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典首都,最大城市和經濟、文化中心。位於波羅的海西岸、梅拉倫湖(488平方公裡)入海處。地當全國海岸線中點,陸上可通過梅拉倫湖溝通廣大內地,地理位置非常重要。城市面積211.3平方公裡,其中內陸水面占12.7%,人口65.1萬;包括周圍19個市政區的“大斯德哥爾摩”,面積6494平方公裡,人口達141萬(1984)。

  城市坐落在14個島嶼和一個半島上,水域廣闊,橋樑縱橫,林木蒼翠,環境幽美,被譽為“北方的威尼斯”。雖地處處北緯59°12′,但氣候溫和濕潤,1、2月平均氣溫均為-3℃,7月17℃。年降水量555毫米,各月分配較均勻,夏、秋兩季略多。因緯度較高,6月下旬的仲夏節前後幾乎通宵不夜,是一年中的旅遊旺季。

  斯德哥爾摩意即“木頭島”。13世紀初首建於梅拉倫湖入海口處的一個小島(斯塔斯島)上,城堡由巨木建成,因而得名。長期是瑞典中部的商業貿易中心。1436年起成為首都。從1637年起,在小島以外開始出現新市區,城市規模日漸擴大,居民由16世紀初的1萬人增到1660年的4萬人和1850年的9萬人。19世紀末葉以後,隨著瑞典工業化的發展,城市迅速擴大,1961年人口達81萬的歷史最高水平。因多島多湖市區土地有限、地價昂貴等,限制瞭城市的發展。自1961年起城市人口趨於下降,而市中心區人口從30年代起即開始減少。

  19世紀以來一直是國內最大的工業中心,商業貿易地位更為突出,全國各大企業和銀行公司的總部有60%設此,工業總產值和商品零售額均占全國1/5左右。工業進口原料、出口成品、技術先進,主要生產電機、電器、機械、車輛和船舶,印刷、服裝、化學、制藥等部門在國內也占重要地位。工業大部分集中於北、西、南3個郊區。斯德哥爾摩港年吞吐量約700萬噸,占全國20%,是僅次於哥德堡的第二大港,碼頭總長約20公裡。有4條鐵路幹線分別通馬爾默、哥德堡、韋斯特羅斯以及北部地區。市內多文化設施,皇傢科學院、皇傢工程科學院、國際和平研究所、皇傢圖書館等均享有盛譽,各種博物館有40多座,並是全國最大的教育中心,設有斯德哥爾摩大學及體育、商業、藝術、師范等數十所學院。諾貝爾獎金授獎儀式在此舉行。

斯德哥爾摩鳥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