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本土第一大州。位於美國中南部,東南臨墨西哥灣,西南以格蘭德河為界,與墨西哥相鄰。總面積69.24萬平方公裡。人口1476.6萬(1981),城市人口占80%。首府奧斯丁。

  境內地形以平原為主,地勢由西北向東南傾斜。東南部是墨西哥灣沿岸平原,海拔不足150米,面積約占全州2/5;中北部屬內陸低原,海拔約150~600米;西部屬大平原中的高平原部分,海拔600米以上,其南端稱愛德華高原。該州地處亞熱帶,氣候南北差異較大。。夏季普遍高溫,除西南山地外,7月平均氣溫28~30℃;冬季溫和,1月平均氣溫1~16℃。無霜期180~320天。年降水量250~1400毫米,自西北內陸向東南沿海遞增,分屬亞熱帶半幹旱氣候和濕潤氣候。植被相應由西北部幹草原、中部高草原,向東南部森林過渡。沿海一帶夏秋之交易遭颶風侵襲,內地常受龍卷風之擾。河流多順地勢自西北向東南流入墨西哥灣,主要有格蘭德河、科羅拉多河、特裡尼蒂河、佈拉索斯河等。其中格蘭德河沿美、墨邊界流貫,在州內流程約1600公裡。天然湖泊較少,但大壩攔蓄而成的人工湖泊甚多,故水面面積居各州前列。

  1686年起成為西班牙殖民地。1821年墨西哥獨立時為該國的一省。1836年在美國策動下建立得克薩斯共和國。1845年歸屬美國。早期經濟以農業為主。20世紀初發現石油資源後進行大規模開發,促進瞭該州經濟的發展,尤其是第二次世界大戰後,迅速成為工、礦、農、商都很發達、經濟實力雄厚的州。人口增長也很快,1980年比1950年增長約85%。

  農場土地面積約占全州4/5以上,且以超過6000畝的大農場為主,機械化程度很高。農牧業產值居各州前列。1980年農場現金收入的42%來自種植業。作物種類多樣,其中棉花和高粱的產量居各州首位,水稻、小麥、玉米、花生、水果、蔬菜等也占重要地位。棉花原主要產於東部,隨著灌溉事業的發展,棉田逐漸西移。西部高平原和格蘭德河下遊河谷已成為州內主要產棉區,並盛產高粱、水果、蔬菜等。水稻集中分佈在墨西哥灣沿岸一帶。畜牧業發達,約占農場現金收入的58%,為全國牛、羊飼養頭數最多和牛肉、羊肉、羊毛產量最高的州。牧場廣闊,約占全州土地面積一半以上,主要分佈在中、西部地區。現養牛業已逐步向東部地區轉移。

  礦業產值為各州之冠。石油和天然氣開采突出,產量分別占全國1/2和2/5左右,約提供全州礦業產值的90%。墨西哥灣沿岸平原和近海海底,以及東、西部地區均有油、氣田分佈。墨西哥灣沿岸還盛產硫磺和鹽。制造業發展最快,產值已躍居各州前列。以州內豐富的資源為基礎,建立瞭龐大的煉油、石油化工和化學工業,主要產品產量在全國占有突出地位;同時發展起與石油工業配套的鋼鐵、鉆探設備、油管、油輪、水泥等部門。新興的電子和宇航工業也頗具規模。其他重要的制造業部門有非電氣機械、電器、飛機制造、金屬制品、食品、紡織、造紙等。墨西哥灣沿岸自科珀斯克裡斯蒂—休斯敦—博蒙特一帶,已成為全國最大的煉油和石油化工基地。休斯敦是州內第一大城和制造業中心,享有“世界石油之都”的稱號。達拉斯和沃思堡是中北部地區制造業中心,尤以飛機制造和農畜產品加工業著稱。

  交通運輸發達。鐵路和公路長度居各州首位,東部地區較稠密,達拉斯-沃思堡為該州陸路交通樞紐。油、氣產品主要依靠管道運輸,有2條管道幹線從產油區通往太平洋沿岸和五大湖、東北部地區。州內機場眾多,空運繁忙,達拉斯、休斯敦等城市擁有現代化國際機場。墨西哥灣沿岸多深水港,其中休斯敦貨運量逾億噸,為全國第三大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