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故都,著名文化、遊覽城市。京都府首府。位於本州中部偏西,琵琶湖西南,京都盆地北部。面積610.6平方公裡,人口146.9萬(1986)。地處低平盆地,市街北部海拔70米,南部僅11米。高野川、賀茂川從北向南縱貫市區,桂川從市區西部流過。氣候溫和濕潤,稍具內陸性,寒暑差別較大。年平均溫度15.2℃,1月最低-0.6℃,8月最高33.2℃。年降水量1669毫米,集中在6~9月。

  京都市又名“西京”,古稱“平安京”。西元元794年,日本首都從“長岡京”(今京都府西南)遷至地勢險要的京都盆地內。仿照8世紀中國唐代長安和洛陽城的建築式樣,在此建立新都,並命名為“平安京”,意為和平與安寧。1467年毀於戰爭,後經安土桃山時代重建,人口增至20萬。江戶時代末期增至60萬。京都作為首都時間長達1075年,故有“千年古都”之稱。1869年遷都東京之後,京都仍是宗教、文化中心。1871年設“京都府”,1889年設“京都市”。

  輕紡工業發達,以傳統的絲綢織品和手工藝品為特色,著名的“西陣織”和“友禪染”已有近千年歷史。具有地方特色的產品還有清水陶瓷“伏見酒”、“京人形”和漆器等。新興的電子、電機、運輸機械和印刷出版等亦有發展。為保持古城傳統風貌,戰後新建企業多佈局在歷史文化遺跡較少的衛星城鎮。陸路交通樞紐。東京—博多高速鐵路橫穿市區南部,名(古屋)神(戶)高速公路呈弧線切過市區南部邊緣,並同東(京)名(古屋)等高速公路相連,組成高速公路網,通向全國各地。

  日本佛教中心和神道聖地。全市有西本願寺、東本願寺等佛教寺廟1500多所和平安神宮等神社200餘座,多為古建築,珍藏經書典籍和歷史文物(見彩圖)。

日本京都市金閣寺雨景 環境幽美,園林各具特色,還有京都禦所(即舊皇宮)、二條城等名勝古跡。嵐山是全國著名風景遊覽區。1979年在嵐山山麓大堰河畔建有“周恩來總理詩碑”。旅遊業發達,平均每年吸引3000多萬國內外遊客,已發展成為國際著名遊覽城市。西日本文化教育中心,有大學20多所,其中京都大學(原名京都帝國大學)創建於1897年,為日本最古老的大學之一;國立京都博物館(戰前稱帝室博物館)收藏陳列從古代日本到中世各時期的文物和中日文化交流珍品,是千年古都的歷史縮影。還有國立近代美術館、工藝美術陳列所、陽明文庫等。

  東京市轄有11個區,中京區為主要商業區;市東、西兩側近郊,是主要旅遊區;市南為工業區,建有“洛南工業地帶”與大阪、神戶工業區連成一體,成為“京阪神工業地帶”的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