烏倫古河尾閭,屬內陸湖,亦稱佈倫托海或福海。位於新疆北部福海縣境,準噶爾盆地北部。湖體分兩部分:北為佈倫托海,又稱大海子;南為吉力湖,又稱巴噶、波特港、小海子。溝通大小湖的水道稱庫依尕河,為長約10公裡的沼澤地。大湖東北與額爾齊斯河之間有寬約2.2公裡的地峽。1958年大湖水面高程482.8米(低於額爾齊斯河水面14米,低於小湖水面2米),大湖水面800多平方公裡,容積90多億立方米;小湖水面170平方公裡,容積20億立方米。湖盆長期以來為積鹽中心,但過去去烏倫古河每年補給水量8~10億立方米,積鹽過程緩慢。1958年小湖礦化度為0.2克/升,為淡水湖;大湖礦化度3克/升。1959年以來烏倫古河中遊大面積開墾,河水除大量引入灌區外,還引蓄於水庫,入湖水量大減,至1968年僅2億立方米。1970年在地峽處開挖渠道,引額爾齊斯河水入大湖,利用河湖間水位差發電,大湖獲得額爾齊斯河補給。1972年庫依尕河上建攔河閘以後,額爾齊斯河補給大湖,烏倫古河補給小湖。由於補給來源減少,1959年以後湖水位明顯下降。大湖從1959年的482.8米降至1969年480米,1979年又降為479.1米。目前大湖水面730平方公裡,容積58億立方米,水位逐漸趨於穩定。小湖水位已回復到482.5米,水面165平方公裡,容積15億立方米,接近1959年情況。由於水位下降,湖水濃縮,湖水礦化度迅速增加。1980年平均礦化度為3.8克/升,小湖為0.41克/升,大湖西南部6.8克/升,其他部位3克/升左右。湖水於10月下旬開始結冰,11月中旬全面封凍,翌年3月下旬開始解凍,冰凍期約130天,冰厚1米左右。

  湖區水質肥沃,浮遊生物豐富,有浮遊植物75種,浮遊動物10多種,水生維管束植物6種,底棲生物亦多,大、小湖均屬於營養型湖泊。主要經濟魚類有:貝加爾雅羅魚、河鱸、斜齒鯿、東方真鯿、圓腹雅羅魚、銀鯽、丁卡等,以前4種產量居多。平均年產量約3000噸,最多年4500噸,占新疆魚產總量1/3以上。

  由於湖面水位下降,湖濱的沼澤面積逐漸減少,蘆葦產量和質量均下降;1972年沼澤面積已減少22平方公裡,蘆葦高度由2~4米變為現在的0.5~1米。同時,沙堤、沙灘面積卻日漸增加。1960年以前大湖未見沙堤,1972年沙堤斷續露出水面。1980年沙堤已連續,寬約400米,最高處露出水面2米。大湖東部駱駝脖子出口處變窄變淺,正向潟湖方向發展。從環境條件看,烏倫古湖可從近20多年的惡性循環轉向今後的良性循環,主要措施是從額爾齊斯河增加引水量,並從烏倫古河揚水灌溉湖周草地及湖西南地區。這樣不僅湖水位可回復,湖水加速循環後亦可淡化。從額爾齊斯河引水的規劃工作正在進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