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幹流階梯開發計畫中的大型樞紐工程。為以灌溉為主,兼顧發電和部分供應包鋼工業用水等具有綜合效益的水利工程。位於內蒙古自治區河套平原的西部邊緣,磴口縣巴彥高勒鎮東南。水利樞紐包括攔河閘18孔,攔河土壩2000多米,南北兩岸引水閘3座,總幹渠跌水電站和庫區圍堤等。1962年5月啟用,年引水140~200天,年均引水量45億立方米。灌期灌區引水量占同期黃河來水量的21.5%,主要供給河套灌區(後套及三湖河灌區)和伊盟灌區用水。計畫灌溉面積120萬公頃,保證灌溉溉面積47萬公頃。攔河閘下泄最小流量保證100立方米/秒以上,以滿足包鋼工業和下遊灌區用水。總幹渠渠首電站第一期裝機2000千瓦,與烏達、海勃灣及臨河、杭錦後旗等地區聯網,埂洎業排灌用電。以這一樞紐為起點,於黃河北岸和南岸修瞭兩條平行於黃河的總幹渠,總長400多公裡。各幹渠由總幹渠引水,基本結束瞭多口引水、無壩自流的落後狀況,保證瞭灌溉用水,減少瞭黃河水入渠的泥沙量,大大減輕瞭清淤的負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