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第三大島。東北隔關門海峽與本州相對,東隔豐予海峽和豐後水道與四國為鄰,東南臨太平洋,西北隔朝鮮海峽與朝鮮相望,西隔黃海、東海與中國遙對。連同屬島面積約4.34萬平方公裡,人口1434.7萬(1984)。舊為築紫、築後、肥前、肥後、豐前、豐後、日向、大隅、蒴摩九國,故有九州之稱。九州地方包括福岡、佐賀、長崎、熊本、大分、宮崎、鹿兒島和沖繩8縣。地勢多山,且多火山。北部築紫山地,為中國山地向西延伸的部分,海拔500米左右,最高點1055米(背振山);間有盆盆地、平原,如築後川等河下遊沖積的築紫平原和福岡平原等。南部九州山地,為四國山地的延伸部分,斜貫九州島中南部;山高谷深,主峰祖母山海拔1758米。山地森林較多。源出山地諸河,多急流,水力資源豐富,成為南九州工業發展的動力基礎。全島火山分佈較廣,有著名的阿蘇山、霧島山火山群分佈於南部,並向南延續到吐噶喇列島。南部有火山噴出物所形成的灰砂層臺地,土壤瘠薄。海岸線曲折,多海灣、島嶼、半島;東部日向灘沿岸為隆起海岸,岸線平直。氣候溫暖多雨,除山地外,1月平均氣溫都在4℃以上;大部分地區年降水量2000毫米左右,梅雨期時間長,降水多,臺風侵襲時常風澇成災。工業產值占全國的6.1%(1982)。各縣產業結構不同。福岡縣工業較發達,其餘各縣農、林、水產業所占比例高於全國水平。九州北部有豐富的煤炭資源,煤炭產量在全國有重要地位。制造業以鋼鐵、化學、造船等為主,其核心地區為北九州工業地帶。70年代以來,電子工業發展迅速,有“矽島”之稱。農、林、漁業比較發達。北部的築紫平原為全國著名水稻產區。主要農作物除水稻外,果樹、蔬菜在國內占有重要地位。以佐賀縣為中心的柑橘生產亦甚重要。南部蔬菜、果樹園藝業發達,並產甘薯、煙草、宮城為各大城市的蔬菜基地。肉牛、豬飼養頭數居全國前列。漁獲量占全國的17.4%(1982)。鐵路與公路幹線借關門海底隧道及關門大橋與本州相連。海上運輸以北九州港口較重要,為全國特定重要港灣之一。福岡與北九州市均為百萬人口以上的大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