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最大的典型熔巖堰塞湖。國傢級重點風景名勝區,著名旅遊、避暑和療養勝地。曾稱忽汗海和畢爾騰湖。位於牡丹江上遊張廣才嶺與老爺嶺群山中,在黑龍江省甯安縣城西南。湖區周圍有火山群、熔巖臺地等。湖面南北長45公裡,東西最寬處僅6公裡。面積95平方公裡。湖深南部僅幾米,北部一般可達40~50米,鹿圈脖附近最深達62米。湖面平均海拔350米。鏡泊湖為新生代第三紀中期所形成的斷陷谷地。第四紀晚期,湖盆北部發生斷裂,斷塊陷落部分奠定瞭今日湖盆基礎。同時在今鏡泊湖電站大壩壩附近和沿石頭甸子河斷裂谷又有玄武巖溢出,熔巖流與來自西北部火山群噴發物和熔巖匯集,在“吊水樓”附近形成一道玄武巖堰塞堤,堵塞瞭牡丹江及其支流,形成鏡泊湖。湖域有由離堆山及山岬形成的小島,如大孤山、白石磖子、小孤山、城墻磖子、珍珠門、道士山和老鴰磖子等。湖北端湖水從熔巖堤壩上下跌,形成25米高,40米寬的吊水樓瀑佈;瀑佈下的深潭達數十米,與鏡泊湖合為鏡泊湖風景區。鏡泊湖以產鯽魚馳名全國,特稱“湖鯽”。在鏡泊湖發電廠西北50公裡處的大幹泡附近有6座火山錐所組成的火山群。火山錐海拔750~1000米。在沙蘭鄉境內有火山口森林,通稱地下森林,產有紅松、紫椴、黃菠蘿等林木及馬鹿、青羊等珍貴動物,具有罕見的自然奇觀。(見彩圖)

鏡泊湖瀑佈