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轄市,新興重工業城市,閩西北政治、經濟、文化重鎮。位於省境中部偏西,沙溪中遊。轄2區及龍溪、寧化、大田、沙縣、將樂、清流、建甯、泰寧、明溪9縣。面積2.30萬平方公裡,人口244.94萬;其中市區面積1178平方公裡,人口23.41萬。1940年設三元縣。1956年合三元、明溪為三明縣,1960年設市,為三明行政公署駐地。1983年行政公署撤銷。市境地形分3部分:西部為低山,東部為中山,中部為丘陵和河谷平原。沙溪流經市境,具有灌溉、航運和發電之利。氣氣候屬中亞熱帶。森林覆蓋率達63.3%,居世界前列。林產品除木材、毛竹外,尚有筍幹、香菇、松脂、桐油等。三明筍被譽為閩筍之冠,產量也居全省第1位。水果以柑橘為主,是全國柑橘生產基地之一。三明市各縣也是福建商品糧生產基地之一。

  自1958年以來,三明已建設成為擁有冶金、機械、化工、化肥、農藥、燒堿等部門較為齊全的新興工業城市,工業總產值僅次於福州,居全省第2位。三明鋼鐵廠是全省最大鋼鐵聯合企業,能軋制軌、線材等百餘種產品。三明化工廠則為全省最大氮肥廠。三明市深居內陸,地形上系一盆谷地,風力小,工廠廢氣外排困難,壅聚在盆地內,造成大氣污染;廢水大量排入沙溪,造成水質污染。大氣污染和水質污染的程度在福建省各城市中均屬最嚴重。

  水陸交通便利,鷹廈鐵路經過市境。至1991年初市境已建有公路近萬公裡。名勝有滴水巖。莘口有青鉤栲自然保護區(見莘口自然保護區)。市屬清流縣有儲量50萬噸以上的高品位露天錳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