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經瑞士和法國的河流。源出瑞士境內南阿爾卑斯山達馬施托克峰南側羅納冰川。在法、瑞邊境借道萊芒湖(日內瓦湖),然後經法國東南部註入地中海,全長812公裡,流域面積9.7萬平方公裡。其中法國境內長522公裡,流域面積占全流域面積的9/10。出萊芒湖後,切割南侏羅(汝拉)山,沿阿爾卑斯山的西部高地邊緣,切穿第四紀冰川橫谷南流,後轉向西北,再折向西至裡昂,其間有安省和索恩河匯入。裡昂以上為河流上遊,谷地較窄,水文狀況具有山地河流特點。以冰雪融水補給為主,夏季水位高高於冬季。流量在裡昂上遊為600立方米/秒(索恩河會合前)。裡昂以下至阿維尼翁為中遊,河流在中央高地和阿爾卑斯山前地帶之間流過,西岸直逼中央高原,多短小流急的支流,東岸為廣大的阿爾卑斯山的山麓冰磧平原,有眾多支流經此註入。中遊河段較大的支流有伊澤爾河、德龍河等。索恩河至裡昂匯入後,流量大增,在日沃爾達1020立方米/秒。冰雪融水對水位的影響明顯減少,而以冬季水位升高、夏秋水位降低為特點。自此向下流量逐漸增大,瓦朗斯處為1400立方米/秒。伊澤爾河匯入後,夏季水位較高。阿維尼翁以南為下遊和三角洲地區,先後有阿爾代什河、加爾河和迪朗斯河等匯入,春秋流量最大。下遊分成大、小羅訥河兩支入海形成三角洲,三角洲面積達750平方公裡。河口年平均流量1500立方米/秒。每年由河水帶入地中海的泥沙約2000萬立方米。國營羅訥河公司主管流域整治工作,通過攔河築壩,修建電站,治理航道,暢通瞭裡昂至地中海之間的內河運輸,使之成為聯系法國北部、東部和地中海沿岸的重要通道。以裡昂為中心的河谷地帶則是法國重要的工業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