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冰洋上屬挪威的群島。地處北緯74°~81°、東經10°~35°,南北介於斯堪的納維亞半島和北極之間,東西介於巴倫支海和格陵蘭海之間。由斯匹次貝根群島(包括西斯匹次貝根島、東北地島、埃季島、巴倫支島、查理斯王子地島等)及其東面的白島、卡爾王地和南面的熊島以及附近許多小島組成。總面積6.2萬平方公裡,居民3914人(1981)。西斯匹次貝根島最大,面積3.9萬平方公裡,首府朗伊爾城在該島西岸。群島多山地,最高點為西斯匹次貝根的牛頓峰,海拔1717米。。沿岸多峽灣。氣候寒冷,除6~8月外,氣溫都在0℃以下,冬有極夜,夏有極晝,各100多天。大部分土地為冰層覆蓋,冰原面積達3.5萬平方公裡,永凍層廣佈。植被有苔蘚、地衣、矮樺等。礦藏有煤、磷灰石、鐵、天然氣和石油等。沿海多海象、北極熊、馴鹿、北極狐、海豹、海象、鯨等珍貴動物。1194年挪威人最早到達。1596年荷蘭極地航海傢威廉·巴倫支在尋找由北方通往中國和印度的“東方航線”時抵此,取名斯匹次卑爾根,意為“尖峭的山地”。1607年英國人哈德遜發現此地有許多珍貴動物,各國商人便蜂擁而至,掀起狩獵熱潮。隨後島上發現煤等礦藏,20世紀初又在此掀起圈山劃地、采煤熱潮。1919年巴黎和會期間,協約國為補償挪威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的損失,將群島劃給挪威。1920年的巴黎條約規定,挪威對該群島“擁有完全和絕對的主權”。據此,挪威政府於1925年正式宣佈該群島為它的一個行政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