。蘇聯境內的帕米爾高原一般海拔在4000米以上,最高點共產主義峰海拔7495米,為全蘇第一高峰。

  中西伯利亞高原介於葉尼塞河與勒拿河之間,南起東薩彥嶺,北至北西伯利亞低地,面積約150萬平方公裡,平均海拔500~700米。由於河流強烈切割,地面比較破碎。

  西伯利亞南部和東部及遠東山地主要包括阿爾泰山和東、西薩彥嶺、貝加爾諸山、斯塔諾夫山脈(即外興安嶺)、錫霍特山脈(即老爺嶺),上揚斯克山脈、切爾斯基山脈、朱格朱爾山脈等。均系海拔1000~2000米的中山。

  氣候 蘇聯國土大部位於北緯50°~70°之間,近1/6在北極圈內,因而基本上屬溫帶和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占全國領土的80%),16%屬寒帶氣候,4%屬亞熱帶氣候。氣候的主要特點是冬季漫長、嚴寒、幹燥,夏季短促、溫暖,春秋季甚短,氣溫年較差較大。

  全國90%以上地區冬季最冷月(1月)平均氣溫在0℃以下,除中亞南部、外高加索及克裡木半島南岸可達0~6℃外,絕大部分地區在-10~-30℃之間,東西伯利亞的上揚斯克和奧伊米亞康一帶可達-50℃,兩地絕對最低氣溫分別為 -68℃和-71℃ 被稱為北半球的“寒極”。夏季除東、南部高山地區外,大部地區7月平均氣溫為12~24℃,緯度偏南的中亞、哈薩克南部及外高加索的平原地區可達24~28℃。

  蘇聯降水分佈的總趨勢是由西向東遞減。年降水量由俄羅斯平原西部的600~700 毫米減至東西伯利亞的200~300毫米,太平洋沿岸地帶又增至500~1000毫米。西部、南部和東部的高山地區降水較多,外高加索西部山地,由於受地中海氣旋和地形抬升的影響,年降水量達2500毫米,而深居內陸的中亞及哈薩克南部平原地區,年降水量僅100~200毫米,不少地區甚至不足100毫米。全國絕大部分地區冬季積雪,積雪期及厚度由北向南遞減。北部地區積雪期達200天以上,厚度超過60厘米;中部分別減至120~150天,厚度40多厘米;西部、俄羅斯平原南部及哈薩克大部地區減至80~100天,厚度20~40厘米;哈薩克南部、中亞及外高加索的平原地區,積雪期不到40天,厚度在10厘米以下。

  總之,蘇聯氣候條件對農業生產不利因素較多。一是光熱資源不足,全國大部地區的太陽年輻射總量僅80~110 千卡/平方厘米,無霜期60~180天,活動積溫1200~3400℃,限制瞭一些喜溫作物(如棉花、玉米、水稻及亞熱帶作物) 的種植范圍。二是大部主要農業區(如俄羅斯平原南部和東南部、北哈薩克、烏拉爾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降水偏少,變率大,旱災頻繁。三是水熱分佈不平衡。除俄羅斯平原中部地帶外,大部地區水熱條件在地域上結合得不好,水熱矛盾尖銳。北部地區,年降水量大於蒸發量,土壤過濕或濕潤,水分條件較好,但光熱條件較差,熱量不足;中南部及南部地區,光熱條件較好,熱量資源較充足,但降水不足且變率大,蒸發量大大超過降水量,水分條件較差。

  河流、湖泊 蘇聯河流總長度964.8萬公裡,其中絕大部分是長度不足10公裡的小河。全國河川年總徑流量4358立方公裡。可分為四大水系:北冰洋水系(流域面積占全國54%)、裡海—咸海等內流水系(占23%)、太平洋水系(占15%)和大西洋水系(占8%)。

  俄羅斯平原以瓦爾代等丘陵為中心,河網呈輻射狀分佈。主要河流有註入北冰洋的伯朝拉河和北德維納河,註入黑海、亞速海的第聶伯河和頓河,註入波羅的海的道加瓦河,以及註入裡海的伏爾加河。這一地區降水較多,河網較稠密,水量也較充足。伏爾加河按長度、流域面積及水量,均為歐洲第一大河。上述各大河中,除北冰洋水系外,大多流經人口稠密、經濟發達地區,通航距離和通航期較長(7~9個月),且有眾多的運河溝通,因而有較大的航運、灌溉、發電、供水和水產養殖等多方面作用。

  烏拉爾山以東,絕大部分河流發源於南部山地。主要有註入北冰洋的鄂畢河、葉尼塞河、勒拿河,以及因迪吉爾卡河和哈坦加河等;註入太平洋的阿穆爾河(黑龍江)和阿納德爾河等。這些河流大多流經人煙稀少地區,加上結冰期長達6~8個月,上遊與中下遊解凍期不一,因而航運價值不大,但水力資源豐富,且分佈較集中,開發價值較大。

  蘇聯湖泊為數眾多,但98.6%是面積不足1平方公裡的小湖。面積100平方公裡以上的湖泊僅160個,其中面積超過1萬平方公裡的5個大湖中,既有世界最大的咸水湖裡海(位於蘇聯和伊朗間),也有世界淡水容量最大和最深的貝加爾湖。蘇聯的湖泊不僅擁有豐富的淡水資源(27200立方公裡),而且較大湖泊也是內陸漁業的重要基地。

  永凍層 蘇聯大部分高緯度地區,在長期嚴寒的氣候條件下,地表形成瞭大面積的永久凍土層,總面積達1110萬平方公裡,約占國土面積一半,是世界上永凍層范圍最大的國傢。其中厚度200米以上的連續永凍層主要分佈在東西伯利亞的中、北部。在勒拿河中遊支流維柳伊河流域,永凍層厚達1500米,是目前世界上已測知永凍層最厚的地方。此外,在俄羅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北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地區以及中亞山地等高山地區,尚分佈有厚度幾十米到二百米的島狀永凍層。

  自然帶 蘇聯氣候、土壤、植被和動物界等自然要素從北到南,呈現出明顯的緯度地帶性,俄羅斯平原和西西伯利亞平原反映尤為明顯,水平帶譜也較完整。境內自然帶分佈自北而南,依次為:

  ①極地冰原帶。主要分佈於北冰洋各島嶼上,約占全國面積1%。地表大部覆蓋冰雪,氣候嚴寒,最熱月平均氣溫0~5℃。植被為稀疏的苔蘚、地衣及藻類。

  ②苔原帶和森林苔原帶。主要分佈於北極圈以北地區,約占全國面積的16%。屬極地長寒氣候。嚴冬漫長,涼夏短暫。全年隻有3個月平均氣溫在0℃以上,7月平均氣溫10℃左右。年降水量由西部的300~400毫米減至東北部的150~200毫米。因氣溫低,蒸發小,沼澤化十分普遍。土壤為冰沼土,植被以地衣、苔蘚及小灌木為主。南部有一條寬20~200公裡的疏林帶,並間有苔原植被。帶內有馴鹿、北極熊、北極狐、旅鼠等極地動物。

  ③亞寒帶針葉林帶。約占全國面積的34%。屬亞寒帶大陸性氣候,冬季寒冷,1月平均氣溫西部-5~-10℃,東部-20~-30℃,夏季溫涼,7月平均氣溫13~18℃。活動積溫從北部的800℃增至南部的1800~2000℃。大部地區年降水量為400~600毫米,有利於夏季生長、冬季休眠的針葉林分佈,因而形成瞭世界上最大的森林帶。葉尼塞河以西,以雲杉、冷杉為主,生長茂密,鬱閉度大,陰暗潮濕,通稱為“陰暗針葉林”。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則以落葉松為主,因冬季落葉,林下較明亮,稱作“明亮針葉林”。南部過渡到針、闊葉混交林帶。地帶性土壤為灰化土類。本帶森林資源豐富,並有多種野生漿果及毛皮獸。

  ④溫帶森林草原和草原帶。從西部邊境延伸到西西伯利亞平原南部,長約5000公裡,占全國面積15%。屬溫帶大陸性半幹旱氣候。熱量條件較好,西部活動積溫2600~3400℃,東部1800~2600℃。年降水量由西部的500~600毫米減至東部的300~400毫米。地帶性土壤為黑土及栗鈣土類。除北部有較少的落葉闊葉林分佈外,自然植被以禾草草原占優勢。

  ⑤溫帶半荒漠和荒漠帶。主要分佈在哈薩克的中、南部、中亞,以及裡海北部、西北部的平原地區。約占全國面積14%。屬溫帶大陸性幹旱氣候。夏季幹熱,7月平均氣溫23~25℃,光熱資源充足,大部地區活動積溫3200~5000℃,冬季寒冷,1月平均氣溫-12~-16℃。降水少,年降水量150~200毫米以下,可能蒸發量大於降水量的3~6倍以上,蒸發強烈,為世界上沙漠集中分佈區之一,卡拉庫姆、克齊爾庫姆沙漠分佈於此。地帶性土壤為淡栗鈣土、棕鈣土及灰鈣土。植物稀疏,以旱生、耐鹽堿的禾草、蒿草、灌木居多。在中亞山地的山麓及其他有水源灌溉的地區,形成小片農牧業發達的“綠洲”。

  ⑥亞熱帶常綠樹和灌木林帶。主要分佈在克裡木半島南岸、外高加索的西部、中部和東南部河谷平原,面積很小,分佈局限。夏季幹熱,7月平均氣溫22~25℃;冬季溫濕,1月平均氣溫3~6℃。地帶性土壤為黃、紅壤,本帶具有適應幹旱和夏熱的植被,分佈著旱生矮檜、櫟、榿樹以及矮生夏綠灌木等。

  此外,在占全國總面積近1/5的山地、高原,自然帶明顯地呈垂直分佈,特別是在南部及西南部的高山地區,垂直帶譜結構較完整。如大高加索山可分為五個垂直自然帶,從山麓地帶的草原黑土、栗鈣土帶,逐漸過渡到山地闊葉林-棕壤帶(海拔400~1200米),山地針葉林-灰化土帶(海拔1200~2200米),亞高山和高山草甸-草甸土帶(海拔2200~3000米),高山苔原帶(海拔2600~3500米)和高山冰雪帶(海拔3000或3500米以上)。

西伯利亞森林冬景

  自然資源 蘇聯是世界上自然資源種類繁多、藏量豐富、潛力很大的少數國傢之一。土地資源和森林資源均居世界首位。全國宜農、宜牧的土地約10.5億公頃,占國土面積47%。各類林地面積(包括灌木及疏林地)約9.2億公頃,占國土面積41%,其中鬱閉度0.2以上的林地面積和木材蓄積量分別占世界的1/5和1/4。經濟上可開發的水力資源蘊藏量2.69億千瓦(可年發電10950億度),僅次於中國,居世界第二位。

  蘇聯礦產資源的特點是: ①種類多樣,儲量豐富。煤、石油、天然氣、鐵、錳、銅、鉛、鋅、鎳、鉻、金、鉑族、石棉、雲母、鉀鹽、磷礦、硫鐵礦和硫磺等的探明儲量均居世界前列。如天然氣的探明儲量占世界41%(1982年估計),石油探明儲量占世界9.4%(1982),煤炭探明儲量占世界14%(1979),鐵礦石表內儲量占世界28%(1977)。②分佈較集中。大型礦和共生礦床較多。如70年代末,西西伯利亞及伏爾加-烏拉爾兩個儲油區原油探明儲量約占全國的3/4,西西伯利亞天然氣探明儲量占全國的2/3強; 庫茲巴斯、頓巴斯及坎斯克-阿欽斯克三大煤田煤炭探明儲量占全國的2/3強; 庫爾斯克、克裡沃羅格及庫斯坦奈3個鐵礦區鐵礦探明儲量占全國的3/5強。蘇聯許多大型金屬礦床常為共生礦,其中以有色金屬礦中共生礦最多,開采的經濟價值也較高(如諾裡爾斯克的銅- 鎳礦)。③在地域上結合較好。如頓巴斯的巨大煤藏與克裡沃羅格大鐵礦相距甚近;東西伯利亞的有色金屬與煤炭及水能資源相結合;伏爾加河流域的石油、天然氣與水能資源相結合等等。但是,在其地區分佈上存在著不利因素,如絕大部分的森林、水力和礦產資源主要分佈在東部地區。而這一地區由於氣候嚴寒,交通不便,運輸距離長,勞動力缺乏,因此開采和運輸費用均較高。

  居民 蘇聯人口由1913年的1.59億增至1985年初的2.76億,增長瞭73.6%。同時,人口的增長也由“高出生和高死亡率”型(1913年出生率為45.5‰,死亡率為29.1‰,自然增長率為16.4‰),逐漸過渡為70年代以來的“低出生和低死亡率”型。1984年全國平均人口出生率為19.6‰,死亡率為10.8‰,自然增長率為8.8‰。

  在性別構成中,十月革命前男女比例基本平衡(1913年女性占50.3%,男性占49.7%)。革命後,由於受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影響,男女性別構成至今仍不很平衡。1985年全國總人口中,男性占46.9%。女性占53.1%。

  在年齡構成中,70年代末以來,高齡化趨勢日益明顯。15歲以下的少年兒童占全國人口的比重由1950年的32.2%下降到1980年的26.1%,平均壽命從十月革命前的32歲延長到70年代初的70歲(男64歲,女74歲);勞動年齡人口比重由1959年占總人口的57.4%降至1980年的51%,超過勞動年齡(男60歲以上,女55歲以上)人數由1950年占總人口的10.4%增至1980年的15.5%,而進入勞動年齡的人數則逐年減少,80年代初已少於每年的退休職工數,因而勞動力不足的矛盾日益尖銳、突出。

  職業構成上,十月革命前後也有很明顯的變化。在全國就業人口中,從事工業、建築、運輸及郵電業的人數所占比重由1913年的11%提高到1984年的47%,從事非生產性行業的由1913年的14%提高到1984年的33%,而從事農林業的則相應地由75%減至20%。1985年初,全國總人口中,城鎮人口占65.2%,農村人口占34.8%。全國擁有2152座城市,3968座城鎮。10~50萬人口的城市有237座,51~100萬的城市29座,100萬人口以上的城市22座。最大的城市為莫斯科,人口864.2萬。其次為列寧格勒(486.7萬)、基捕(244.8萬);東部地區最大城市為塔什幹(203萬)。全國人口和城市的地理分佈很不平衡,72.5%的人口分佈在隻占國土總面積1/4的西部地區,這裡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裡36.3人(1984)。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區,烏克蘭和摩爾達維亞的大部。中央黑土區與北高加索的部分地區,以及伏爾加河與奧卡河河間地區,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達50~100人,局部地區高達100人以上。同時,西部地區城市密集,大、中城市多,100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有18個,城市數和城鎮人口數分別占全國的79.4%和76.7%。在莫斯科、列寧格勒、基捕、高爾基、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及其周圍地區和頓巴斯等地,形成瞭規模不等的城市集聚區。廣大的東部地區面積占全國的3/4,但人口隻占總人口的27.5%(1984),平均每平方公裡5.1人;城市數和城鎮人口數僅分別占全國的20.6%和23.3%,人口和城市主要集中分佈於西伯利亞南部的鐵路沿線以及中亞、南哈薩克的“綠洲”,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多在50~100人以上,費爾幹納盆地則高達221人。西伯利亞的中、北部,中亞、哈薩克的荒漠和半荒漠地區,除有少數工礦城鎮外,絕大部分地區平均每平方公裡不到1人。

  蘇聯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傢,全國有130多個民族和部族,其中人口在100萬人以上的有22個民族,200萬人以上的有13個民族。人口最多的是俄羅斯人,1979年占全國人口52.4%,其次為烏克蘭人(占16.2%)、烏茲別克人(占4.8%)、白俄羅斯人(占3.6%)、哈薩克人(占2.5%)、韃靼人(占2.4%)、阿塞拜疆人(占2.1%)等等。俄羅斯人約85%居住在俄羅斯聯邦境內,在全國分佈也較廣。其餘各民族主要分佈在各相應的加盟共和國、自治共和國、自治州和民族區內,大多有本民族的語言和文字。50年代以來,由於斯拉夫民族(俄羅斯人、烏克蘭人及白俄羅斯人)人口增長率不斷下降,而非斯拉夫民族,特別是中亞、外高加索各少數民族的人口自然增長率比全國高1~2.7倍,因而,斯拉夫民族在全國人口中所占比重由1959年的76.2%降至1979年的72.1%,中亞及外高加索各少數民族所占比重則相應地從15.2%上升到17.3%。

  領土形成及經濟開發過程 公元9世紀,居住在歐洲東部地區的東斯拉夫人各族結成以基捕為中心的大公國,稱“基輔羅斯”。15世紀末,伊凡三世大公建立瞭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央集權國傢莫斯科大公國,從此,俄羅斯開始形成為多民族的國傢。1547年,伊凡四世稱“沙皇”。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彼得一世奠定瞭俄羅斯帝國的基礎,1721年稱俄羅斯帝國。16世紀中期起,沙皇俄國不斷向外擴張領土,至19世紀中,已將西伯利業、高加索、波羅的海和黑海沿岸及中亞等地區,納入自己的版圖。自19世紀中葉以來,俄國先後侵占瞭150多萬平方公裡原屬中國的領土。

  由於商業資本的發展和農民戰爭的打擊,沙皇政府被迫於1861年2月宣佈廢除農奴制,促進瞭俄國資本主義的發展。19世紀末到20世紀初,俄國已成為一個軍事封建帝國主義國傢。1917年3月12日(俄歷2月27日)爆發瞭資產階級民主革命,推翻瞭羅曼諾夫王朝。同年11月7日( 俄歷10月25日)俄國無產階級取得瞭十月社會主義革命的勝利,建立瞭世界上第一個社會主義國傢。1918~1920年,粉碎瞭14個帝國主義國傢的武裝幹涉和國內的武裝叛亂。1922年12月30日,由俄羅斯聯邦、南高加索聯邦、烏克蘭和白俄羅斯4個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國組成蘇維埃社會主義共和國聯盟。1928年蘇聯開始實行以優先發展重工業為主體的國傢工業化運動。接著,又於1929年開展農業集體化運動。1941年6月,由於德國法西斯發動侵蘇戰爭而中斷瞭國傢建設。蘇聯人民經過瞭4年浴血奮戰,取得瞭衛國戰爭的偉大勝利。第二次世界大戰後,於1946年開始實行第四個五年計劃,至1985年已完成瞭11個五年計劃,並從1986年起實行第12個五年計劃。

  隨著蘇聯經濟和物質技術力量的不斷加強,經濟開發速度也日益加快。十月革命前,俄國經濟分佈畸形集中,工業主要集中在以莫斯科、列寧格勒為中心的中央區、西北區以及烏克蘭,農業較發達的地區為烏克蘭、北高加索和中央黑土區。烏拉爾以東,廣大的西伯利亞、哈薩克和中亞地區經濟十分落後。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的3個五年計劃期間,通過建設烏拉爾-庫茲巴斯煤炭、冶金基地,修建土西鐵路等一系列交通幹線,以及大力發展中亞的植棉業等措施,有計劃地開發東部地區。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利用西部地區疏散的工業設備及技術力量,加快發展烏拉爾、伏爾加河流域、西西伯利業和哈薩克等地的基礎工業部門,為以後大規模開發東部地區奠定瞭物質技術基礎。20世紀50年代初、中期,又提出瞭以開發水能為中心的“安加拉—葉尼塞問題”,並大規模地開墾荒地。60年代初起,又進一步加快西伯利亞、哈薩克和中亞的能源開發及交通建設。到80年代初,東部地區已成為蘇聯最大的能源和有色金屬生產基地,重要的糧食、棉花、木材等原材料產地。

  經濟地理 蘇聯是世界上經濟發達的國傢之一。1984年社會總產值為11501億美元,國民收入為4861.5億美元。國民經濟基礎雄厚,部門齊全,工、農業和交通運輸等物質生產部門均已達到相當的發展水平。工業產值約占世界的1/5。1984年石油、天然氣、鋼鐵、化肥、水泥、木材、牛奶、動物油等20多種主要工農業產品的產量及各類運輸方式的貨物周轉量均居世界首位。但是,蘇聯在科學技術、消費品工業和農業的發展水平(如電子、儀表、精密機械、石油化工等新興工業部門),人均農畜產品數,勞動生產率等方面均落後於其他發達國傢。蘇聯經濟發展速度較快,1951~1984年,國民收入的年平均增長率為7%,工業總產值為8.1%,農業總產值為3.1%,各類運輸方式的貨物周轉量為6.8%,均高於美國和多數發達國傢。從國民經濟發展的各個階段看,50、60年代,蘇聯依賴其豐富的、易於開采的礦產資源,並通過大量增加投資、勞動力及原材料等途徑,使國民經濟保持較快的增長速度。50年代,國民收入年平均增長率為10.3%,工業產值為11.4%;60年代分別為6.8%和8.6%。自70年代中起,上述有利條件逐漸開始轉化為不利因素,加上龐大的軍費開支和農業連年不景氣,經濟發展速度開始明顯下降。80年代前半期,國民收入和工業總產值的年平均增長率分別降至3.7%和3.6%。

  國民經濟部門結構的基本特點是,工業占主導地位,農業居次要地位,第三產業發展較慢,運輸業的發展同國民經濟的需要不相適應。在1982年的蘇聯社會總產值中,工業占64.1%,農業占13.8%,建築業占9.3%,交通運輸和郵電業占4.5%,商業等其他部門占8.3%。

  在工業中,重工業是蘇聯國民經濟的基礎。優先發展重工業是蘇聯工業化的一貫政策。1918~1984年,重工業投資占工業總投資的87.1%。1984年,重工業與輕紡、食品等工業在工業總產值中所占比重分別為74.9%和25.1%。在重工業中,重點發展能源、機械、冶金和化工四大部門,特別是飛機、艦艇、坦克、導彈等軍工部門,發展速度快,生產能力大,達到瞭世界先進水平。而輕工、食品等民用工業部門,由於缺少資金、設備和技術,發展速度緩慢,生產水平低,產品的數量和質量都不能滿足社會的需求。

  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後,蘇聯生產分佈偏集於西部地區。70年代中期,西部地區的工業產值和農業產值分別占全國工業總產值的83%和農業總產值的76%。西部地區工業部門齊全、配套,技術力量強,生產水平較高,農業集約化程度也較高,每千平方公裡鐵路網的密度較東部地區高6倍,向來是蘇聯經濟重心所在。東部地區以采掘工業為主,加工工業落後,主要為西部工業區提供能源和原材料。東部經濟較發達的地區集中在西伯利亞和遠東南部,哈薩克中北部、東部和東南部鐵路沿線,以及中亞東部各“綠洲”。

  工業 蘇聯是世界上主要能源生產國之一。1983年能源產量和消費量分別占世界的23%和19%。能源工業是蘇聯重點發展的基礎工業部門,1971~1984年占全國工業總投資的31.3%。能源生產由50年代以煤炭為主逐步過渡到60年代煤炭與石油並重、70年代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1983年一次能源生產結構為:石油占43.4%,天然氣占30.8%,煤炭占24.2%,其他占1.6%。

  煤炭工業是傳統的能源部門。1984年全國煤炭產量7.12億噸,其中硬煤占78%。煤炭開采主要集中在七大基地: 頓巴斯、庫茲巴斯、埃基巴斯圖茲、卡拉幹達、坎斯克-阿欽斯克、伯朝拉和莫斯科附近煤田(1983年合計占全國煤炭產量的77.5%),其中頓巴斯和庫茲巴斯均為世界大型煤田,產量分別占全國的27.7%和20.5%。

  石油、天然氣占蘇聯一次能源產量的74.2%和消費量的64.5%(1983)。含油氣盆地主要分佈在西西伯利亞、俄羅斯、前高加索、圖蘭和東西伯利亞5個地區。1984年全國原油產量6.13億噸,天然氣產量5874億立方米,分別居世界第一、二位。其中西西伯利亞是蘇聯最大的油氣儲集區和產區,含油、氣面積達170萬平方公裡,原油探明儲量48億噸(1980),天然氣17.1萬億立方米(1976),分別占全國原油及天然氣探明儲量的46%和68%;自60年代中期大規模開發以來,油、氣產量增長迅速,1984年原油產量占全國的61.7%,天然氣占55.2%。伏爾加-烏拉爾油區(第二巴庫)在50年代中期至70年代中期一直是蘇聯最大石油產區,由於長期開采,資源逐漸枯竭,1984年原油產量下降為占全國的24.3%。其他主要油氣產區尚有裡海東岸的曼格什拉克半島和西岸的巴庫及其周圍海域、科米自治共和國、北高加索和土庫曼。

  50年代以來,通過興建大電廠、安裝大機組,大力開發東部地區的水力資源和加速電力網建設等措施,電力工業有瞭較大的發展。1984年,全國電廠總裝機容量達30369萬千瓦,發電量14921億度,均居世界第二位。在總發電量中,火電占79.5%,水電占14.1%,核電占6.4%(1981)。其中西部地區發電量約占71.5%(1983),較集中於烏克蘭、以莫斯科為中心的中部區、烏拉爾、伏爾加河流域、列寧格勒周圍及波羅的海沿岸區,以火電為主,百萬千瓦以上的大型電廠所占比重較大。東部地區煤炭、石油、天然氣及水力等能源資源豐富,且分佈集中,開發的經濟效益也較高。50年代以來,東部地區電力工業發展速度較西部地區為快,在全國總發電量中所占比重由1940年的9%上升到1983年的28.5%,水電發展尤快,占全國水電總裝機容量的2/3(1980),擁有7座100萬千瓦以上的大型水電廠,其中克拉斯諾亞爾斯克和佈拉茨克水電站裝機容量分別為609.6和450萬千瓦。東西部地區間通過70年代末建成的全蘇統一電網連接起來。

伏爾加河古比雪夫水電站

馬格尼托哥爾斯克鋼鐵聯合工廠外景

  冶金工業為蘇聯主要的基礎工業部門之一。門類齊全,包括鋼鐵及有色金屬工業兩大部門。後者又可分為輕、重、稀、貴四大類,生產約70種金屬。冶金工業原材料及燃料資源豐富,絕大多數立足於國內。許多金屬產量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多數產品自給有餘。

  蘇聯是世界上最大的鋼鐵生產國。1984年產鋼總量15423.8萬噸,約占世界鋼產量的1/5。鋼鐵工業所需的鐵、錳、鉻礦石及煉焦煤等資源儲量大,分佈較集中,開采條件亦較好。1984年,68%的鐵礦石來自南烏克蘭的克裡沃羅格、中部區的庫爾斯克以及哈薩克西北部的庫斯塔奈,3/4以上的煉焦煤產自頓巴斯和庫茲巴斯。鐵礦石品位不高(平均38%),富礦僅占探明儲量的1/6。同時,除南烏克蘭外,大部地區煤、鐵資源在地域上結合不好,西部鐵礦多,但缺乏焦煤,東部焦煤多而鐵礦不足,介於其間的烏拉爾則煤、鐵皆缺,導致鋼鐵工業原料、燃料的長途運輸。鋼鐵工業分佈較集中,擁有烏克蘭、烏拉爾、西西伯利亞、中央區及哈薩克五大鋼鐵工業基地,其中烏克蘭和烏拉爾是歷史較久、點多、規模較大的老基地,鋼產量分別占全國的36.3%和28.4%(1980)。其他3個新基地尚處於形成階段。主要鋼鐵工業中心有:烏拉爾的馬格尼托哥爾斯克、下塔吉爾、車裡雅賓斯克,烏克蘭的日丹諾夫、克裡沃羅格、紮波羅熱、第聶伯羅捷爾任斯克、西西伯利亞的新庫茲涅茨克,西北區的切列波韋茨、中央區的利佩茨克和哈薩克的卡拉幹達等。

  鋁礦資源不足,高品位鋁土礦更缺,自給率不到一半,每年需進口大量優質鋁土礦及氧化鋁。煉鋁工業是隨著東部地區水力資源的大規模開發而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產原鋁192萬噸,僅次於美國。主要分佈在大型水電站集中的東西伯利亞。大型煉鋁中心有東西伯利亞的佈拉茨克、克拉斯諾亞爾斯克、舍列霍夫和西西伯利亞的新庫茲涅茨克,以及烏拉爾地區卡緬斯克和克拉斯諾圖林斯克。

  銅礦主要分佈在東西伯利亞、哈薩克、烏拉爾、烏茲別克、亞美尼亞及科拉半島等地,其中東西伯利亞的烏多坎山銅礦占全國探明儲量的1/5。1982年全國精銅產量152萬噸。居世界第二位。銅礦的開采與冶煉緊密結合,主要中心有中哈薩克的傑茲卡茲甘,巴爾喀什湖北岸的巴爾喀什,烏拉爾山東坡的上佩什馬、列夫達、克什特姆,烏茲別克東北部的阿爾馬雷克,東西伯利亞北部的諾裡爾斯克等。

  鉛、鋅資源以多金屬共生礦為主。主要分佈在東哈薩克的阿爾泰山區和南哈薩克,其次為烏茲別克東部、烏拉爾、大高加索山北坡和遠東區南部。1983年產精鉛65萬噸,粗鋅87.5萬噸,主要冶煉中心有哈薩克的烏斯季-卡緬諾戈爾斯克(鉛、鋅)、奇姆肯特(鉛)、列寧諾戈爾斯克(鉛、鋅),烏拉爾的車裡雅賓斯克(鋅),中亞的阿爾馬雷克(鋅),北高加索的奧爾忠尼啟則(鉛、鋅)等。

  此外,鎳、鎂、鈦、釩、鎢、鉬、稀土以及金、銀、鉑族金屬的產量,均居世界前列。

  機械工業在各工業部門中發展速度最快,從業人數最多,產值最大。每年生產3萬多種產品,其中以重型機械、動力機械、拖拉機與農機、運輸機械制造等部門較重要。機械工業集中在西部地區,其產值占全國機械工業產值的4/5以上。

  重型機械制造由於產品的金屬單耗較大,又不便運輸,主要分佈在金屬產地附近,如烏克蘭、烏拉爾、西西伯利亞、中央區的大型鋼鐵工業基地及周圍地區。烏拉爾的斯維爾德洛夫斯克和烏克蘭的克拉馬托爾斯克是全國最大的綜合性重型機械制造中心。

  動力機械制造由於對勞動力、技術及協作條作要求較高,分佈較集中。列寧格勒為全蘇最大的動力機械制造中心,70年代末期,渦輪機產量占全國的60%,渦輪發電機產量占一半以上。其他主要中心尚有哈爾科夫、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亞及高爾基等。

  拖拉機與農機制造業大多接近各主要農業區。主要中心有明斯克、哈爾科夫、伏爾加格勒、車裡雅賓斯克、巴甫洛達爾等(拖拉機制造)和羅斯托夫、塔甘羅格、圖拉等大型農機制造。

  運輸機械制造業包括汽車、機車車輛及艦船制造等部門。由於歷史、技術等原因,分佈也較集中。莫斯科與高爾基是30年代發展起來的老汽車工業中心,而伏爾加河流域的陶裡亞蒂和卡馬河畔的切爾內則是70年代初、中期依靠外資興起的新中心。艦船制造業主要分佈在波羅的海、黑海及北冰洋沿岸的列寧格勒、尼古拉耶夫和北德文斯克。機車車輛制造業主要分佈在烏克蘭、烏拉爾等鋼鐵工業基地及其外圍,如烏克蘭的伏羅希洛夫格勒、哈爾科夫(內燃機車),北高加索的新切爾卡斯克(電力機車)。70年代末,烏克蘭和烏拉爾共占全國鐵路貨運車輛產量的85%。

  蘇聯自20世紀50年代末提出加速發展化學工業和實行國民經濟全面化學化的方針以來,化學工業有瞭較大的發展,年平均增長速度僅次於機械工業。1984年化肥產量為3080.8萬噸(按有效成分計算),居世界首位;硫酸、純堿、合成橡膠產量僅次於美國。但有機合成工業起步較晚,主要產品產量及生產水平均落後於美國、日本及西歐工業發達國傢。在佈局上,老化工基地大多接近化工礦物原料產地或與煤炭、冶金基地相結合。前者如同鉀鹽開采相結合的鉀肥工業(烏拉爾、白俄羅斯)和與礦鹽開采相結合的純堿、氯堿工業(伏爾加河流域、頓巴斯、烏拉爾);後者則同焦化工業以及回收有色冶金工業的副產品密切結合,形成瞭綜合性的煤炭-冶金-化工基地。60年代中期以來,隨著石油、天然氣工業的發展,化工原料已由過去的煤炭、化工礦物、糧食、木材等為主逐步過渡到以石油、天然氣為主,形成瞭新興的有機合成工業和大批新化工基地,而且大多與大型石油加工企業相結合,組成石油化工中心(如烏法、古比雪夫、高爾基、鄂木斯克、安加爾斯克等),或佈局在接近大型石油加工中心和幹線輸油、輸氣管附近(如下卡姆斯克、陶裡亞蒂、喀山、薩拉瓦特、斯捷爾利塔馬克等)。

  紡織工業為蘇聯最主要的輕工業部門,產值占輕工業的60%以上,1984年蘇聯棉、毛、麻織物產量居世界首位,絲織品產量次於美國和日本。紡織工業主要分佈在遠離中亞產棉區的西部消費區。中央區為全國最大的紡織工業基地,生產的棉、毛、絲、麻織品分別占全蘇產量的70%、50%、45%和65%。其次為伏爾加河流域、西南區、西北區和中亞。主要紡織工業中心有:莫斯科(棉、毛、絲、麻紡織)、伊萬諾沃(棉、絲、麻紡織)、加裡寧(棉、絲紡織)、弗拉基米爾(棉、麻紡織)、科斯特羅馬(麻紡織)等。

  農業 蘇聯農業在世界上占有重要地位。耕地面積22770萬公頃(1984),約占世界總耕地面積的1/6。1976~1980年平均谷物產量為2.05億噸,占世界總產量的13.4%。主要經濟作物中,糖用甜菜、向日葵籽及長纖維亞麻產量均居世界首位(1984),牲畜存欄數:牛占世界的9.4%,居世界首位;豬占10%,僅次於中國;綿羊和山羊占9.5%,居各國之首(1981)。主要畜產品產量、牛奶居世界首位,肉類、羊毛居世界第二位。

  農業以公有制為主體。1984年全國有集體農莊26171個,國營農場22515個,跨單位企業和組織10113個,集體漁莊422個。集體農莊和國營農場的經營規模較大,平均每個集體農莊有農業用地6400公頃,其中耕地面積為3500公頃;每個國營農場平均有農業用地16100公頃和耕地4900公頃。

  蘇聯農業的物質技術裝備水平較高。早在60年代中期就實現瞭谷物生產綜合機械化,爾後便轉入實現農業全盤綜合機械化、電氣化及化學化階段,但畜牧業的綜合機械化水平仍不高。每公頃耕地的平均施肥量僅為102.9千克(1984),農田水利化更是薄弱環節,全國灌溉面積僅占總耕地的6.9%。

  種植業與畜牧業是蘇聯最主要的農業部門。由於地域遼闊,耕地和草原面積大,以及居民的食物構成等原因,長期以來實行牧農業並重的政策。60年代中期以來,畜牧業的增長速度開始超過種植業。1981~1984年,畜牧業平均產值占農業總產值的55%,種植業占45%。在種植業中,糧食作物占作物總播種面積的56.3%,經濟作物占6.5%,馬鈴薯和瓜菜類占4.3%,飼料作物占32.9%(1984)

  麥類作物約占全部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90%,其中小麥占全國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48.5%和總產量的52%(1980)。冬小麥主要分佈在緯度靠南的烏克蘭、北高加索、中央黑土區及伏爾加河流域的西部,其面積雖隻占小麥播種面積的1/3強,但產量卻占小麥總產量的近一半。春小麥主要分佈在哈薩克北部、烏拉爾和西西伯利亞的南部、伏爾加河流域、中央區、伏爾加-維亞特卡區等地區。

  大麥占糧食作物播種面積的27.6% (1976~1980年平均),多作為飼料,其中春大麥占95% 。大麥產區分佈較廣,最北可達北緯70°及海拔3500~3800米的河谷地區。主要產區為哈薩克、伏爾加河流域、烏克蘭、中央黑土區及中央區。燕麥和黑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種植較多,主要分佈在森林帶和森林草原帶,由於單產較低,出粉率及適口性不及小麥,飼用價值不如大麥和玉米,60年代以來種植面積已不斷縮小。

  棉花是蘇聯主要經濟作物之一,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21.5%(1980),籽棉總產量862萬噸,占同年世界籽棉總產量的16.2%。產棉區主要分佈在中亞南哈薩克及阿塞拜疆的“綠洲”,其中集中產區在費爾幹納盆地、錫爾河中遊及饑餓草原、澤拉夫尚河谷、阿姆河下遊及河口三角洲、烏茲別克東南部、南塔吉克及土庫曼東南部。這些地區由於自然條件適宜,重視灌溉,實行輪作,推廣良種和防治病蟲害,以及提高植棉機械化水平,因而棉花高產穩產,1981~1984年平均籽棉單產每公頃28.6公擔(折畝產皮棉62.5千克)。

  向日葵是最主要的油料作物,占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的30%和油料作物總產量的86.7%(1980)。主要產區為烏克蘭的南部、北高加索、伏爾加河流域及中央黑土區。

  糖用甜菜為唯一的糖料作物,占經濟作物播種面積的1/4,集中分佈在草原帶。主要產區為烏克蘭、中央黑土區與北高加索。

  由於棉花產量的迅速增長和化纖工業的發展,第二次世界大戰後亞麻的種植面積不斷減少,1980年僅占經濟作物種植面積的7.7%,主要分佈在森林帶南部的中央區、白俄羅斯、西北區及烏克蘭的北部。

  畜牧業包括養牛、豬、羊、傢禽、馬和馴鹿等,其中以養牛業為主。1985年初牲畜存欄數:牛12100萬頭(其中奶牛4360萬頭),豬7790萬頭,羊14920萬隻,馬580萬匹。70年代末,畜產品的商品結構中,養牛業占59.6%,養豬業占19%,養羊業占9.6%,養禽業占9.3%,其他占2.5%。

  蘇聯草場遼闊,各類天然草地總面積達37320萬公頃,其中天然牧場占89.2%,割草地占10.8%(1981)。50年代以來,飼料種植業發展很快,1984年同1940年相比,種植面積增長瞭2.9倍,所生產的飼料占飼料總產量的70%左右。但是,由於蘇聯60%以上的草地位於荒漠、半荒漠地區,牧草稀疏、矮小,草質較差,單位面積產草量和載畜量均較小,加上精飼料不足,飼料工業發展較慢,飼料生產不能滿足畜牧業發展的需要。

  養牛業主要分佈在森林帶的南部、森林草原和草原帶,與主要農業區范圍大體一致。其中乳用養牛業發達的地區在波羅的海沿岸區、白俄羅斯、西北區、中部區及伏爾加河流域區。養豬業的分佈大體與主要產糧區相一致。養羊業以綿羊為主(占羊隻總頭數的96%),大多分佈在草原帶、半荒漠與荒漠帶及山地地區。烏克蘭、高加索及伏爾加河中下遊為主要的細毛羊及半細毛羊產區。中亞、哈薩克和西伯利亞南部多飼養肉用和羔皮羊。養禽業是畜牧業中發展最快的部門,主要分佈在人口稠密、經濟發達的歐洲部分的中部、西北部、西部及南部的大中城市周圍。此外,北部苔原帶的養鹿業、森林帶的養獸業(貂類及北極狐等)和狩獵業也占有一定的地位。

  林業 森林覆蓋面積81090萬公頃(1983),林木總蓄積量859億立方米,森林覆蓋率36.4%。全國共有2900多種喬灌木樹種,其中針葉林占全國森林覆蓋面積的75%,主要樹種有落葉松、松、雲杉和冷杉。闊葉樹中以樺樹、山楊、橡樹和山毛櫸為主。全國森林資源中,成熟林、過熟林約占木材總蓄積量的67%以上。

  森林資源主要分佈在北緯50°~70°之間,其中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區占全國森林覆蓋面積的63%。這兩個區加上森林資源較豐富的西西伯利亞、烏拉爾和西北區,稱“多林區”,共占全國森林覆蓋面積的85%。其他地區稱“少林區”,除外高加索等少數山地地區外,大部地區森林覆蓋率在10%以下。

  森林采伐業主要分佈在“多林區”。1984年全國木材采伐量3.68億立方米,其中“多林區”約占3/4。主要采伐基地在西北區、東西伯利亞、烏拉爾、遠東區、西西伯利亞。

  水產業 1983年,蘇聯水產品產量為990萬噸,其中魚類975.7萬噸,占世界漁獲總量的12.8%,僅次於日本。

  蘇聯雖擁有漫長的海岸線和廣闊的近海大陸架,以及眾多的江河、湖泊和水庫,但缺少暖海和不凍港,近海和內陸水域封凍期長達6~8個月,經濟利用價值受到很大限制。

  50年代後期以來,大力擴充遠洋漁船隊,新建、擴建漁港和水產品加工工業,水產業有瞭很大發展。到70年代,已擁有遠東、北方、西部、黑海-亞速海和裡海5個漁業基地及與之相應的5支漁船隊,前4支主要用於遠洋漁業。1983年全國漁獲量中,海洋捕勞占91.8%,內陸水域占8.2%。海洋漁業中,近海約占35~40%,遠洋占60~65%。主要捕撈海域為太平洋西北部和大西洋東北部漁區,其次為大西洋中東部和東南部漁區。內陸水域則以裡海(占40~50%)、伏爾加河及一些大型淡水湖泊為主。

  交通運輸 由於幅員遼闊,人口、資源及工農業的分佈很不平衡,因此運輸對蘇聯經濟的發展尤顯重要。1984年全國貨物總周轉量為76821億噸公裡,其中鐵路占47.4%,管道(僅包括原油、油品和天然氣管道)占30.8%,海運占12.1%,公路占6.2%,河運占3.5%,航空運輸所占比重很小。1984年全國鐵路營運裡程為14.41萬公裡,僅次於美國,其中電氣化鐵路營運裡程為4.79萬公裡。鐵路分佈很不平衡,西部地區約占全國鐵路總長度的70%,其中以歐洲部分的中部、南部和西部鐵路網較稠密。以莫斯科為中心,幹線鐵路東通烏拉爾、哈薩克、中亞、西伯利亞和遠東,北至北冰洋和波羅的海沿岸地區,南達克裡木半島和外高加索,西經佈列斯特和利沃夫通往波蘭、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及羅馬尼亞等國。東部地區鐵路僅占全國鐵路長度的30%,路網密度隻及全國平均密度的40%。主要幹線除橫貫西伯利亞、遠東地區南部的西伯利亞大鐵道外,還有在其南側大體與之平行的中西伯利亞鐵路和南西伯利亞鐵路,以及溝通西伯利亞與中亞聯系的土西鐵路等。70年代中期,蘇聯在東西伯利亞和遠東地區修建的第二條西伯利亞鐵路(即貝加爾—阿穆爾鐵路,全長4275公裡),已於1985年建成。這對於促進東部地區的開發,加強其經濟實力和遠東區的戰略地位有重要作用。

  1984年全國公路總長151.7萬公裡,其中硬面公路79.3萬公裡,公路運輸主要承擔客運和短途運輸。其客運周轉量占全蘇的42.8%。公路主要分佈在西部地區,其中波羅的海沿岸區、烏克蘭、中央區及外高加索,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裡達100公裡。中亞及哈薩克的大部、西北區和西西伯利亞區北部,以及東西伯利亞與遠東區,公路較少,硬面公路平均密度每1000平方公裡僅10公裡。西伯利亞及遠東區的中北部,冬季廣泛利用江河、湖泊、沼澤封凍後形成的季節性的“冰上公路”運輸。

  海運主要是20世紀50年代後期以來迅速發展起來的。1982年蘇聯100總噸以上商船總噸位為2379萬噸,占世界商船總噸位的5.6%,居世界第五位。蘇聯海運中,遠洋運輸約占其貨物周轉量的2/3以上。在黑海、波羅的海、北方、遠東和裡海5支商船隊中,前4支主要承擔遠洋運輸。80年代初,全國年吞吐量1000萬噸以上的大港僅12個,且絕大部分屬綜合性港口。黑海-亞速海是全國貨、客運量最大的海域(70年代末占全國海運貨物周轉量的69%,客運量的65%)。主要海港有黑海沿岸的新羅西斯克、敖德薩、圖阿普謝、伊利喬夫斯克、巴統;波羅的海沿岸的文茨皮爾斯、列寧格勒、克萊佩達;太平洋沿岸的納霍德卡、東方港、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參崴);北冰洋沿岸的摩爾曼斯克等。

  自20世紀30年代起,蘇聯對歐洲部分的一些大河進行整治,建成瞭一系列通航運河及大型水利樞紐,溝通瞭伏爾加河、卡馬河、頓河、第聶伯河、莫斯科河、涅瓦河等6條大河,實現瞭白海、波羅的海、裡海、黑海和亞速海五海通航。60年代以來,又建成瞭總長6600公裡、水深3.65米的深水航道,將西部地區各大河連成一個完整的水運網。1984年全國內河通航裡程達13.7萬公裡。內河運輸最繁忙的是伏爾加河水系,70年代後期約占全國內河貨運量的55%,客運量的48%。

  管道運輸是蘇聯70年代以來發展最快的一種運輸方式。1984年全國有幹線輸油管7.83萬公裡,幹線輸氣管16.5萬公裡。管道的基本流向為由東向西,即從西西伯利亞通往西部地區,部分管道進而往西通往東歐和西歐一些國傢。此外,還有少量由南往北或由北往南向的管道,如由中亞通往中央區和烏拉爾的輸氣管等。

  航空運輸主要承擔客運。1984年全國民航線長102萬公裡,其中國內航線長83.8萬公裡,客運周轉量占全國的18.6%,莫斯科是全國最大的航空港,70年代末年客運量達2000萬人,占全國民航客運量的1/5。其他主要航空港尚有列寧格勒、基輔、斯維爾德洛夫斯克、新西伯利亞、塔什幹及伊爾庫茨克等。

  對外貿易與旅遊業 20世紀70年代以來,隨著對外開放政策的實行和國民經濟技術改造步伐的加快,蘇聯對外貿易額增長較快。1984年全國外貿總額達1192.4億美元,較1970年增長瞭5.3倍。多數年份進出口額大體相等,並略有順差。出口的貨物以能源產品為主,其次為重工業產品、礦石和木材等原材料,其中石油和天然氣是蘇聯最主要的出口物資,約占外貿出口總額的一半。進口貨物以機械設備、糧食與食品、日用工業品為主。

  在外貿的地區構成上,70年代以前主要的貿易對象為經互會成員國,貿易額占全國外貿總額的55~60%,對發達的資本主義國傢僅占15~20%。隨著蘇聯對西方技術和設備的依賴程度日益加強,對西方的貿易關系也不斷發展,貿易額在全蘇外貿總額中所占比重由1970年的21.2%增至1983年的30.1%,與經互會成員國貿易所占比重則相應由55.5%減至51.2%。與發展中國傢貿易所占比重大體保持在12~15%間。

  國際旅遊業自60 年代中期以來開始有較大發展。1979年去蘇聯的外國旅遊者約500萬人次,比1956年增長瞭9倍,60%來自東歐、古巴及蒙古等國。同年,蘇聯出國旅遊者達430萬人次,去東歐等國的亦占60%。對外國旅遊者開放的城市有莫斯科、列寧格勒以及各加盟共和國首都等100多個城市。黑海沿岸的克裡木半島和外高加索西岸的狹長地帶、大高加索山和波羅的海沿岸是有名的旅遊勝地。

  經濟區域 蘇聯現行的經濟區劃將全國劃分為19個大經濟區和一個亞區。現將其中特點相近、經濟聯系密切者歸並為10個區:①中部區。包括中央區、中央黑土區及伏爾加-維亞特卡3個經濟區。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4.1%和16.5%(1985年初,下同)。地處俄羅斯平原中部,地理位置優越,歷史上為俄羅斯民族興起的核心地區。區內人口較稠密,交通運輸業發達,但資源較缺乏,能源及大部分原材料都依賴區外輸入。該區為全國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部門齊全,專門化與綜合發展及工業技術水平較高。工業以機械、化工、輕紡工業為主,鋼鐵、食品工業亦較發達;農業以谷物、多種經濟作物(北部亞麻,南部向日葵、甜菜)及乳用和乳肉用養畜業為專門化部門。最主要的經濟中心為莫斯科和高爾基。②北部區。位於歐洲部分北部,瀕臨北冰洋。包括北方和西北兩個經濟區。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7.4%和5.1%。歷史上曾為俄國經濟發展較旱的地區之一。石油、天然氣、煤、鐵、森林及磷灰石等探明儲量在全國均占一定地位。主要工業部門為機械、采礦、能源及森林工業;農業以亞麻、馬鈴薯、水產及乳-肉用養畜業為主。區內經濟發展很不平衡,城市、人口、加工工業及農業主要分佈在列寧格勒及其周圍地區。③伏爾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區。位於俄羅斯平原的中南部和南部,包括伏爾加河流域和北高加索兩個經濟區。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4%和11.7%。大部地處草原帶,開發較早,人口較稠密,水陸交通便捷,石油、天然氣資源豐富,是全國經濟發達地區之一。工業以石油開采、加工與石油化工,以及運輸機械、農業機械制造為主。農業專門化部門為谷物、向日葵、糖用甜菜及乳-肉用養畜業。主要經濟中心有古比雪夫、伏爾加格勒和羅斯托夫。④烏拉爾區。位於烏拉爾山兩側。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3.7%和7.2%。地理位置優越,為蘇聯東西部地區間聯系的重要通道。區內擁有鐵礦、有色金屬及石油、天然氣資源。20世紀30年代起工業發展較快,為全國僅次於烏克蘭的重工業基地。工業以鋼鐵、有色冶金、化工和重型機械制造為主。農業以谷物、肉-乳和乳-肉用養畜業為專門化部門。主要經濟中心有斯維爾德洛夫斯克、車裡雅賓斯克、烏法和彼爾姆。⑤西西伯利亞區。大體位於西西伯利亞平原。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10.8%和5.1%。區內石油、天然氣及煤炭資源豐富,為全國最大的能源生產基地,其中原油產量占全國近3/5,天然氣占2/5強,煤炭占1/5,鋼鐵、森林工業亦較發達。農業集中於南部地區,專門化部門為谷物與乳-肉用和肉-乳用養畜業。主要經濟中心有新西伯利亞和鄂木斯克。⑥東部區。包括東西伯利亞及遠東兩個經濟區。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46.2%和5.9%。區內大部地區為山地、高原,氣候寒冷,地廣人稀,交通不便,但水力、煤炭、有色金屬、森林資源十分豐富。區內工業、農業、交通線及城市集中於南部地區。工業以采礦、電力、有色冶金、森林及魚類加工工業較發達;農業以谷物、大豆、肉-乳用及乳-肉用養畜業較重要。主要經濟中心有克拉斯諾亞爾斯克、伊爾庫茨克、共青城、符拉迪沃斯托克。⑦南部區。位於俄羅斯平原西南部,頓涅茨克-第聶伯河流域,包括烏克蘭及摩爾達維亞共和國,為蘇聯經濟發達的地區之一。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2.8%和19.9%。該區地處草原帶,人口較稠密,煤、鐵資源豐富,是全國最大的以鋼鐵、能源(煤炭及電力)、機械、化工為主的重工業基地,也是冬小麥、甜菜、向日葵、蔬菜、水果及乳、肉等農畜產品的主要產區。陸路及海上運輸業發達。主要經濟中心有:基輔、哈爾科夫、第聶伯羅彼得羅夫斯克、頓涅茨克和敖德薩。⑧西部區。位於俄羅斯平原的西部,包括白俄羅斯、立陶宛、拉脫維亞、愛沙尼亞四個加盟共和國以及俄羅斯聯邦的加裡寧格勒州。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1.8%和6.7%。區內資源雖較貧乏,但地理位置優越,海陸交通便捷,因而經濟發展水平較高。工業以機床、拖拉機與農機、運輸機械、無線電電子、電器及儀表制造為主。農業專門化部門為飼用谷物、亞麻、馬鈴薯及乳用和乳-肉用養畜業。主要經濟中心有明斯克和裡加。⑨外高加索區。位於大高加索山脈分水線以南、黑海與裡海間,包括格魯吉亞、阿塞拜疆及亞美尼亞3個加盟共和國。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0.8%和5.5%。境內以山地為主,蘊有石油、天然氣、錳、鐵、銅、鉛、鋅等礦。經濟發展低於全國平均水平。較重要的工業部門有石油開采與加工、石油化工、冶金以及石油機械和運輸機械制造等。農業專門化部門為亞熱帶作物(茶葉、柑橘)、水果、煙草、棉花以及肉-乳與肉-毛用養畜業。主要經濟中心有第比利斯、巴庫和埃裡溫。⑩哈薩克及中亞區。包括哈薩克、烏茲別克、吉爾吉斯、塔吉克及土庫曼5個加盟共和國。面積和人口分別占全國的17.8%和16.4%。境內自西往東分佈有平原、丘陵與山地。大部地區氣候幹旱,沙漠廣佈,人煙稀少。境內銅、鋁、鋅、鐵、石油、天然氣和煤等資源豐富。采掘工業較發達,加工工業基礎薄弱,有色冶金(銅、鉛、鋅)與能源(石油、天然氣、煤炭)開采為其主導部門。北哈薩克為蘇聯主要商品糧基地之一。中亞及南哈薩克的“綠洲”為全國最大的棉花生產基地。荒漠、半荒漠地區以養羊業為主。主要經濟中心有塔什幹和阿拉木圖(上述10個經濟區的面積未計入白海和亞速海的面積)。

  

參考書目

 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東北師范大學編著:《蘇聯經濟地理》上冊(總論),科學出版社,北京,1983。

 毛漢英、裘新生、張成宣等:《蘇聯農業地理》,商務印書館,北京,1984。

 Под ред. Данилова,А. Д. идр.,ЭκοнοмичесκаяΓеοграφия СССΡ, 2-е изд., Высшая Школа,Μосква,1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