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河中遊支流。古稱奢延水,後因含沙量大,潰沙急流,深淺不定,唐改稱無定河。發源於陝西省定邊縣白於山北坡上,上源稱紅柳河,東北流至內蒙古烏審旗巴圖灣,折向東流複入陝西境,經橫山縣至榆林縣的魚河堡折向東南,至清澗縣入黃河。全長491公裡,流域面積3.0261萬平方公裡。主要支流有蘆河、榆林河、大理河、淮寧河等。

  無定河流經風沙草灘區和黃土溝壑區,年均徑流量15.35億立方米,年輸沙量2.17億噸,侵蝕模數6090噸/平方公裡裡/年,屬黃河流域含沙量最大的河流之一。流域面積僅占黃河三門峽以上面積的1/23,而輸沙量卻占1/6。洪枯水量變化大,暴漲暴落。河源至巴圖灣,兩岸坍塌嚴重,河水渾濁,蒙古語“薩拉烏蘇”意即黃水。巴圖灣至魚河堡,灘地與峽谷相間,土壤肥沃,農產豐富。魚河堡以下約100公裡河谷較寬,平均1000米,最寬達2500米,兩岸階地農產豐富,主要城鎮和公路多沿河分佈。下遊峽谷寬100~150米,迂回曲折,有80餘處急流險灘。

無定河流域高區溝的治理

  20世紀50年代以來,由於對全流域進行瞭因地制宜、因害設防的綜合治理,農業生產條件得到初步改善。1971~1980年年平均輸沙量0.948億噸,比過去減少一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