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洲面積最大的國傢。在非洲東北部,瀕紅海,陸鄰埃及、利比亞、乍得、中非、薩伊、烏幹達、肯雅和埃塞俄比亞。地處尼羅河中上遊,據紅海通往非洲中部、地中海通往印度洋的交通要衝,戰略地位重要。面積250.58萬平方公裡。人口2094.5萬(1984)。全國分為六大政區,18個省,首都喀土穆。

  自然條件 地形 全國地形大致為一由南向北傾斜的的大盆地,即蘇丹盆地。尼羅河縱貫其中,形成一系列盆地和低地;北部是沙漠臺地,東、西、南3面均為丘陵、高原和山地。尼羅河上遊盆地在蘇丹南部北緯5°~10°之間。由古代內陸湖沉積而成,海拔400米左右,盆地北部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水網密佈,為主要農牧業地區;南部地勢低窪,多沼澤濕地。白尼羅河和青尼羅河低地,大致介於北緯10°~15°之間,由兩河沖積而成,河間形成傑濟拉平原,地勢平坦,土壤肥沃,是全國最重要的農業基地。喀土穆以下,尼羅河流入北部沙漠地帶,為尼羅河中遊盆地,河網稀疏,河道多急流、瀑佈,水力資源豐富。北部沙漠是撒哈拉大沙漠的東延,地勢起伏較小,尼羅河以西稱利比亞沙漠,海拔一般300~500米,沙丘廣佈,孤丘、綠洲點佈其間,有著名的塞利馬、努海拉、阿特龍等綠洲,是椰棗的重要產地;以東為努比亞沙漠,石質丘陵與沙丘相間分佈。蘇丹盆地以東由埃塞俄比亞高原西緣及其餘脈紅海山脈組成,山勢西低東高,在紅海沿岸高達2000米左右,山地東側急坡陡降,形成長700餘公裡的平直海岸。沿海分佈有許多礁島,狹窄的沿海平原最寬處僅50餘公裡。蘇丹盆地以西是科爾多凡高原和達爾富爾高原,前者居東,為一久經剝蝕的準平原,海拔一般500~1000米,隻有東邊的泰馬丁山高達1460米;後者居西,為一片廣闊的熔巖臺地,海拔約600~1000米,殘丘交錯,大部地區分佈著固定沙丘,高原中心聳立邁拉山海拔達3088米,是全國第二高峰。國境南部是中非阿贊德高原的東端,為尼羅河和紮伊爾河水系的分水嶺,高原南部橫亙著一組北西—南東走向的山脈,平均海拔1000米以上,基涅提山高達3187米,為全國第一高峰,地表切割劇烈,山谷縱橫交錯。

  氣候 地處熱帶,國土大部分介於北緯4°~22°之間,自北向南由幹熱氣候過渡到濕熱氣候,跨越荒漠、草原、森林等自然帶,具有明顯的地帶性。其中以幹濕季分明的熱帶草原帶分佈面積最廣。全境除山地外,終年高溫,年平均氣溫26~30℃,常出現40℃以上高溫,氣溫年較差較小。年降水量一般從北向南顯著增加,從東到西稍有減少。北部瓦迪哈勒法的年降水量僅3毫米,喀土穆167毫米,尼羅河上遊盆地的馬拉卡勒增至783毫米,南部的卡蓋盧高達2260毫米。雨量分佈的巨大地區差異對各地農牧業生產有顯著不同的影響。雨季來臨的遲早和長短,南北也明顯不同。南部雨季始於3月,長達8~10個月;向北逐漸推遲到7月,雨季也逐漸縮短到3個月。雨季水源充足,牧草繁茂,作物茁壯,是農牧業生產的黃金季節。幹季,特別是雨季前2~3個月,中、北部多沙暴風,當地稱“哈佈卜”,如喀土穆每年平均出現24次,一般風速為18米/秒,最大風速達38.5米/秒,往往造成災害。

  河流 尼羅河在蘇丹境內長3300公裡。幹流白尼羅河上遊屬山地型河流,朱巴以下進入尼羅河上遊盆地,形成大片沼澤地帶,蒸發強烈,河水大量耗失;至馬拉卡勒附近先後有加紮勒河和索巴特河匯入,水量大增,河床展寬,比降很小,河水流量全年比較穩定;在喀土穆,白尼羅河與最大支流青尼羅河匯合(見彩圖),

青、白尼羅河在蘇丹首都喀土穆匯合

水量驟增。青尼羅河全年流量極不穩定,暴漲暴落,洪水期與枯水期流量相差60餘倍。至阿特巴拉,尼羅河接納瞭最後一條支流阿特巴拉河,進入沙漠地帶,河水又大量耗失,有一系列的急流瀑佈。尼羅河流域是蘇丹人口最密集、經濟最發達的地區。此外,在東、西部高原邊緣還有一些季節性河流,對農牧業生產也有一定作用。

  居民 非洲人口增長較快的國傢之一。1956年獨立時,全國總人口為1030萬,1982年增加到1945萬,26年內增長89%。60年代人口年平均自然增長率30.2‰,70年代出生率略有下降,為27.4‰。城市人口占總人口25%。平均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8人;地廣人稀,分佈極不均衡,約有50%的人口居住在僅占總面積15%的尼羅河兩岸,人口密度每平方公裡超過50人,有的地區高達100人以上。尼羅河中遊的喀土穆、吉齊拉、青尼羅、白尼羅4省,面積占全境6.4%,而人口則占26%,是全國人口最稠密的地區。次為東、西部高原丘陵地帶和鐵路經過的省區。南部山地和沼澤地區以及北部沙漠地帶人口最稀少,有大片渺無人煙之地。全國有大小590多個部族,分屬蘇丹阿拉伯人和非洲黑人兩大血統。中部和北部主要是蘇丹阿拉伯人,為原住居民和阿拉伯人混血的後裔,約占總人口40%,多從事農業,信奉伊斯蘭教,所操阿拉伯語為蘇丹國語。非洲黑人大部分是歷史上從中、西非遊牧到境內定居的部族,小部分是原住居民。南部各省非洲黑人總稱尼羅特人,約占總人口30%,各有本族語言,多數信奉拜物教,少數信奉伊斯蘭教、基督教或天主教,主要從事畜牧業。西部的富爾人,操富爾語,信奉伊斯蘭教,從事農業和牧業;東北部的貝紮人,是當地原住居民,信奉伊斯蘭教,多從事遊牧業,少數務農;中部的努巴人,是努巴山區的原住居民,信奉拜物教;中北部的努比亞人,集中分佈在喀土穆以北的尼羅河谷地,是境內最早定居的部族,大部分已經阿拉伯化,多數務農,少數在城市從事服務性行業。此外,還有少數歐洲人。

  發展簡史 公元前3000年時,努比亞人(庫什人)即定居在北部尼羅河流域。公元前2000年前後,在納巴塔和麥羅維一帶建立瞭庫什王國,其全盛時期,經濟、文化均有發展,農業冶鐵、建築以及織佈等手工業達到瞭較高的水平,並創造瞭象形文字,同古埃及王國有緊密的文化等關系。6世紀,基督教從拜占廷傳入,庫什王國衰落後興起的幾個王國均接受瞭基督教。7世紀,阿拉伯人從埃及進入並傳入伊斯蘭教。15世紀境內又建立瞭芬吉伊斯蘭等幾個王國,長期陷於分裂局面。19世紀70年代,英國勢力從埃及向境內擴張,設立軍事據點,修建鐵路,進行壓迫和掠奪。1881年爆發蘇丹馬赫迪大起義,屢敗英國侵略者,曾建立伊斯蘭教國傢蘇丹馬赫迪王國。1896年英國再次入侵蘇丹,1899年起利用英、埃“共管”名義使蘇丹淪為其殖民地。經過蘇、埃兩國人民共同鬥爭,1953年廢除“共管”,1956年1月1日宣告獨立,成立蘇丹共和國。1969年改名蘇丹民主共和國。1985年12月15日更名為蘇丹共和國。

  經濟地理 獨立後,國民經濟有較大發展,1982年國內生產總值92.9億美元,比1960年增長7倍多。

  農業 經濟主導部門,農業人口占總人口3/4左右,產值占國內生產總值36%,農產品出口值占出口總值90%以上。不少農產品在非洲或世界占有重要地位,長絨棉產量占世界總產量30%,僅次於埃及居世界第二位;阿拉伯樹膠居世界首位,高粱、花生、芝麻、小麥等均居非洲前列。全國現有可耕地1200多萬公頃,占國土面積4.8%,平均每人占有耕地0.6公頃,是北非人均占有耕地面積最多的國傢,但常年實際種植面積隻有700萬公頃左右,農業生產仍大有潛力。棉花是最主要的經濟作物,常年種值面積約50萬公頃,年產皮棉10~20多萬噸,3/4以上是長絨棉,大部分供出口,1983年約占全國出口總值的1/2。為進一步改變單一經濟,開展多種經營,近幾年棉花種值面積縮減,其他經濟作物則有較大發展。花生是僅次於棉花的重要經濟作物,種植面積不斷擴大,從70年代的80多萬公頃增加到80年代的近100萬公頃。芝麻、甘蔗、煙草、水果等生產亦均有增長。糧食作物以高粱和粟類為主,還有小麥、玉米、稻谷等。1981年谷物總產量達408.8萬噸,其中當地人民主糧──高粱占335萬噸。糧食可以自給,豐收年並有出口。(見彩圖)

蘇丹棉農喜獲豐收

蘇丹阿拉伯樹膠園

  農業生產地區差異明顯,不同地區的灌溉方式和生產類型各有特色。中部地區青尼羅河與白尼羅河兩岸,地勢平坦,土層深厚,水源豐富,是最重要的灌溉農業區,商品性農產品在全國占有很大比重。區內以森納爾和魯賽裡斯兩大水庫為樞紐,發展起大規模的國有化自流灌溉農業,有傑濟拉-邁納吉勒、凱納納等大灌區,傑濟拉灌區歷史最久,在全國經濟中占有特殊地位,提供出口農產品產值的一半左右,其他灌區開發於20世紀70年代。整個中部地區棉花為主要作物,約占全國總產量4/5。甘蔗、芝麻、花生和糧食等也占重要地位。北部尼羅河谷地墾殖歷史悠久,從喀土穆沿尼羅河谷地向北一直延伸至邊境,長1600公裡,依靠河水灌溉,主要種植粟類、小麥、蔬菜、水果等。東部巴爾卡河和加什河流域山麓地帶,引洪漫灌,種植棉花、粟類和蓖麻等作物。在阿特巴拉河建有海什姆吉巴水庫,灌區主要種植甘蔗、棉花、小麥和花生。中部北緯11°~15°之間,降雨較多的廣大地區,是非灌農業區,由個體農戶經營,農牧混合,管理粗放,生產水平低而不穩,作物以粟為主,還有煙草、花生和芝麻,商品經濟所占比重很小。

  牧場廣闊,發展畜牧業條件較優越。全國共有常年牧場5600萬公頃,占國土面積1/5以上。1981年牲畜總數達5300多萬頭,是非洲牲畜最多的國傢之一,有牛1880萬頭、綿羊1810萬隻、山羊1280萬隻、駱駝254萬峰,還有驢、馬、騾等。牛在北部多為役畜,在南部主要作肉用。山羊分佈比較普遍,綿羊多分佈在幹燥的北部。駱駝集中在西北、東北部沙漠地帶。驢、騾主要分佈在東南部和西南部。肉、乳、皮毛等畜產品除供國內消費外,還有部分出口;駱駝、牛、羊等活牲畜也有一部分輸往其他阿拉伯國傢。

  森林資源豐富,林地面積4830多萬公頃,約占國土面積19%。南部熱帶雨林地區有不少珍貴樹種,是非洲重要硬木林區之一。森林資源尚待進一步開發。科爾多凡高原是阿拉伯樹膠的主要產地,其品質優良,產量占世界80%,為全國第三大出口商品。

  工業 獨立前工業基礎薄弱,1956年工業產值僅占國內生產總值2%左右,大部分為農產品加工業。獨立後,工業有較大發展,1982年占國內生產總值14%。以輕工業為主,食品和棉紡織兩大部門占突出地位,其次是制革、制鞋等。近年來,建立瞭煉油、水泥、鑄造等重工業部門。工業集中分佈在喀土穆、瓦德邁達尼、阿特巴拉、蘇丹港、庫斯提等較大城市。其他地區,特別是廣大的南部地區,工業仍相當薄弱。礦藏有鐵、金、銅、錳、鉻、石棉、石墨、硫磺等,除鉻、石棉等有少量開采外,大部分尚未開發。

  交通 鐵路是國內運輸網的主幹,總長5493公裡。瓦迪哈勒法—喀土穆—尼亞拉鐵路是主要幹線,長2200餘公裡,貫穿9個省,途經重要的工、農業區和許多城市,為交通大動脈,並有支線通往各地,其中阿特巴拉—蘇丹港線是蘇丹唯一的出海通道。阿特巴拉、喀土穆、森納爾是主要鐵路樞紐。鐵路裡程在非洲僅次於南非和紮伊爾,但與廣闊的國土相比,還是比較落後的,且全是窄軌鐵路,貨運多為農牧產品,季節性波動較大,營運水平不高。尼羅河自古以來就是非洲南北交通的天然通道,現在仍是蘇丹內河航運動脈。境內通航裡程近4000公裡,其中約1/2可全年通航。白尼羅河,喀土穆—朱巴段全年可航行小型船隻。喀土穆以下尼羅河幹流個別河段和青尼羅河喀土穆—森納爾段可全年通航。尼羅河其他支流為季節性航道。全國公路總長3萬多公裡,其中柏油路面1700多公裡,大部分公路質量較差,運輸效率不高。喀土穆—烏拜伊德—朱奈納線西通乍得、尼日利亞,是重要國際公路;從瓦烏、朱巴出發的線路,通中非、紮伊爾和烏幹達;東北部的公路以短途運輸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