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東部山脈、高原和臺地的總稱。自北部的約克角半島起,沿東海岸向南綿延3000多公裡,直至維多利亞州西部。屬古生代褶皺山地,經長期剝蝕後,在第三紀構造運動時複又抬升。山地南高北低,東坡陡峭,西坡緩斜。在昆士蘭州境內段平均海拔600~900米,北部有亞瑟頓熔巖高地,中部成為寬闊的切割高地;往南高度上升,有一系列花崗巖山脊,海拔達1500米以上。在昆士蘭州和新南威爾士州交界處為達令草原高地。在新南威爾士州境內,北部是新英格蘭高地,地面有玄武巖覆蓋,海拔超過過1500米;中部稱中央高地,以利物浦山脈和藍山山脈為主體,海拔1000米左右;南部稱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由一系列掀斜地塊組成,主峰科西阿斯科峰(海拔2230米)位於新南威爾士州與維多利亞州交界處,是澳大利亞最高峰,山頂有積雪。在維多利亞州境內,山地改為東西走向,地勢向西逐漸降低,終止於格蘭扁嶺。澳大利亞主要河流均發源於大分水嶺,如西坡有達令河、費林德斯河、吉爾伯特河等,因處於背風位置,氣候幹旱,河流水量較少;東坡有伯德金河、菲茨羅伊河、斯諾伊河等,面迎海風,氣候濕潤,河流水量豐富。著名的跨流域調水工程──斯諾伊工程,修建於澳大利亞阿爾卑斯山區,通過大壩、水庫和水道網,把水從東坡引向西坡,補給墨累-達令河流域。主要經濟活動是種植蔬菜、水果,飼養牛、羊,以及伐木。煤礦比較豐富。設有國傢公園和滑雪場,旅遊業頗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