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西蘭最大城市和港口。位於北島北部奧克蘭半島的奧克蘭地峽上。東北是通向南太平洋岸豪拉基灣的懷特馬塔港,港區水域廣闊,航道最大深度約10米,是目前奧克蘭港海運集中區(見彩圖)。

新西蘭奧克蘭市港區 西南面為馬努考港,瀕臨塔斯曼海,港區海水較淺,不適宜大型海洋輪船進出。介於兩個港灣之間寬僅13公裡裡的地區,是市中心所在。市區及其近郊地勢起伏,有許多死火山錐,聳立在市中心的伊登山(高196米),就是一個典型的死火山錐。氣候溫和濕潤,平均氣溫2月19℃,7月11℃,年平均氣溫15.4℃,平均年降水量1268毫米,各月降水量變化不大。

  在西方殖民者到來以前,是毛利人的主要聚居地區,至今在郊區附近不少火山岡丘上,仍保留著早期毛利人的堡壘式聚落遺址。城市始建於1840年,當時隻有居民約2000人。1841~1865年期間曾是殖民統治的首府。現以市區為中心,連同郊區及四周20多個工業衛星城鎮在內,居民共77萬人(1981),約占全國總人口四分之一。是世界上毛利人和波利尼西亞人聚居最多的城市。

  早期為奧克蘭半島地區及其鄰近海域的農、畜、林、漁生產物資的集散貿易市場。現已發展成為全國工業、貿易最大中心和海運樞紐,也是全國主要海軍基地。除少數服裝、煙草、傢具、冷凍和畜產品加工等工業分佈在市中心區外,規模較大的新興工業大部分集中在市東南郊的一些衛星城鎮。在市區西南58公裡的格倫佈魯克有鋼鐵廠。對外貿易額約占全國外貿總值的1/3。主要出口商品有乳制品、肉類、木材等,進口以石油和鋼鐵制品為主。市中心區與北郊衛星城鎮之間有1959年建成的懷特馬塔港區大橋,通向北岸的新興住宅區和海軍基地。市區內有利用大片草地和一些死火山辟建的公園,有奧克蘭大學(1882年建)和戰爭紀念博物館,後者以收藏毛利人文物富贍著稱。此外,還有藝術館、圖書館、天文館、動物園以及海濱浴場、遊艇俱樂部等。在南郊有大型國際機場。奧克蘭半島北部沿海港灣曲折,島嶼眾多,到處有火山遺跡,景色優美壯麗,歷史文物豐富,交通便利,近年來旅遊業有較大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