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

  西晉大臣。字元凱。京兆杜陵(今陝西西安東南)人,司馬懿之婿。起傢拜尚書郎,晉泰始中任河南尹、秦州刺史。以明於籌略為度支尚書,上疏提出安邊興國的政治、經濟措施五十餘條,均為朝廷採納。咸寧四年(278),繼羊祜任鎮南大將軍、都督督荊州諸軍事,擊敗吳將西陵督張政,連表陳滅吳之計。太康元年(280)統兵攻取江陵、招降江南諸郡,封當陽縣侯。滅吳後,晉武帝司馬炎以為天下太平,欲下詔罷州郡兵。杜預認為天下雖安,忘戰必危。還鎮襄陽後,勤於講武,在要害處設置屯營。同時興學校,講文治,又開鑿滍、淯諸水灌溉田畝萬餘頃,疏通夏水水道,以利漕運,時人尊為“杜父”。五年,朝廷征預還都輔政,行至鄧縣病卒。他博學多能,軍事上以謀略著名,時稱“以計代戰一當萬”;長於史學,自稱有“左傳癖”,著《春秋左氏經傳集解》,始合經傳為一。參考各傢譜第,著為《釋例》,又作《盟會圖》,對先秦歷史和禮儀制度均有所闡明。他曾與賈充、鄭沖等刪定律令,就原漢律九篇新增十一篇;為《泰始律》六百二十條作註解,主張律文應簡單明瞭。所著《律本》二十一卷、《雜律》七卷,均佚。他還長於天文歷法,奏上《二元乾度歷》,對於農器、機械也有研究,朝野稱為“杜武庫”,意謂無所不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