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北部重要城市。一稱沙賈汗納巴德或老德裡。位於德裡中央直屬區亞穆納河西岸,西傍德裡山脈。面積241平方公裡,習慣上又常把新德裡和德裡兵營包括在內。1981年人口571.3萬,其中新德裡271.9萬。市內平坦低窪,排水不暢。1月平均氣溫14.0℃,5~6月34.0℃,最高溫可達41℃以上,年降水量715毫米,其中7~9月的季風雨占全年降水量66%。

  地當印度河流域去恒河流域的要道,在交通、戰略上居重要位置,自古即為印度重重鎮。開發歷史可上溯到3000多年前史詩《摩訶婆羅多》中所稱的因陀羅普羅斯塔城。公元前1世紀孔雀王朝的拉賈·迪盧重建此城,並命以己名,遂轉成今名。公元1206年德裡蘇丹和1526年莫臥兒帝國先後於此建都,並建紅堡(見彩圖)。1638 年沙·賈汗改建此城,並建豪華的賈瑪清真寺,將德裡命名為沙賈汗納巴德。1857~1859年英國殖民者把“英屬印度”首都遷至加爾各答。1912~1931年還都德裡。1931年遷新德裡。人口增長迅速,1901年人口僅約20萬,1941年也隻70萬;印度獨立後,大批移民從巴基斯坦湧入,至1961年遷入的人口即超出100萬。1971年增至364.7萬,成為印度第三大城市。

印度德裡紅堡的城樓

  德裡素以制造傳統的工藝品著稱,有金銀器皿、手飾、寶石和象牙雕刻以及棉毛紡織品、衣服、樂器和制革等產品。獨立後發展成一個中小規模的制造工業中心,有電子和機械產品、精密儀器和汽車部件、各種機床和電器設備等,尤以電子產品占全國重要地位。此外還有鋼鐵、化學、木材加工、食品加工和印刷等工業。印度北部的零售與批發商業中心,在各類商品中有服裝、幹果、香料、草藥、毛皮、皮革、羊毛和自行車、機器配件、鋼鐵等。印度儲備銀行和其他銀行所在地,也是地方保險業和股票經營之地。全國鐵路和公路交通中心之一。有國內民用機場和帕拉姆國際機場。

  市內多寺廟、古建築物和紀念碑。庫特高塔(1193~1220年建)全用石頭砌成,塔高約72.5米。紅堡呈八角型,城墻全由紅砂石砌成,堡內有許多宮殿、花園、軍營和其他建築物,宮殿用大理石和珍貴石料砌成,柱上、壁上鐫刻人物、花卉栩栩如生,窗欞為鏤空的整塊大理石,嵌鑲各色寶石;覲見宮是平頂大殿,有60根紅砂石柱;樞密宮較小,有白色大理石亭子一座。現代的國會大廈是中亞式建築,呈圓盤形,四周繞以白色圓柱,柱頭和屋簷全為印度藝術風格。主要的現代工業集中在德裡的西部。德裡大學在市區北部。新德裡是德裡的南延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