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為大洋中的陸地。其範圍通常指太平洋中的美拉尼西亞、密克羅尼西亞、波利尼西亞三大島群和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見塔斯馬尼亞州)、新幾內亞島(伊裏安島)、新西蘭的南島與北島等在內的地理區域。北至夏威夷群島的庫雷島(北緯28°2′),南至澳大利亞的麥誇裏島(南緯54°),西至德克哈托格島(東經113°);東至迪西島(西經124°48′),也有人認為至復活節島,甚至更東的薩拉-戈麥斯島。地處亞洲、南極洲、南美洲和北美洲之間,西南臨印度洋,在國際交通和戰略上具具有重要地位。全洲陸地總面積897萬平方公裡,占全球陸地總面積6%,是最小的一個洲。

  本洲大陸面積不大,澳大利亞大陸面積768.2萬平方公裡,是一孤立的島狀大陸,輪廓較簡單,海岸線較平直,偏居本洲西南隅。小島眾多,遠離大陸,散佈在大洋之中。島嶼總面積129萬平方公裡,為大陸面積1/6弱。全洲島嶼數量雖1萬有餘,但新幾內亞島和新西蘭的南島和北島三者的面積就占島嶼總面積的79%。絕大部分島嶼集中分佈在澳大利亞大陸東、北兩面,從西北向東南呈弧狀分佈。島弧分成三層,靠近大陸的內層島弧,包括新幾內亞島、新西蘭北島、南島以及美拉尼西亞島群。外層島弧在大洋洲東北部,主體是波利尼西亞島群,內分5組島群,即中途島-夏威夷群島、巴爾米拉環礁-馬克薩斯群島、托克勞群島-社會群島、薩摩亞群島-土佈艾群島和土阿莫土群島。內外兩層島弧中間,是以密克羅尼西亞島群為主體的中層島弧,主要包括馬裡亞納群島、加羅林群島、馬紹爾群島、吉爾伯特群島等。

自然地理

  地質基礎和礦藏 大洋洲最古老的地體構造單元是澳大利亞大陸西部、中部地區的前寒武紀古陸。遠在太古代,這裡已成為陸地,地殼一直比較穩定,其中西部是從未被海水浸過的地盾區,地表由太古至元古界結晶巖組成。古生代石炭紀末,這塊古陸東面發生大規模的造山運動,形成瞭北起新幾內亞島,南到塔斯馬尼亞島,長達3000多公裡的海西褶皺山系,並有大規模的花崗巖侵入和局部地區的巖漿噴出。中生代白堊紀,海水侵入澳大利亞中部,把大陸分隔成東西兩部。新生代阿爾卑斯造山運動時期,已經準平原化的東部地區重新被抬升為山地,中部海水退出,又成為陸地;在東部地區南北兩端發生不均勻沉降,形成塔斯馬尼亞島和新幾內亞島;同時,在大陸東北面形成一系列弧形排列的島嶼。至此,奠定瞭全洲地體構造的基本輪廓。

  大洋洲礦藏主要有鐵、鋁土礦、鎳、銅、鉛、鋅、銀、磷酸鹽、硬煤、石油、天然氣以及金、鈾、鈦等,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澳大利亞的鐵、鋁土、鎳、鈾等礦藏均居世界前列;金、煤、鋁、鋅、石油、天然氣的蘊藏也很豐富。澳大利亞昆士蘭州的芒特艾薩和新南威爾士州的佈羅肯希爾附近是世界著名的兩個鉛鋅銀共生礦,藏於前寒武系及古生界地層,屬熱液交代礦床。銅礦主要分佈在巴佈亞新幾內亞和澳大利亞。新喀裡多尼亞的鎳礦和鉻礦也很豐富。三大島群的絕大部分島嶼上礦藏較少。較大的火山島上有少量金屬礦,珊瑚島上的主要礦藏為磷酸鹽。

  地形 大洋洲除少數山地海拔超過2000米外,一般在600米以下,地勢低緩。自西向東可分為5個地形區:

  西澳高原 大陸西部的侵蝕高原。面積約500萬平方公裡,占全洲總面積的55%。大多海拔200~500米,大部分地勢平坦,是一剝蝕的低高原。高原東側的蝕餘山脈麥克唐奈山脈和馬斯格雷夫嶺平均高度約1000米,最高點齊爾山海拔1510米。

  中澳平原 大陸中部的沉降平原。海拔一般不到200米。北部的卡奔塔利亞平原為低平的沖積平原,海拔多在50米以下。中部的盆地是一構造盆地,以艾爾湖為中心,大部分海拔在100米以下。南部的墨累-達令河平原,地勢低平,土質肥沃。

  東澳山地 大陸東部的斷塊山地。一般海拔800~1000米,東坡陡峻,西坡平緩。山地北段主要是低山丘陵,隻有少數由花崗巖、玄武巖侵入體構成的山峰,海拔1000米左右。山地中段,高度多在1000~1500米,山地南段的科西阿斯科山,海拔2230米,是最高峰。塔斯馬尼亞島是東部山地越過巴斯海峽的延續部分,為地壘式高地。

  大陸型島嶼 包括新幾內亞島、新不列顛島、所羅門群島、新喀裡多尼亞島以及新西蘭的北島和南島。大陸型島嶼的共同特點是:面積較大,有深厚的沉積巖層,屬第三紀新褶皺帶,地殼不穩定,平原狹小,多丘陵、山地,山勢高峻。

  新幾內亞島位於澳大利亞大陸的北面,南隔托雷斯海峽與約克角半島相望,是僅次於格陵蘭島的世界第二大島。全島地形呈東西向的帶狀結構。北部海岸帶是一條不連續的山帶。中部是北西至南東向延伸的中央山脈。西段地勢高峻,稱雪山山脈,其中查亞峰海拔5030米,是大洋洲最高點;東段為馬勒山脈,山勢向東逐漸降低,最後潛入珊瑚海,露出的一系列山峰,構成路易西亞德群島。中部有大片沼澤。中央山脈以南是巴佈亞平原,平原的地質基礎古老,地殼穩定。第三紀末平原南部地殼下沉,形成托雷斯海峽,新幾內亞島和澳大利亞大陸分離。

  新西蘭的北島地勢較低,以丘陵為主,山地隻占該島面積的18%。不同走向的山脈在島的中部匯聚,中間有一條北北東走向的地溝帶,是新西蘭的火山區,有眾多的火山峰;其中魯阿佩胡火山海拔2797米,為北島的最高峰。南島地勢高峻,山地面積占該島面積的70%,一般海拔2000~3000米,其中庫克峰高達3764米,是新西蘭的最高峰,山地中發育著一些大冰川,其中塔斯曼冰川長達28.9公裡,為全洲最大的冰川。

  海洋型島嶼 遠離大陸,面積較小,地質時期和大陸沒有聯系,基底缺少深厚的沉積巖層,主要為海底熔巖噴發物構成。包括美拉尼西亞島群外側的新赫佈裡底(見瓦努阿圖)、湯加群島以及波利尼西亞和密克羅尼西亞島群的全部島嶼。海洋型島嶼有火山島,也有珊瑚島。

  火山島在大洋洲分佈廣泛,如夏威夷群島、薩摩亞群島中的薩瓦伊島和烏波盧島、社會群島中的塔希提島、斐濟群島中的維提島和瓦努阿島、湯加群島中的瓦烏群島、馬裡亞納群島中的關島和塞班島等,均是典型的火山島。這類島嶼的基本特征是以丘陵、山地為主,海拔較高,山坡陡峻,濱海平原狹小或缺乏。

  珊瑚島多數屬於珊瑚環礁,面積較小,通常隻幾平方公裡至幾十平方公裡。環礁地勢低平,一般不超過海面1~2米。世界上的環礁大多數分佈在大洋洲。世界最大的珊瑚礁群大堡礁位於澳大利亞東北海岸外。密克羅尼西亞的幾乎全部島嶼,波利尼西亞的大部島嶼以及美拉尼西亞的部分島嶼均屬珊瑚環礁。(見彩圖)

大洋洲自然

  氣候 大洋洲的絕大部分地區處於熱帶和亞熱帶。南回歸線橫貫澳大利亞大陸中部,氣候幹熱。除東南部山地外,最熱月(1月)平均氣溫北部29℃,南部18℃,內陸大部分地區在30℃以上,絕對最高溫記錄達51℃(克隆卡裡);最冷月(7月)平均氣溫北部24℃,南部10℃。幹旱和半幹旱地區廣大。年降水量不足250毫米的地區占大陸總面積的35%,250~500毫米的地區占33%,兩者合計占68%。大陸中部艾爾湖一帶是大洋洲最幹旱少雨的地區,年降水量一般不足120毫米。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的濕潤多雨區僅占大陸總面積9%,限於大陸北、東、南沿海一帶。

  受海洋影響,大洋洲島嶼部分氣候暖濕。年平均氣溫一般都在26~28℃之間,年變率不大;終年多雨,年降水量在1000毫米以上,面迎東北信風的山坡可達2000~4000毫米。夏威夷群島考愛島東北部是世界上年平均降水量最多的地區,達11684毫米。

  大洋洲的氣候受地理位置、陸地特征、洋流、大氣環流等多種因素的影響,各地差異明顯,主要氣候類型有:

  赤道多雨氣候 分佈在赤道兩側島嶼,包括新幾內亞島西北部及北部、新不列顛島、俾斯麥群島以及所羅門群島和吉爾伯特群島的部分地區。終年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7℃左右,年較差1~3℃。降水呈雙峰型。年降水量2000~3000毫米。因地處赤道無風帶,降雨多為對流雨。

  熱帶海洋性氣候 主要分佈在美拉尼西亞島群的新赫佈裡底群島、斐濟群島、聖克魯斯群島,波利尼西亞島群的夏威夷群島、湯加群島、薩摩亞群島、社會群島、土阿莫土群島,密克羅尼西亞島群的馬紹爾群島、加羅林群島、馬裡亞納群島,以及澳大利亞大陸東北岸地區。高溫多雨,年平均氣溫26~28℃,年較差一般不超過5℃。西部的島群降水較多,年降水量多在2000~4000毫米,東南部島群年降水量較少,通常不超過1200毫米。在多山的島嶼上,迎風山坡可達2000~4000毫米,甚至6000毫米,而背風坡年降水量少於1000毫米。

  熱帶幹濕季節氣候 分佈在澳大利亞大陸的金伯利高原、阿納姆地、約克角半島、新幾內亞島的南部平原等地區。幹濕季分明,1月受西北季風帶來的熱帶海洋氣團的影響,炎熱潮濕,雨量豐沛,為濕季;7月受來自大陸的東南信風影響,幹燥少雨,為幹季。年平均氣溫一般在25℃以上。年降水量因地而異,如新幾內亞島南部的莫爾茲比港年降水量為950毫米,而澳大利亞北部的達爾文港為1490毫米。

  熱帶幹旱與半幹旱氣候 分佈在澳大利亞大陸的中部和西部。幹旱少雨,沙漠廣佈。年平均氣溫18~25℃。夏季炎熱,1月平均氣溫24~30℃;冬季溫和,7月平均氣溫13~17℃。內陸地區年降水量不到250毫米,向外逐漸增至500毫米。

  亞熱帶濕潤氣候 分佈在澳大利亞大陸的新南威爾士州、維多利亞州的東南沿海地帶和新西蘭的北島北部。溫和濕潤,1月平均氣溫一般為18~20℃,7月平均氣溫在8℃以上;年降水量700~1500毫米,季節分配均勻。

  亞熱帶大陸性幹旱與半幹旱氣候 分佈在澳大利亞大陸東南部山地以西的丘陵平原區,介於亞熱帶濕潤氣候和熱帶幹旱半幹旱氣候區之間。年降水量東部500毫米左右,向西逐漸降至250毫米以下。最熱月氣溫在25℃以上,最冷月氣溫一般不低於9℃。

  亞熱帶夏幹氣候 分佈在澳大利亞大陸的西南隅和南部以阿德萊德為中心的地區。夏季處在印度洋高壓的控制下,炎熱幹燥;冬季受北移的西風帶影響,氣旋活動頻繁,溫和濕潤。最熱月平均氣溫18~24℃,最冷月平均氣溫12℃以上。年降水量500~1000毫米,夏季降水僅占年降水量的4~9%。

  溫帶海洋性氣候 分佈在新西蘭的南島和北島南部、塔斯馬尼亞島等地。終年處於溫濕的西風控制下,無酷暑和嚴冬。年平均氣溫10~15℃,年降水量一般在700毫米以上。各島的東側降水較少,一般在500~700毫米。

  河流與湖泊 大洋洲的河流稀少而短小,水量不豐,季節變化較大,大多不利航行。河水補給主要是雨水,幾乎終年不凍。大陸上的墨累-達令河水系是全洲唯一發育成熟的水系。該河全長3750公裡,是全洲最長的河流,流域面積105.7萬平方公裡;水量不豐,年平均總徑流量236億立方米,雨季時洪水暴漲,枯水期水量很小,甚至上遊河段出現斷流。塞皮克河和弗萊-斯特裡克蘭河是新幾內亞島的兩條較長的河流。新西蘭北島的懷卡托河,全長425公裡,為新西蘭最長的河流。三大島群上的小河流,由島嶼中部高地向四周輻散,獨流入海。

  湖泊數量較少,類型不一。主要分佈在大陸上的南澳大利亞州和西澳大利亞州。南澳大利亞州的艾爾湖是一季節湖,湖盆在海平面以下15米,是大洋洲陸地最低點。新西蘭有陶波湖和蒂阿瑙湖都是冰蝕湖。三大島群湖泊較少,主要是由珊瑚礁環繞而形成的礁湖。新喬治亞島上的礁湖是世界上的大礁湖之一。

  植物、動物與土壤 熱帶雨林區 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東部沿海地帶、新幾內亞島中央山地及其以北地區、三大島群的大部島嶼。植物種類豐富,特有種類多,優勢喬木種屬為榕樹屬、桉樹屬、樟科、山龍眼科、棕櫚科等。林下為灰化紅壤、磚紅壤。

  熱帶稀樹草原和幹燥森林區 分佈區與熱帶幹濕季氣候區大體一致。樹種主要為金合歡屬和桉樹屬的喬木和灌木,草本植物主要為毛茛科、百合科、蘭科、喬木科的草類。土壤主要是紅壤和紅棕壤。

  濕潤亞熱帶森林區 主要分佈在澳大利亞新南威爾士州和維多利亞州的東部沿海地帶、新西蘭的北島北部。森林由硬葉常綠喬木組成,優勢種為各種桉樹、假山毛櫸和一些針葉樹。林下發育著腐殖質含量較高、粘性很強的厚層紅棕色森林土。

  幹燥亞熱帶森林區 主要分佈在大陸西南部和墨累-達令平原東南部,是硬葉常綠喬木和灌木組成的較開敞的疏林。優勢植物種屬仍為桉樹屬和金合歡屬。典型的土壤是褐色土。

  熱帶和亞熱帶荒漠區 主要分佈在大陸中部南回歸線兩側和南緯30度以南的澳大利亞灣沿岸。散生著硬葉旱生木本科草類、無脈金合歡和桉樹屬的灌木林叢以及雜佈著針茅草叢的馬利灌叢。荒漠土廣泛分佈。

  溫帶森林區 主要分佈在新西蘭的南島和北島南部以及塔斯馬尼亞島,是以紅松、黑松和假山毛櫸等為主的混交林。林下發育著微酸性的棕壤和灰棕壤,一般土層深厚,肥力較高。

  動物區系 新西蘭南島、北島和斯圖爾特島等地區的動物,屬於地球上最古老的動物區系。動物仍保有中生代晚期的面貌,具有古老性和特有性。新西蘭動物區系種類貧乏,僅有哺乳類3種,鳥類87種、兩棲類1種、蝶類16種。缺乏高級哺乳類動物。其中的新西蘭蝙蝠為新西蘭的特有種。鳥類中無翼目為特有目,幾維鳥是代表性動物,兩翼退化,不會飛翔,視力差,聽覺靈敏,晝伏夜出。爬蟲類中鱷蜥具古老性,是特有種。兩棲類中的滑蹠蛙也是特有種。

  澳大利亞大陸、塔斯馬尼亞島、新幾內亞島、俾斯麥群島、所羅門群島等區域屬另一個動物區系,這裡保存著有袋類等低級哺乳動物。有袋目運動約有150種,如袋鼠、袋熊、袋鼯、袋鼴等。還有哺乳類中最原始的單孔動物,如鴨嘴獸和針鼴。此外,鳥類特有種達450種以上,如鴯鶓、琴鳥、笑鳥等。(見彩圖)

澳大利亞袋鼠

  新喀裡多尼亞島、加羅林群島和馬裡亞納群島以東,北至夏威夷群島,南到土阿莫土群島,屬波利尼西亞動物區系。鳥類繁多,缺乏兩棲類、鱷類、蛇類等動物,哺乳類也隻有蝙蝠和少數嚙齒類動物。

居民和發展簡史

  歐洲殖民者入侵前,大洋洲土著居民形成許多部落,如毛利人等已從事農業、漁業、狩獵、采集,並發展瞭自己的文化。

  自16世紀20年代葡萄牙和西班牙殖民者開始入侵到1788年,大洋州絕大部分已淪為英國、西班牙、葡萄牙、荷蘭等國的殖民地。19世紀中葉後,又遭英國、法國、德國、荷蘭、美國、日本等帝國主義幾次瓜分。在長期的殖民統治下,土著居民慘遭屠殺,人口日益減少,資源被掠奪,經濟畸形發展,成為殖民者的原料供應地。為瞭民族生存和獨立,毛利人和當地其他各族人民,對外來侵略者進行瞭長期的鬥爭。20世紀初澳大利亞、新西蘭兩國擺脫英國統治,取得瞭獨立。60年代西薩摩亞和瑙魯兩國從殖民統治下取得獨立。70年代以來,湯加、斐濟、巴佈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圖瓦盧、基裡巴斯、瓦努阿圖等國又相繼獨立。

  除南極洲外,大洋洲是世界人口最少的一個洲。1984年約為2460萬人,占世界人口0.5%,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裡不足3人。全洲人口65%分佈在澳大利亞大陸。各島國人口密度也有顯著差異。圖瓦盧人口密度平均每平方公裡308人,瑙魯364人,而巴佈亞新幾內亞平均每平方公裡隻有8人。

大洋洲國傢和地區

  澳大利亞、新西蘭兩國人口占全洲人口的78.5%。在種族構成中,澳、新兩國白種人占優勢。在新西蘭,毛利人(波利尼西亞人的一支)占人口9%。美拉尼西亞人、波利尼西亞人和密克羅尼西亞人依次分佈於同名的三大島群。大洋洲土著居民中分兩大語系,即巴佈亞語系和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前者在巴佈亞新幾內亞使用,後者使用范圍廣泛,是巴佈亞語系以外各島國和島嶼地區通用的大語系。馬來-波利尼西亞語系可分3支,即密克羅尼西亞語支、美拉尼西亞語支和波利尼西亞語支。各民族各有本族語言,官方語言多為英語。居民大部分信奉基督教。亞洲居民及其後裔分別信奉印度教、伊斯蘭教、佛教和猶太教。

經濟地理

  大洋州各國經濟發展水平差異顯著。澳、新兩國為經濟發展水平較高的資本主義國傢。其他均屬發展中的國傢和地區,經濟發展水平較低。

  農業 澳、新兩國有現代化的農牧業,產品商品率高。澳大利亞羊毛生產和出口占世界第一位,新西蘭出口羊肉居全球之首。澳大利亞農牧業生產主要分佈在大陸東南部,寬160~402公裡的新月形地帶,從昆士蘭州東南部的達令丘陵地起,西南抵南澳大利亞州埃爾半島。西澳大利亞州西南部也有一塊呈西北、東南走向的發達農牧區。澳大利亞大陸內部為粗放牧區。新西蘭的農牧業較均勻地分佈在南、北兩島,北島養牛業最為發達,南島東部平原是典型的農牧業混合區,為新西蘭的重要谷倉。其他島國多以農業生產為主,發展水平較低。農業分商品性農業和自給性農業兩類,前者以熱帶和亞熱帶經濟作物為主,主要有椰子、甘蔗、可可、咖啡、油棕等,其中椰子產品產量和出口量在世界均有一定地位;後者以生產薯類為主。糧食不能自給。漁業資源豐富,因捕撈方式落後,產量有限,隻部分國傢有少量魚產品出口。巴佈亞新幾內亞、所羅門群島等國森林覆蓋率高達75~90%,伐木和木材出口在國民經濟中占重要地位。

  礦業 金屬礦物資源豐富,澳大利亞大陸為集中產區。西澳大利亞西北部的皮爾巴拉地區與奧夫薩爾米亞山嶺為鐵礦石主要產區。1963年以後鐵礦石出口量迅速增加,日本為最大買主。新西蘭南、北兩島的西海岸也出產少量鐵礦石。約克角半島西側為鋁土礦重要產地。卡爾古利是60年代新崛起的鎳礦開采中心。芒特艾薩盛產銅礦石,它同佈羅肯希爾一起成為大洋洲鉛鋅銀共生礦的兩大產地。錫礦開采集中於塔斯馬尼亞島和大陸東南部的阿德萊德地區。上述金屬礦產量均居世界重要地位。19世紀中葉開始,澳、新兩國黃金采掘業曾興盛一時,近年生產雖不如以往,但仍占有一定地位。

  大洋洲其他國傢和地區主要礦物有銅、鎳、鉻、磷酸鹽等。銅礦開采集中於巴佈亞新幾內亞的佈幹維爾島。新喀裡多尼亞是世界重要的鎳礦開采中心之一,鉻礦石產量也占有一定地位。瑙魯是大洋洲諸國中出產磷酸鹽最多的國傢。

  澳大利亞煤炭資源較豐富,且產地靠近東南沿海工業交通發達地區,對鋼鐵工業、能源工業的發展和煤炭出口都很有利。新西蘭能源主要是水力,還有地熱等。

  工業 工業主要集中於澳大利亞,其次是新西蘭。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前,澳、新兩國以農牧業經濟為主;大戰期間,兩國經濟發展較快,工業比重上升。50~70年代工業發展迅速,其生產總值和就業人員遠超過農牧業。兩國分別建立瞭鋼鐵、有色冶金、機械制造、化工、建築材料、紡織、農畜產品出口加工等工業。澳大利亞工業多分佈在昆士蘭州羅克漢普頓到南澳大利亞州懷阿拉之間的新月形濱海地帶。這一地帶是大洋洲的工業中心,也是南半球工業最發達的地區之一。新西蘭工業多集中在北島的幾個城市,其中奧克蘭是全國最大的工業中心。

  其他國傢和地區工業比較落後。現有工業多為農、林產品加工業,如椰子加工、蔗糖加工等。巴佈亞新幾內亞、斐濟、所羅門群島、西薩摩亞等國還建立瞭一批為當地生產、生活服務的小型制造業。瑙魯及新喀裡多尼亞,以礦業為國民經濟命脈。1972年開始,銅礦開采成為巴佈亞新幾內亞的重要工業部門。大洋洲各國除礦產品和少部分農林產品加工工業在生產地以外,工業多分佈在首都和首府;近年來都重視發展旅遊業。

  交通 大洋洲是世界上許多重要海上和空中航線的必經之地,許多國際海底電纜都通過這裡。在洲內,海運是國與國、島嶼與島嶼之間相互聯系的重要手段。主要港口有澳大利亞的悉尼、墨爾本,新西蘭的奧克蘭、惠靈頓,巴佈亞新幾內亞的莫爾茲比港,新喀裡多尼亞的努美阿,斐濟的蘇瓦,東薩摩亞的帕果帕果,法屬波利尼西亞的帕皮提等。其中悉尼和奧克蘭兩港為世界著名海港。

  大洋洲的鐵路網與公路網絕大部分集中在澳、新兩國,多數島國沒有鐵路,公路網也很稀疏。

  

參考書目

 T.麥克奈特著,陜西師范大學《澳大利亞地理總論》翻譯組譯:《澳大利亞地理總論》,陜西人民出版社出版,西安,1977。(Thomas L.McKnight,Australia,Corner of the World,a geographical summation,Prentice-Hall Inc.,U.S.A.,1970.)

 K. W. Robison, Australia,New Zealand and the Southwest Pacific,University of London Press Ltd.,London,19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